「胖锁严选」:猪也能成神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胖锁严选」:猪也能成神

继续填之前开的坑,祛忧堂中的108尊造像。

猪,在农耕文明中常被视为“愚痴”的代名词,然而,在印度教、佛教与藏传密法中,它却完成了惊人的蜕变——獠牙化作犁铧顶起大地,兽首成为降服三毒的法器,甚至化身宇宙星辰……从蒙藏山林到恒河沙岸,猪的形象始终游走于卑贱与神圣之间。

一起听段故事。

须要度母和观世音

变做猪面、马面二本尊

现在到了佛陀收伏茹札的时刻

教理深奥

是无欲且无有为法的甘露

马面、猪面二本尊

降落喜马拉雅山峰顶

演示出九种舞蹈的姿势

马声响三次

猪声哼五遍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第六章·马面猪面胜茹札》

当最后一道梵文经咒从唇边消散时,檀香木佛珠突然在掌心崩裂。暗红色的菩提子滚落在孔雀石地砖上,像极了佛陀涅槃时滴落的血泪。

集域边国的王子高乌嘎拉盯着满地珠玉,突然放声大笑——原来这八年苦修,不过是将金丝雀的笼子从黄金宫殿换成了佛堂经幡。

“上师总说众生皆苦。”

他踢开脚边的《般若经》,鎏金封皮在月光下划出一道讥讽的弧线,

“可这经文里写的,比宫廷乐师编的歌谣还要荒唐。”

雕花窗棂外,雨季的惊雷劈开乌云,刹那电光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壁画上的六道轮回图,扭曲如罗刹……

五百次轮回,王子化作黑狼,在雪山荒原上徘徊,饥饿驱使他与同类厮杀,甚至攻击人类。

又五百世,王子投胎为恶狗,在市集游荡,专啃食腐烂之物。

再五百世,王子化作食人秃鹰,盘旋于战场之上,啄食腐肉。

再五百世,王子变成嗜血毒蜂,成群结队,用自己的螫针攻击路人。

八万年的轮回,无数次的痛苦与绝望,终于让这个灵魂疲惫不堪。

当王子从血池中起身时,八百罗刹的欢呼震落了魔宫穹顶的钟乳石。这些生长了三千年的石笋像利剑般坠落,却在触及他暗紫色皮肤的瞬间化为齑粉。新生的魔主伸出三根骨刺构成的手指,轻轻拈起漂浮在血雾中的头骨酒杯。

“敬我们的新王,茹札!”

魔妃的蛇尾缠绕着青铜王座,鳞片与金属摩擦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山脉之巅,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众佛聚集云端,低语商议:

“时机已到,茹札转世人间,必在其完全堕落前将之降伏。”

“我愿前往。”观音菩萨起身,面容慈悲,“我也一同前往。”度母应道,手持法器,目光坚定。

众佛齐诵真言,观音菩萨身形骤变,马首人身,化现为威猛的马头金刚;度母则额生猪首,化现成面目狰狞的金刚亥母。

十八世纪 铜鎏金猪面佛母立像(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现于观复博物馆(北京馆)祛忧堂中展出

当马头金刚的第三声嘶鸣穿透云层,金刚亥母的第五声怒吼在狂风中织就结界之时,喜马拉雅的万年积雪开始漫天飞舞。

十七世纪 铜泥金马头金刚立像

观复博物馆藏

现于观复博物馆(北京馆)祛忧堂中展出

冰川裂缝的边缘之间,两位本尊的舞步在虚空中烙下火红的足印——那是用忿怒相书写的梵文真言,每个字符的坠落都会引发雪崩。

茹札傲慢的头颅始终高昂,马头金刚的鬃毛化作燃烧的经幡,金刚亥母一步步踏碎魔宫结界,那些作为黑狼撕咬羚羊的夜晚,作为毒蜂蛰刺苦行者的正午,所有被刻意遗忘的罪孽突然在魔王血管里沸腾,他始终记得业火舔舐魂魄的滋味。

十八世纪 铜鎏金猪面佛母立像(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现于观复博物馆(北京馆)祛忧堂中展出

当金刚亥母的獠牙刺入魔妃咽喉的瞬间,茹札的狂笑终于出现裂痕。他的魔躯开始不受控制地膨胀,每一寸皮肤下都有金光透出——众佛的金身顺着业火轨迹涌入魔王躯壳,在他每根血管里栽种莲花。

魔王的爪甲疯狂抓挠胸口,却只撕下带着梵文刻印的皮肉,整个罗刹鬼国都下起了金色的雨……

马面、猪面征服了茹札

佛祖调伏了魔鬼

非宗教被宗教制服了

僧侣调伏了外道者

帝释天收伏了非天阿修罗

非天阿修罗制服了月亮

大鹏制服了海洋

火制服了木头

水制服了火

风驱散了云

金刚钻通了宝物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第六章·马面猪面胜茹札》

当茹札再度睁眼时,大黑天的战甲已覆满全身。左肩盘踞着未散的魔气,右肩盛开着功德金莲。他望向雪山上初升的朝阳,手中降魔杵还滴着昨夜属于自己的黑血。

金刚亥母,也称金刚猪母,是著名的空行母,藏文名为多吉帕母(Rdo-rje-phag-mo),因猪在汉地十二生肖中属亥,故称金刚亥母。

在佛教传统教义中,猪是作为三毒(或称三垢,即每个人具有的贪、嗔、痴三种缺点)中“痴”的象征,所以,金刚亥母自然成为了清除人们痴毒的斗士。

同藏传佛教庞大神系中的众多成员一样,金刚亥母也脱胎于古印度的民间神祇——筏罗希(Varahi,意为雌性野猪)与筏罗诃(Varaha,意为雄性野猪)。

这两个神祇大概出现于原始农业社会,由于母猪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所以雌性猪神的地位高于雄性猪神,不过,后来筏罗诃因印度教主要神祇之一的毗湿奴的关系,地位明显上升。

十八世纪 铜鎏金猪面佛母立像

观复博物馆藏

现于观复博物馆(北京馆)祛忧堂中展出

在《薄伽梵往世书》中,妖魔金目(Hiranyaksa)用计将大地女神拖入海底,世界陷入混沌黑暗,众神无力拯救,梵天与湿婆亦束手无策。此时,太阳的化身——毗湿奴从须弥山沉眠中苏醒,化身雄性巨牙野猪筏罗诃,冲入海底与魔鬼展开搏斗,以獠牙为犁铧将世界托出水面。于是,雄性野猪筏罗诃被看作毗湿奴的化身而平步青云。

图片来源:Hindu Art,T·Richard Blurton, Harvard Univ Pr

卡杰拉霍寺庙群中的野猪像筏罗诃

从笈多王朝开始,印度教迅速繁荣,大有取代佛教之势,为了挽回局面,佛教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引进印度教神祇,并对其加以改造。雌性猪神筏罗希改头换面,成为了金刚亥母。

十八世纪 铜鎏金金刚亥母像

观复博物馆藏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上面这尊金刚亥母像的形象与前面出现的猪面形象佛母的形象不一样,其实,金刚亥母身相有多种,在不同密修的传承中有不同乘道果的金刚亥母形象。严格意义上来讲,猪面两臂,三目两足的形象为金刚亥度母,是度母所幻化的亥母之一。

那么至于上图所示的右侧有一猪首形象的金刚亥母,以及祛忧堂中在展的,前面故事里也说到的观音千万化身之一的马头金刚,咱们之后再细讲。

写在文后

本期故事是根据《莲花生大师本生传·第六章·马面猪面胜茹札》改编的,此系列文章以祛忧堂中108尊造像为蓝本,主旨尽可能多地展示祛忧堂中众造像的细节。

至于为什么选了这尊造像,是因为某天带胖锁儿下来溜达,他在祛忧堂里转转悠悠,蹲蒲团上望了好久墙壁上的文字,之后就板板正正地卧在了屏幕前,当时屏幕上出现的正好就是猪面佛母。

胖锁:挺好的……就是这句文案,我持保留意见。

当然,最好您还是来馆里实地参观祛忧堂这块新开辟的展区,就在观复博物馆(北京馆)休息区。

图片

一花一世界

一龛一菩提

一尊尊造像

宁静祥和

庄严肃穆

皆是一段无声的开示

图片

静坐于此

百八佛像无言说法

心若安处

何处不禅

祛忧堂不仅仅是一隅展示造像的空间

更是一座连接现实与精神世界的桥梁

匆匆步履在此停下

纷扰思绪于此沉淀

图片

无论您是为造像艺术的魅力所倾倒

抑或是带着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而来

祛忧堂都犹如一叶渡舟

载您穿过尘烦

通向内心的安宁与澄明

图片

愿您在此

寻得心安

见得本性

了悟世间万般

皆是自心映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