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赌输的小兵,打开了唐庄宗李存勖身死的潘多拉魔盒(上):贝州哗变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一个赌输的小兵,打开了唐庄宗李存勖身死的潘多拉魔盒(上):贝州哗变

真实历史 毫无戏说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初九,李存勖攻入汴梁,后梁灭亡。只用了短短不到几年的时间,李亚子就实现了他的父亲李克用做梦都没达到的功绩。然而李存勖在即位后,宠信伶宦,疏忌功臣,纵容皇后干政,妄杀朝中大臣,加上天灾不断,竟然使得后唐能一边完成灭蜀大业,一边却又陷入了崩溃的边缘。直到一个小角色在赌桌上的失利,打开了李存勖最终身死的潘多拉魔盒。

魏博军又乱了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二月初一,一批魏博军队在与契丹前线的瓦桥关(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戍守到期后,由魏博指挥使杨仁晸(zhěng)带队回到魏州。根据《旧五代史》的记载:

丁未,以神捷、神威、雄武、广捷已下指挥改为左右羽林军,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立为一军,军置都指挥使一人。

瓦桥关即是北宋杨家将镇守的“三关之一”,其实无险可守(图以未整修之前的雁门关作示意)

一个指挥约500人,算下来一个指挥使约带队5,000人,具体的数字可能略多或者略少,但不会差很多。这几千名士兵行至贝州(治今河北清河县西北)时,朝廷因魏博军府邺都(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空虚,担心士兵生变,敕(chì)命他们就地屯扎。眼看到了家门口了却不让回家,归心似箭的兵士们立刻抱怨声四起,激进的士兵更是扬言朝廷不让回去,我们就自己打回去。

却说杨仁晸带着这几千人里面,有个叫皇甫晖的大晚上的和人赌博,输的个一干二净,原本艰难的生活更加艰难。或许是怕见到家中父母,或许是怕没法和老婆交待,赌徒皇甫晖决定赌一把大的——他和另一个小校赵进一拍即合,趁魏博军人心不安动员作乱。

古代能用来赌博的器具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六博”

魏博军本身就有造反的“优良传统”,此时又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很快就被发动了起来。皇甫晖和赵进等人把杨仁晸“请”了出来,说:

“皇帝能夺得天下,全是依赖我们魏博军,我们跟他四处征战已经有十余年,他不记着我们的好,却还猜忌我们。我们之前还沉浸在要回家的喜悦中,如今却到家门口了不让我们走。我还听说皇后把皇帝杀了,现在天下大乱。我们希望你杨仁晸识得抬举,带我们回家同时将我们的情况上表。如果皇帝还是要来讨伐我们的话,我们魏博军也不是软柿子,没准这还是我们获得更多荣华富贵的好机会呢。”

补充一下皇甫晖这番话的背景:经过朱温屠杀后,残存的魏博军是在后梁乾化五年(915年)投靠李存勖的。此后李存勖从中挑选出精锐改名为“帐前银枪都”,为后唐灭掉后梁立下了赫赫功劳。此后李存勖也未再设魏博节度使,皇帝自己就是这支军队的主人。至于皇后本人,她正是魏州成安(治今河北成安县)人,皇甫晖可能是一着急,就找这位“老乡”为自己的叛乱找补。

杨仁晸不敢带这个作乱的头儿,不从,皇甫晖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然后皇甫晖又找了个没留下名字的小校当头儿,这个小校也不从,皇甫晖又是一刀要了他的命。与此同时,从睡梦中醒来的效节(军)指挥使赵在礼一听外面动静不对,衣服都没穿好就要翻墙而走,皇甫晖追上去一把把他拉了下来,让他做一道选择题:是当我们的老大,还是当后唐的忠魂?赵在礼看着皇甫晖拎着两个明晃晃的人头,三魂六魄都快吓没了,连忙点头说:“我愿意做你们的老大!”

坏事儿的伶官

有了领头人,这股乱军就在贝州附近四处劫掠,临清、馆陶等多地都遭了殃。二月初五,兵变的消息传到了邺都。邺都是李存勖称帝的地方,还是有一定防守能力的。此时掌管魏、博等六州军务的,是李存勖宠信的伶人(宫廷艺人)史彦琼。邺都巡检使孙铎就请求史彦琼下令打开仓库,让兵士们能够领取盔甲武器对抗叛军。史彦琼却怕这帮人拿到武器就反过来对付自己,就说叛军估计要六天才能过来,到时候准备也不迟。

孙铎内心给这位领导翻了个大白眼,然后说:“人家是造反呢,是昼夜兼程,怎么可能按着计划一步步来!您让我出城到王莽河(今已汩没)边击其锋锐,我们必当能够战胜他们。要是贼军到了城下,万一城里有内应,就完犊子了!”

邺城经过杨坚的毁灭加上漳河改道,如今只剩地下的遗址(来源:邺城考古队)

结果史彦琼当然是没听他的,叛军也真的在当天夜里就攻打邺都的北门了,史彦琼单骑逃回到京师洛阳,孙铎等人战了一晚抵挡不住,也于第二天逃走了。赵在礼占据了邺都宫城,封皇甫晖、赵进为马步都指挥使,纵兵在城内大掠一气。

史彦琼其实只是来监军的,邺都有本地的行政长官,就是前户部尚书,现邺都留守王正言。这位王大人,据说是已经“年耄风病,事多忽忘”,他虽然将军务丢给了史彦琼,但政务上还是要做些面子工程。这天他来到办公地点,正坐在案前,准备召集官吏起草奏章,把最近魏博军叛变的事情上奏圣上,却没有一个人前来。王大人很生气:这人都到哪去了?这迟到早退也太猖狂了吧!今后一定要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严肃工作纪律,杜绝迟到早退的风气!就在他还在一个人气得跺脚的时候,他的家人跑了过来:

“贼军已经进城了,现在到处烧杀抢掠呢,官吏们都跑走了,你还叫谁啊叫!”

展现邺城发掘文物的邺城博物馆

王正言大呼:“我不知道啊。”着急地找马来逃跑也找不到,只能率领还听他话的一些部属们拜见现在邺都的新老大赵在礼。赵在礼自己也是被赶鸭子上架的,此时也想给自己找条后路,连忙躬身给王正言回礼道:“这事儿只是兵士们思乡心切导致的,尚书大人您德高望重,不必行大礼委屈自己,我们不会伤害您分毫的。”就这样王正言相当于成为了叛军的人质。

局势的发展出乎意料

二月初九,逃回到洛阳的史彦琼带回了贝州兵变以及邺都沦陷的消息。此时,久经沙场的李存勖还并没把这事儿看的很严重,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小撮士兵的动乱而已,派兵平定就是了。他问刚刚当上枢密使的宦官李绍宏(上一个枢密使郭崇韬已经被刘皇后下密令砍了)谁去平叛比较好,李绍宏推荐了李绍钦,也就是原后梁将领段凝,他俩名字都是李存勖改的。

然而等李绍钦把作战计划呈上的时候,李存勖发现里面尽是些原后梁的将领,于是就起了疑心。这时候刘皇后也劝他说平叛这种小事不用麻烦大将,李绍荣去就行了,于是李存勖就让李绍荣带上三千人马前去邺都招抚,也安排了其他路兵马作为照应。

上面这段为《资治通鉴》的记载,《旧五代史》则说李存勖一开始就是选的李绍荣。这个李绍荣同样也是李存勖给改的名,他原名叫元行钦,他起初为桀燕皇帝刘守光的爱将,在战斗中被晋军李嗣源俘虏后,成为李嗣源的养子,而后又成为李存勖的养子。因为和皇帝、皇后私交都很好,加上先前的作战也十分勇猛,也因此得到了这个建功立业露脸的机会。

二月十四,李绍荣一行到达邺都城下,派人送上皇帝的敕诏以招抚,内容无非是你们只要缴枪投降,错误既往不咎,金银绸缎也大大滴。早就已经心惊肉跳十几天的赵在礼连忙送上酒肉劳军,登城遥拜李绍荣说:“将士们这都是思乡心切,以至于打扰到了圣上,假如李公能代为上奏说情,我们一定会改过自新。”

接下来的情况《资治通鉴》和《旧五代史》记载又有差别。《旧五代史》说一开始皇甫晖等人就不答应赵在礼的投降,撕毁了敕书。而《资治通鉴》中则说之前逃跑的史彦琼也在劝降的部队中,他大骂叛军城破就会被碎尸万段,逼着皇甫晖等人撕毁了敕书,决心和朝廷对抗。

史彦琼戟手大骂曰:“群死贼,城破万段!”皇甫晖谓其众曰:“观史武德之言,上不赦我矣。”因聚噪,掠敕书,手坏之,守陴拒战。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七十四 后唐纪三》

敕书相当于具有劝导、警告性质的诏书,图为雍正七年(1729)四月二十六日給山西布政使的敕書

老猫这里插个题外话:《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名字来自于宋神宗所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通过史事帮助宋朝后来的皇帝来治国是主要的目的,也因此在编修中经常加入一些曲折的故事来引导皇上要亲贤臣远小人,治国爱民等,这些不辨真假的故事也降低了《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可信度。

总之,李绍荣的劝降没有成功。李存勖闻讯后大发雷霆,放下狠话说城破之日,无论军民一律处死,同时征发各路大军齐攻邺都。二月二十三,李绍荣带领先后来的部队开始攻城,里面的魏博叛军还有被裹挟的百姓自知一旦城破就无活路,就拼死抵抗,加上魏博军本来就骁勇善战,一时间,也算是干将的李绍荣,占据优势下竟然无法取胜。

此时在大后方坐镇的李存勖心急如焚,不是因为魏博军兵变本身,而是全国各地的兵变如野火般蔓延开来,邢州、沧州、延州等多地的基层官兵发起了动乱,甚至洛阳李存勖的亲兵部队“从马直”也有兵士作乱。虽然这些叛乱都规模很小,但星星之火,即将燎原。

远在四川的长子李继岌所带的禁军主力还没有回来,眼下李绍荣看来也是进攻乏术,逼着李存勖不得不准备御驾亲征。大臣们都力劝他不要动摇国本,当李存勖有点赌气地问:“那谁还能用”时,得到的是那个他知道,却也最不想提及的名字——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成德军节度使、功盖天下的名将——李嗣源。

李存勖只得放下心结,再次起用李嗣源前去魏州平叛,只是最终的结局他们二人都没有预料到。

(未完待续)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