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乔治角海战:1943年11月25日 01:56-03:28
天气:低云(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米以下)、零星的飑(气象学上指风向突然改变,风速急剧增大的天气现象。飑出现时,气温下降,并可能有阵雨、冰雹等天气)、轻风(2级风力,风向东南)
能见度:能见度不良(5级,视程1.0-2.0海里),无月光
海况:小浪(2级,浪高0.1-0.5米)
双方作战任务:美海军——基于综合情报进行海上拦截,旧日本海军——运输和护航
布卡岛,恰好位于布干维尔岛的北部,旧日本陆军如今认为,这个重要基地将成为盟军继续进军的真正目标。一位历史学家研究揣摩着当下旧日本陆军的心理状态,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布卡岛基地是拉包尔军港位于所罗门群岛地区最后一处残存的前哨基地,旧日本陆军现如今不仅忧虑,如若将此基地草率放弃,其结果必将导致拉包尔军港所处的战略形势急剧恶化;而且布卡岛基地本身也是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补给基地,得以能让布因军港长期运作维持下去。”旧日本陆军再三强调该要塞基地需要增派兵力,而旧日本海军奉命执行运输军队的任务。
美国情报机构获悉,有一支旧日本海军的运输舰队正朝布卡岛行进中,于是小威廉·弗里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上将在11月22日派出美海军第23驱逐舰中队向北快速航行,封锁布卡岛和新爱尔兰岛之间的海峡。此外,哈尔西海军上将还派遣了9艘鱼雷快艇前往布卡海峡,这条狭窄的水道则将布卡岛和布干维尔岛隔开。美海军第23驱逐舰中队于11月23日夜间至24日进行侦察巡逻,然而却徒劳无获。美海军第23驱逐舰中队在哈索恩海峡补充完燃料后,于次日夜晚继续折回向北航行。与此同时,旧日本海军香川清登海军大佐率领的运输舰队于11月24日23:00时从拉包尔军港出发后抵达运输锚地。正当运输舰队驶入港口时,旧日本海军的“大波”号和“卷波”号驱逐舰正等待着离岸。00:24时,该舰队与美海军的鱼雷快艇队遭遇并且展开交火。美海军鱼雷快艇队则将眼前之敌误认为是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率领的美海军驱逐舰中队,于是便撤退了。旧日本海军的运输驱逐舰舰队搭载着700名日军航空兵——美军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实际上已经让布卡岛岛上的日军机场处于瘫痪状态——于11月25日00:45时,舰队完成卸载撤离作业后驶离布卡岛基地返回拉包尔军港。
美海军第23驱逐舰中队在径直朝拉包尔日军军港的航道上行进着,当该舰队中途途经圣乔治角和布卡海峡之间的海域时,所有军舰减速至23节返回布卡海峡进行巡航。“这天夜晚并无月光相伴,周遭一切皆被黑暗笼罩。风力为1级的海风从东面轻柔拂过,大海也显得平静安宁将我们揽入它的怀抱,海波轻轻荡漾似少女披散着她那长长柔顺的卷发……天空阴云遮蔽,时常伴随的雨飑扫过这片海域,在双目望远镜的协助下能见度也仅有约3000码的视程。”美海军第45驱逐舰分队为先导向北航行,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麾下的两艘驱逐舰则在右舷后方5000码处成梯队行进。1:41时,“戴森”号驱逐舰的雷达成功捕捉到香川清登海军大佐率领的旧日本海军驱逐舰舰队,航向东北,距离22000码。1:45时,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率领美海军驱逐舰舰队调整航向朝旧日本海军舰队驶近。
航行于加利福尼亚附近海域的美海军“戴森”号驱逐舰,摄于1944年9月30日
美海军将领阿利·伯克,摄于1951年
1:56时,美海军驱逐舰舰队与旧日本海军驱逐舰舰队相距5500码,并且与对方军舰左舷舰艏呈50°倾角。美海军第45驱逐舰分队开始向对方目标发起攻击,执行了一次鱼雷半轮齐射,距离4500码,3.5分钟后鱼雷将会命中目标。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直率下的美海军驱逐舰分队一次性发射了15枚鱼雷并且他指挥该舰队立即90°转向航行,航速提升至30节,为了规避对方舰队的鱼雷反击。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率领的美海军驱逐舰分队也同样进行了转向航行,但由于该舰队所处的位置和距离并不利于攻击对方目标,因此并未开火射击。1:59时,旧日本海军“大波”号驱逐舰的瞭望哨水兵报告了发现美海军舰队转向的阴影,然而30秒后,香川清登海军大佐还没来得及做出战斗回应,几枚鱼雷便击中了他的这艘旗舰。在巨大爆炸中,一团火球冲向300英尺的高空,“大波”号驱逐舰就这样沉入了海底,舰上官兵无人生还。舰上阵亡的官兵中还包括该舰的舰长吉川洁海军中佐,他在巴塘海峡海战中(1942年2月18日-20日)担任“大潮”号驱逐舰舰长以及在第三次所罗门群岛海战中(1942年11月12日-15日)担任“夕立”号驱逐舰舰长,海战期间他皆有卓越的战绩表现。另一枚鱼雷则重创了“卷波”号驱逐舰,但是这艘军舰仍然漂浮在海上。
当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直率下的美海军驱逐舰分队刚执行鱼雷打击,该舰队的雷达又捕捉到了山代胜守海军大佐率领的旧日本海军运输舰队正在航行中,距离13000码,方向东偏东北。于是,阿利·伯克海军上校又立即命令舰队转向向北行驶,并且命令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率领的美海军驱逐舰分队击沉“卷波”号驱逐舰。当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直率的美海军第45驱逐舰分队正拼命调整航向,竭尽所能追赶山代胜守海军大佐的旧日本海军运输舰队时,美海军第46驱逐舰分队向“卷波”号发射了鱼雷。美海军“康弗斯”号驱逐舰执行了一次鱼雷半轮齐射,随后他们观测到两次鱼雷爆炸。2:19时,一声沉重的巨响撼动了“康弗斯”号驱逐舰,仿佛是一枚鱼雷哑弹击中了自己。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立刻命令他的舰队转向撤离,然后于2:28时利用舰炮进行火力覆盖攻击“卷波”号驱逐舰。事实证明,旧日本海军的“卷波”号驱逐舰是非常坚固的。尽管“康弗斯”号驱逐舰报告称“对方驱逐舰迅速被大火所覆盖,大火持续蔓延直至能完全勾勒出整个舰体”,然而“卷波”号驱逐舰仍然在海上漂浮了半个小时后才沉入海底。“该舰在发生了四次一连串的重大爆炸之后,显然是舰上大火引燃了个别的弹药库,于2:54该舰迅速沉入海底”。“卷波”号驱逐舰上的舰炮嘶鸣早已静默了许久。该舰舰上幸存的28名官兵则乘坐救生筏漂流了上岸。
竣工之初的旧日本海军“天雾”号驱逐舰
美海军“康弗斯”号驱逐舰
当美海军的鱼雷命中旧日本海军的军舰发生爆炸时,山代胜守海军大佐已然意识到危险近在咫尺,他于是立刻命令舰队由东北向北转向航行,“天雾”号驱逐舰为前导,“夕雾”号和“卯月”号驱逐舰紧随其后。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直率的美海军第45驱逐舰分队将航速提升至33节,追击山代胜守海军大佐的舰队。2:12时,阿利·伯克海军上校命令舰队向右急转45°,航向东北偏东,60秒后他再次命令舰队折回至原航道航行。他声称这是一种战术策略,彼时彼刻他油然而生一丝预感,需要在此段航程上做一次机动规避。事实证明,“夕雾”号驱逐舰发射了三枚鱼雷,随后被“查尔斯·奥斯本”号驱逐舰产生的尾流所引爆。“爆炸声特别巨大,军舰随之伴随着强烈的震动,阿利·伯克海军上校,这位美海军驱逐舰中队的指挥官忍不住好奇心,前去察看了下舰艏,确认该舰是否有被鱼雷所毁坏。”
旧日本海军“卯月”号驱逐舰,摄于1926年8月
航行在所罗门群岛海域的美海军“查尔斯·奥斯本”号驱逐舰,1944年3月23日
2:22时,美海军驱逐舰分队开始调整舰身和舰炮,以便让舰艏和舰艉炮台同时发挥作用,向旧日本海军的舰队开火。同时,旧日本海军的驱逐舰用舰炮回击,其中有几发是近失弹,溅起的海水打湿了“克拉克斯顿”号驱逐舰的舰桥。2:25时,旧日本海军的驱逐舰队开始分别从三个不同方向进行转向撤离。“天雾”号驱逐舰航向西北,“夕雾”号驱逐舰航向正北,“卯月”号驱逐舰航向西北偏西。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直率的美海军第45驱逐舰分队选择了和自己舰队航向一致的“夕雾”号驱逐舰作为狩猎目标,一路尾追不放,并且这艘驱逐舰是舰队雷达屏幕上最为明显的目标。该舰队的水兵都在摩拳擦掌,期待着幸运一击,然而,“戴森”号驱逐舰还在继续向“卯月”号驱逐舰开火,随后一枚哑弹击中了“卯月”号驱逐舰,在它的舰体上留下了一个弹眼。
美海军“克拉克斯顿”号驱逐舰
航行中的旧日本海军“夕雾”号驱逐舰,摄于1930年11月30日
“夕雾”号驱逐舰运气不佳。在美海军驱逐舰的持续炮火猛攻下,该舰航速不断下降,至2:56时,美海军驱逐舰舰队已经与该舰相距近8800码。3:05时,一发炮弹击中了“夕雾”号驱逐舰的机械舱并发生了爆炸。“夕雾”号驱逐舰随即向左发生倾斜,该舰孤注一掷将舰上剩余的鱼雷全部发射出去,并且用舰炮予以猛烈地回击。在经过一阵密集猛烈而又持久的舰炮炮火攻击和数枚鱼雷的打击之后,“夕雾”号驱逐舰最终于3:28时在圣乔治角以东60英里处海域沉没。旧日本海军“伊-177”号潜艇在这片海域救出该舰278名舰上官兵以及布卡岛日军基地的撤离人员。他们宣称“夕雾”号驱逐舰在沉没之前,该舰的鱼雷“直接命中了一艘美海军巡洋舰,对方军舰随即燃起了大火。”
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率领的美海军第46驱逐舰分队,其麾下的两艘美海军驱逐舰在击沉“卷波”号驱逐舰后匆忙向北急驶,然而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直率的美海军第45驱逐舰分队已经超出了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美海军第46驱逐舰分队的雷达搜寻范围,并且舰船间短程甚高频无线电也超出了使用距离。美海军第23驱逐舰中队最终于3:45重新整合编队。4:05时,新不列颠岛出现在舰队的雷达屏幕上,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的美海军驱逐舰中队目前弹药和燃料已不足,并且他们担心黎明时分拉包尔日军军港附近的日军航空队会发动猛烈的空袭,阿利·伯克海军上校指挥着该舰队向母港航行。该驱逐舰中队在11月25日22:00时抵达珀维斯湾军港抛锚停泊。
尽管阿利·伯克海军上校未能阻止旧日本海军的运输舰队向布卡岛日军基地增派部队,亦未能阻止对方运输舰队从该岛日军基地撤走大量的日军航空兵,但是美海军驱逐舰舰队却在己方毫无伤亡的情况下击沉3艘旧日本海军驱逐舰,并且是一种理想的战术获得的胜利——鱼雷突袭。从另一方面上来说,阿利·伯克海军上校并未能善加利用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率领的美海军第46驱逐舰分队。如果按照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所请求的那样行事,阿利·伯克海军上校让美海军第46驱逐舰分队朝西北方向航行,正如在维拉湾海战中(1943年8月6日-7日)弗里德里克·穆斯布鲁格海军中校让其麾下罗杰·辛普森海军中校率领的美海军第15驱逐舰分队自由施展拳脚,那么至少“天雾”号和“卯月”号驱逐舰的最佳逃生航线将会被切断。旧日本海军驱逐舰舰队的两次鱼雷攻击,极有可能会将这场海战的战果扳平,抑或可以让美海军驱逐舰中队获得一场惨胜。尽管我们对这场海战的结果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假设,但是事实还是证明阿利·伯克海军上校赢得了一场杰出的胜利,从萨沃岛海战伊始起(1942年8月8日-9日),这场漫长而又艰苦卓绝的水面舰船间的战斗终于可以画上一个休止符。
在所罗门群岛中部海域,爆发日美海军首次水面交战的是1943年3月的库拉湾海战。在1943年的7月至11月间,日美海军在这片海域又接连集中爆发了9场海战。这些海战正一步步地向我们展示出最为显而易见且极富戏剧性的历史进程,即拉包尔日军军港已经毫无用武之地。日美双方在所罗门群岛的战局向我们阐明,仅凭美军航空队的空中力量打击并不能撼动日军在这些岛屿基地上的兵力维持和补给。正是由于美海军舰队的不懈与顽强,最终成功夺得了该海域的制海权,配合美军航空队控制住他们所需要的岛屿基地,遏制住了旧日本海军的海上军事行动,并最终让这些日军指挥官们不得不承认,不管他们多么频繁地宣扬所罗门群岛是日美之间决定生死的战场,然而他们就是无法取得关键性的胜利。
在所罗门群岛海域,旧日本海军的海军将领们一直痴迷奉行舰队决战的作战概念,即日军所称的“渐减邀击作战”,但是他们从未真正透彻了解何谓舰队决战。旧日本海军最初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性能优越的武器、先进的军事理论学说以及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但是他们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旧日本海军太过保守囤积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巡洋舰,但却肆意挥霍自己的驱逐舰。尽管之后的战事一再证明旧日本海军有能力赢得单场的水面舰队作战,但是他们却从未意识到自己无法建立起一个能够彼此依托的战略区域。于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走向了战争的灭亡。接下来的所有战事——美军攻击日占太平洋中部地区,进攻菲律宾群岛、硫磺岛以及冲绳岛——一切都得归咎于日本政府拒绝承认战争失败。盟军赢得了这场必然是属于他们的胜利,然而无数的美国人、日本人以及同盟国的士兵和平民都为了这场战争而白白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美海军将领伯纳德·奥斯汀
圣乔治角海战态势图,1943年11月25日
圣乔治角海战战斗序列:
美海军第23驱逐舰中队:阿利·伯克海军上校
美海军第45驱逐舰分队:阿利·伯克海军上校(直率,旗舰“查尔斯·奥斯本”号驱逐舰)
“查尔斯·奥斯本”号驱逐舰
(1942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924吨,最大航速38节,5门127毫米38倍径舰炮,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
“戴森”号驱逐舰
(1942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924吨,最大航速38节,5门127毫米38倍径舰炮,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
“克拉克斯顿”号驱逐舰
(1942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924吨,最大航速38节,5门127毫米38倍径舰炮,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
美海军第46驱逐舰分队: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上校(旗舰“斯彭斯”号驱逐舰)
“斯彭斯”号驱逐舰
(1942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924吨,最大航速38节,5门127毫米38倍径舰炮,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
“康弗斯”号驱逐舰
(1942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924吨,最大航速38节,5门127毫米38倍径舰炮,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
旧日本海军护航舰队:香川清登海军大佐(旗舰“大波”号驱逐舰)(阵亡)
“大波”号驱逐舰(沉没)(舰长:吉川洁海军中佐)(阵亡)
(1942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480吨,最大航速35节,6门127毫米50倍径舰炮,2座4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器)
“卷波”号驱逐舰(沉没)(舰长:人见豊治海军中佐)(阵亡)
(1941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480吨,最大航速35节,6门127毫米50倍径舰炮,2座4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器)
旧日本海军运输舰队:山代胜守海军大佐(旗舰:“天雾”号驱逐舰)
“天雾”号驱逐舰(舰长:花见弘平海军少佐)
(1930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389吨,最大航速34节,6门127毫米50倍径舰炮,3座3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器)
“夕雾”号驱逐舰(沉没)(舰长:尾辻秀一海军少佐)(阵亡)
(1930年下水,满载排水量2389吨,最大航速34节,6门127毫米50倍径舰炮,3座3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器)
“卯月”号驱逐舰(轻伤)(舰长:渡边芳郎海军海军少佐)
(1925年下水,满载排水量1883吨,最大航速33节,4门120毫米45倍径舰炮,2座3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器)
参考资料
O'Hara, Vincent P., U.S. Navy Against the Axis: Surface Combat, 1941-1945,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3
Faulkner, Marcus, War at Sea: A Naval Atlas, 1939–1945, Seaforth Publishing, 2012
文字:黑郁金香
审核:心海酱
编辑:满城尽带黄金甲
配图:十月仲秋
发布:轴心合作社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