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Astoria
编辑丨历史国编辑部
1253年,教皇英诺森四世宣布向蒙古人发起“反蒙古十字军东征”。以往的学者,往往认为这次“圣战”只是蒙古第二次西征引起的余波,毫无意义。因为,教皇召集的十字军寥寥无几,也并未攻灭金帐汗国,反倒是西方世界留下了长期的“蒙古恐惧症”。但是,这场战争的意义不仅限于此。
被后世称为“俄罗斯第一位民族英雄”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效命于金帐汗国,率领大军对抗欧洲。他的主要对手,是他的兄弟安德烈,以及由天主教加冕为“罗斯国王”的加利西亚王公丹尼尔·加利茨基。这场战争,可以称为“基辅罗斯”的正统争夺之战。
1
好战分子
一切的起点,还要回到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第二次西征从1235年开始,1243年结束。期间,蒙古大军于1238年攻陷基辅罗斯,将王公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Ярослав II Всеволодович,1190~1246)立为傀儡。
诺夫哥罗德位于今天俄罗斯的东北部,是一座富庶的商业城市。在蒙古大军尚未抵达时,该城王公亚历山大就主动向金帐汗国称臣纳贡,成为拔都的臣属。他是蒙古人所立的傀儡大公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的儿子。以往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亚历山大臣服于蒙古,是出于无奈,被其威权所逼。
但是,从战斗记录来看,亚历山大称得上是一个“好战分子”。实际上,当蒙古大军在欧洲长驱直入时,他也频繁与周边的欧洲国家作战。据统计,在1442到1446年之间,诺夫哥罗德同瑞典人作战26次,与条顿骑士团作战11次,与立陶宛人作战14次,与挪威人作战5次。”1240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夺取涅瓦河出海口而击败了瑞典人作战,获得了“涅夫斯基”的称号(即涅瓦河口的征服者)。在1242年,当拔都的大军肆虐巴尔干之际,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纵兵劫掠利沃尼亚,并在楚德湖的冰面上打败了条顿骑士团利沃尼亚分团。
虽然他对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更感兴趣,但近代以来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构建了“冰湖之战”的神话,1938年苏联导演艾森斯坦又拍摄了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把他塑造成抗击条顿骑士团“侵略”的民族英雄。
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宣传海报
1246年,蒙古人的傀儡——基辅罗斯王公雅罗斯拉夫二世被蒙古的乃马真后(窝阔台大汗之妻,窝阔台死后一度摄政)毒死在哈拉和林。根据雅罗斯拉夫二世的遗嘱,他的儿子安德烈继承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头衔,统领全罗斯。安德烈一心为父报仇,一心谋划反叛金帐汗国。
1250年,安德烈与加利西亚王公丹尼尔·加利茨基结为盟友,迎娶了他的女儿安娜斯塔西娅。加利西亚是基辅罗斯的一个公国,位于如今的乌克兰西部。1238年基辅罗斯陷落后,大量知识分子和神职人员从基辅逃到他这里寻求庇护,形成了“衣冠西渡”的现象。
丹尼尔收留逃亡者,有拉拢人心,重整山河之意。他曾向蒙古假意臣服,却在1250年为自己的儿子罗曼迎娶了德意志贵族女性格特鲁德,后者是奥地利腓特烈公爵的亲属。1241年,腓特烈公爵曾在维也纳附近数次打败蒙古大军的先头部队,蒙古人对他十分忌惮,主力大军不敢越过多瑙河一步,在那年冬天退兵。加利西亚王公自知势单力薄,与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天主教教廷密切联系,意在对付蒙古,筹划反攻。
大约在1248年,丹尼尔迎娶了立陶宛大公明多夫(Миндовг)的侄女,但她的兄弟却是明多夫的主要政敌托夫蒂维尔尼克(Довспрунк)。1249年,丹尼尔与立陶宛之间爆发了战争。加利西亚与立陶宛之间的矛盾,后来成为反蒙古十字军东征失败的原因之一。
安德烈的兄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虽然与蒙古有着密切关系,却也与西方暗通款曲。在梵蒂冈保存着教皇英诺森四世给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两封信。在第一封信中,教皇建议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不要效力于蒙古,而应该与天主教廷一致行动,当鞑靼人(即蒙古人)攻击罗斯时,与条顿骑士合作,而不是与之为敌。在第二封信中,教宗提到亚历山大意图加入罗马教会:“您热切地要求通过真正的服从,成为教会统一领导下的一员”,并在属地普斯科夫建立一座天主教堂。1251年,教皇派两位红衣主教来诺夫哥罗德拜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由此可见,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虽然深受拔都宠信,却也在暗中左右逢源,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
2
为尊者讳
1252年,安德烈起兵反叛金帐汗国,但很快就被萨尔塔克(Сартак)率领的军队打败。1253年,教皇英诺森四世派出一位主教在多罗吉钦(Дорогичин,如今的波兰沃伦)把加利西亚的丹尼尔王公接加冕为“鲁塞尼亚(罗斯)国王”。丹尼尔接受教皇的条件,以西方援助换取自己改信天主教,并让天主教在罗斯土地传播。于是,教皇在同年宣布对金帐汗国及其附庸罗斯(称为“部落”)发动十字军东征,首先号召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塞尔维亚和波美拉尼亚,然后是利沃尼亚(波罗的海沿岸)的天主教徒参与其中。
当叛乱爆发之际,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就发觉自己在西方阵营里并无特殊利益可言——他的兄弟安德烈与加利西亚王公的女儿结婚,教皇意图将罗斯王冠授予加利西亚王公。与之相反,蒙古人对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恩遇有加。为了扑灭叛乱,金帐汗国给予他金印册封,协助其登上了“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统领全罗斯。
在北方,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与拔都之子萨尔塔克,大将涅夫留伊(Неврюй)等人联手打败了安德烈,后者逃亡到瑞典。在南方,安德烈的岳父、加利西亚王公丹尼尔也在与金帐汗国的军队作战,他的对手是术赤之孙库雷姆萨(Куремса)。1254到1255年,丹尼尔收复波尼齐耶(Понизье),反攻进入罗斯本土,威胁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占据的基辅。在得意志满之下,丹尼尔还在1255年自称“俄罗斯沙皇”,此举未受到教皇的认可。
1254年,素有旧怨的立陶宛人趁机袭击了丹尼尔的领地卢茨克(Луцк),1255年,新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允许立陶宛国王明多夫对俄罗斯进行战争,丹尼尔从久攻不下的基辅称下退兵,断绝了教皇的关系,却保留了自己的国王头衔。
1257年,拔都的弟弟别儿哥即位,于1258年任命孛栾台为罗斯南部地区的统治者。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与立陶宛的明多夫素有仇怨,当他前去萨莱庆贺新大汗登基时,立陶宛人偷袭了他的领地。由于他是金帐汗国的臣属,孛栾台便带领一支大军前往沃伦,半威胁半引诱加利西亚王公,让后者在抵抗自己和联合攻打立陶宛之间做出选择。比起来蒙古,丹尼尔更恨偷袭自己的立陶宛国王。他派他的兄弟瓦西里科(Василько)指挥军队,与蒙古大军一同在立陶宛大肆劫掠,次年一路向西,打到了波兰,并占领了桑多梅日(Сандомир)。此外,孛栾台还是对丹尼尔放心不下,命令他拆除了加利西亚境内好几个城市的防御工事。至此,教皇英诺森三世苦心经营的“反蒙古十字军东征”宣告破产。大德五年(1301年),孛栾台被元朝朝廷追封为广平王。
1987年,苏联乌克兰敖德萨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丹尼尔——加利西亚王公》,描述了他抵御蒙古大军的事迹,他的女婿安德烈也作为重要角色在影片中出现。但是,也许是出于“为尊者讳”的原因,加利西亚王公的主要对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电影中隐去了。这部电影远不如1938年由爱森斯坦拍摄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那么著名。
3
蛮人的阴影
肖瑜著,《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书系,2024年3月
金帐汗国时代的罗斯,是俄国史里一个绕不开的历史阶段。十九世纪初,卡拉姆津(Н. М. Карамзин)在《俄罗斯国家史》(Истор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го)里首次提出“蒙古-鞑靼枷锁”的概念,认为蒙古的统治阻碍了罗斯的发展,使之与欧洲文明社会脱节。
中国学者肖瑜在新出的专著《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里认为,不仅基辅罗斯的社会发展水平出现大幅度倒退,就连已经开始的中央集权也被打破了。但是,在蒙古的统治下,俄罗斯的中央集权是被强化的,并且是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手中完成的。实质上,他是仰仗大汗的权威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以代理人的身份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1255年,1257年,1259年三次镇压了诺夫哥罗德的反金帐汗国起义。在1257年的起义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长子瓦西里也参与其中,因此也被他流放。他还逮捕了长子的顾问们,认为他们煽动儿子犯上作乱,触怒大汗。他对顾问们施以酷刑,并安排第二个儿子德米特里统治诺夫哥罗德。1259年,诺夫哥罗德人再次抗税,他威胁要带蒙古-鞑靼军队来屠城,逼迫诺夫哥罗德人同意进行人口普查和缴纳贡赋。
1262年的叛乱规模更大。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罗斯托夫、佩列斯拉夫尔、雅罗斯拉夫尔等城市都掀起了反对金帐汗国的起义,大汗派来的税吏纷纷被杀。当时,金帐汗国正在与位于今天伊朗的伊尔汗国进行战争。蒙古人不仅需要贡赋,还需要在罗斯人里征兵,这在叛乱四起的罗斯是无法实现的。
当统治岌岌可危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再次以铁腕镇压了叛乱。他还下令让他的儿子德米特里担任统帅,从诺夫哥罗德出兵,攻击他们的老对手条顿骑士团,为金帐汗国抢掠物资。德米特里,在条顿骑士团的殖民地利沃尼亚大肆劫掠,包括该地首府多尔帕特。而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亲自前往伏尔加河下游,在金帐汗国首都萨莱觐见大汗,以维护自己的地位。第二年,他在返回途中去世,有说法认为他是被蒙古人毒死的,重复了他父亲的命运。如果这说法属实,那真是应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
当年,基辅罗斯陷落后,东正教的基里尔二世(Кирилл II)主教曾在丹尼尔王公的宫廷里生活了数年。1253年,丹尼尔王公受洗加入天主教,并接受教皇加冕。虽然丹尼尔没有解散东正教会,但基里尔二世愤然离开,前去投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他看来,亚历山大才是维持纯正的东正教信仰的人。他是这样宣布亚历山大的死讯的:“我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要明白,俄罗斯大地的太阳就此陨落”。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亲信们也表现得十分悲痛,都流着泪惊呼:“我们快完了”。
卡拉姆津在《俄罗斯国家史》里写道,“蛮人的阴影遮蔽了罗斯的地平线,当有益的知识与习惯在欧洲日益增多……出现各种大学……的时候,阴影却挡住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见欧洲。此时受蒙古人宰割的罗斯将全副力量用来保存自己免于灭亡……凡是具有自由与古代公民权利形式的东西都受到限制,不复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并非直接统治,而是通过“弗拉基米尔大公”这个代理人统治罗斯。蒙古并未禁绝罗斯与西方的交往,除了战争造成的间接后果外,其他均为罗斯王公的选择。根据编年史家的说法,在咨询了智者并概述了罗斯的整个历史后,亚历山大得出结论:“我们学到了一切好的东西,但我们不接受你们(西方)的教诲。”
虽然“蒙古-鞑靼枷锁”也延伸到了加利西亚-沃伦地区,但是也存在地区特殊性。这里没有进行人口普查,没有建立“八思哈”制度,贡品由当地王公征收。与此同时,加利西亚的统治者,从丹尼尔到他的后代,都尝试摆脱“枷锁”,不像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那样欣然受之。在丹尼尔·加利茨基王公于1264年死后,蒙古很快失去了对加利西亚的控制。但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加利西亚辗转于波兰和奥匈帝国之手,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邦国。
与之相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后代继续向蒙古人称臣,通过大汗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将全罗斯大公的位置一直牢牢把持在手里。莫斯科大公长期担任大汗的代理人,后来反臣为主。1547年,伊凡四世莫斯科大公加冕成为第一个沙皇,在随后的五年里攻灭金帐汗国的余部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后来,莫斯科大公国攻灭了金帐汗国的余部,夺取了东西方的大片土地,成为像蒙古那样不可一世的帝国。
基辅罗斯的正统是谁?谁更有资格统领全罗斯,是丹尼尔·加利茨基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如果当初丹尼尔获胜,历史是否会有另一种可能?这些问题至今难以解答。但是,他们成为时时闪回的幽灵,在历史的天空里或明或暗地闪现。
作者简介:Astoria,李珂,1997年生,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民族学、人类学与人种志专业,史学硕士。曾翻译《巨兽》、《钻石黄金与战争》等书,获“21世纪十大好书”,“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度十大好书”等奖项。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