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5·18光州民众抗争运动的影响——以公众的历史集体记忆为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站内

韩国5·18光州民众抗争运动的影响——以公众的历史集体记忆为例

摘要

为了治愈创伤,需要反复记住和揭示历史伤痕。将自己的创伤表达出来,从而反映出与世界沟通的愿望。创伤受害者可以通过这些记忆和话语重新发现历史真相,从而恢复受害者与群体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在上台之初的全斗焕政府的全国戒严下,韩国全罗南道的光州人民却对此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这场光州民众的抗争运动(又称5·18光州事件)在韩国的现代史进程中扮演了里程碑的角色。被视为抵抗独裁统治的国家象征,并为韩国民主运动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该事件对与韩国公众集体历史记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韩国公共史学领域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以色列战后关于犹太人屠杀的赔偿问题处理史与其做比较,探讨5·18光州事件对于韩国公众的历史集体记忆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以及事件从直接记忆向"后记忆"转变。

关键词

光州事件 公共史学 历史集体记忆 韩国现代史

序言

相较于5·18光州事件其推动韩国现代史进程中民主化运动等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该事件给韩国民众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与悲痛却在历史集体记忆中占据了主导。当时,经过"12·12"事变所上台的当权者全斗焕采取高压统治,引发民众不满。1980年5月18日,光州民主化运动爆发。当日凌晨,军队进入光州,开始镇压民众的示威活动。民众奋起反抗,到5月27日,抗争达到高潮。"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即便是在拍摄越南战争时也没有。"在此期间,光州的市民、学生等不同群体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军事镇压。据事后统计,在这场为期10天的抗争运动中,光州地区73万人口中累计606人死亡,3046人负伤。此外,许多无辜的民众、学生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殴打。"我儿子那天早上说要去学校,后来再也没回来。我听说他在街头被士兵打死了,但我连尸体都没见到。"对于韩国民众而言更重要的是,施暴对象并不是外来的入侵者而是自己国家的军队。"不是国军,而是披着人皮的恶魔"。国家暴力行为所带来的历史集体记忆与公共史学领域的态度与情感与宏观角度的积极情感相反。尽管光州事件已过去45年,但这种创伤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在今天的韩国社会仍具备广泛的、较强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说,光州事件已经过去45年之久,那些光州事件的亲生经历者正慢慢淡出历史的舞台,而如今的韩国社会结构中,90后、00后等未亲生经历5·18光州事件的群体正慢慢变成主流。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以21世纪初作为节点,将对历史的集体记忆研究划分为"前期记忆时期"与"后记忆"时期两个不同的角度。

韩国群众在经历5·18光州事件后,对于国家的认知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一点在韩国20世纪的最后20年的历史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真正意义上来讲,历史不可能与生活分离。所亲生经历历史事件的人们,或多或少会联系上他们正在做和希望做的事情。

一方面,结合韩国的近代史来看,与传统的英、美等"老牌工业国家"不同。作为一个"后工业化国家"受其自身历史的影响,建国后,韩国民间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难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只能寄希望于国家进行引导、带动发展。以朴正熙执政时期为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朴通过国家权威以及类似"家长制"的风格进行"五年计划"等经济建设。总体上来看,民众斗争主要集中在劳务纠纷、收入权益等方面。

直接记忆时期

但光州事件发生之后,国家暴力所带来的对国家权威巨大冲击,使民众开始重新思考国家政府的权威及其行为的合法性,并进一步促使民众从经济、工作条件的斗争转向政治自由的诉求。1970年的汉城大众饭店店员全泰壹为抗议残酷的劳动条件自杀未遂。成为韩国70年代的象征。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政治、自然权利等为诉求的斗争占据了主导。此外5·18事件还对7年后的"六月民主运动"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并最终推翻了以全斗焕等为代表的军政府的统治。

一方面,经历5·18光州事件之后,韩国民众对"历史"的重视度大幅加深,公共史学领域也得到了活跃的发展。民间着重强调"共同经历的历史""唤起集体历史记忆"。要求查明"光州事件"真相的舆论愈来愈强烈。

与之前的各种民间的政治运动相比,以"历史"为主题的占比大幅提高,这是之前韩国各类民众政治运动中所较少涉及的。5·18事件发生后,为维护军事政权的合法性,限制公众对事件的了解和讨论。政府最初将事件定性为"共产主义者内乱阴谋",试图掩盖真相,压制相关讨论。但在韩国民众的持续斗争下,政府开始不断妥协,允许公开谈论"光州事件"。1988年,卢泰愚在任期间,国民议会举办了一场关于"5·18光州起义"的公众听证会,在会议上承认了抗议的正当性,并逐步揭露军方暴行的细节。该历史事件的真相也被不断揭露。同时该事件的定义也从官方的"共产主义者的内乱阴谋事件"的定性转变为"光州人民的起义"予以较为公正的历史评价。此举受到很多市民的积极推动,这也标志着关于5·18光州事件历史记忆斗争的开始。此外在起义爆发后的第13年,韩国民众对于光州事件这一集体历史创伤记忆的斗争热情依然高涨。迫使金泳三当局一改"不纠结历史旧账"的主张。1996年随着《5·18事件特别法》的通过,关于全斗焕等人的"世纪历史大审判"轰轰烈地拉开了帷幕,全斗焕因叛国等罪被判死刑,后减为终身监禁,1997年因健康原因获释。

(未完待续)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