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7. 清扫战壕的子弹喷射器:一战德国MP-18/I冲锋枪(上篇)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1297. 清扫战壕的子弹喷射器:一战德国MP-18/I冲锋枪(上篇)

作者:Kagohl 3。

作者简介:Kagohl 3,新疆人,署名源自1917年空袭伦敦的德军轰炸机部队,热衷科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武器,希望能给看官们带点不一样的历史。

全文共8500字,配图23幅,阅读需要22分钟,2024年10月11日首发。

“MP-18/I冲锋枪的诞生,宣告一战德军精锐的暴风突击队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近距离强火力突击武器”———前言

图1. MP-18冲锋枪‍

1914年秋季,随着马恩河战役的结束,西线短暂的运动战局面宣告终结,协约国与同盟国陷入了漫长的堑壕对峙状态。此时的各国步兵若想破开敌人的堑壕,就必须跨越敌我阵地之间漫长的无人区进行所谓的“人海冲锋”,然而这种打法很快就被证明是灾难性的:只要敌人在堑壕前面用心布设铁丝网,在堑壕侧翼和后方摆上重机枪和大口径火炮,就足以将这些步兵杀的血肉横飞。所谓的“刺刀见红”,“勇气至上”在新锐的全自动枪械和现代化火炮面前犹如笑话。

图2:反映一战初期德法军队交战的美术作品,从左侧德军满地的尸体可以看出,人海战术在得到重机枪加持的防御阵地面前如纸壳般脆弱

由于此时的火炮无法跟在步兵身边支援,再加上骑兵和装甲汽车在堑壕战环境下作用有限,主要参战国就开始从步兵身上探索能够有效打破敌军阵地的方法。德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早在1914年12月29日,德国第24燧发枪兵营奉命反击一道被法国人夺取的战壕,该营趁着黑夜利用沙袋掩护向法军阵地两侧进行迂回挖掘并派出携带手榴弹和麦德森轻机枪的突击队和尖兵,仅用了5分钟就干掉了四个法军火力点,代价仅仅是两人受伤。而德国第3军参谋长西克特少将在1915年1月12日攻击弗雷格尼高原的战斗中也运用了类似的步兵突击战术,他组建装备有钢丝钳和大量手榴弹的尖兵组在炮兵的掩护下先行一步绕过法军的火力点并破坏铁丝网制造缺口,同时利用手榴弹袭扰法军,接着普通步兵组成3-4人的松散编队杀入了尖兵组撕开的口子。最终德军连续突破了三道法军战壕,俘获5650名法国人和35门大炮。

或许是受到了弗雷格尼高原胜利的影响,1915年3月2日,德国陆军统帅部命令第8军组建一支特殊部队来实验有效的步兵突破战术,于是德军第一支突击营(Sturmabteilung)在卡尔索应运而生,这只600人的工兵/炮兵合成营由原第18工兵营长卡斯洛夫少校指挥。由于该部队在6月份的战斗中表现不佳,在第5集团军总司令威廉王储的引荐下,威利.罗尔上尉走马上任,就任突击营长一职。罗尔上尉正确的认识到突击队真正的战斗方式是集中在某一段阵地利用强大的火力迅速打开破口,于是他马上组织人员学习如何利用弹坑和地形障碍物进行短促冲锋来迅速冲过无人区,同时大幅度强化了突击营的手榴弹、轻机枪和堑壕迫击炮火力。

图3:罗尔突击营最初使用过缴获的麦德森轻机枪

突击营在1915年10月-12月的战斗证明利用小规模强火力突击部队在步兵集群行动前先行渗入敌军阵地破坏其通讯设备、指挥中枢、铁丝网和机枪据点导致其阵地“漏洞百出”的战术是完全可行的,并马上得到了德国陆军统帅部的高度认可和支持。然而成功的背后是突击部队面对的火力方面的麻烦:步枪射速太慢且在狭隘堑壕中不灵活,半自动手枪缺乏足够的威力,重机枪无法跟随机动。罗尔突击营指出,暴风突击队员们需要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能够适应恶劣环境,能在中距离提供全自动火力的枪械,这种枪械最好能在敌人做出反应前尽可能多的向他们倾泻火力。

图4:MG-08重机枪是1915年德国陆军火力最凶狠的自动武器,但它将近60千克的战斗全重根本无法有效跟进暴风突击队员

1915年底,在注意到前线德军利用鲁格手枪进行作战的例子后,德国战争部麾下的普鲁士枪械测试委员会(Preußisches Gewehr-Prüfungskommission)应突击营要求下发了全新的步兵突击武器的设计指标,要求该武器设计简单,能以现有技术条件制造,在极端环境下能确保维护性和结构可靠性,战斗全重不超过4千克,有效射程91-182米,可以使用现有的帕拉贝鲁姆9*19毫米手枪子弹。

图5:战争前期的德军步兵使用过安装肩托的长管鲁格手枪进行小规模突击行动

或许是长期战略封锁导致的资源短缺,又或许是MG-08/15轻机枪在1916年的加速服役使得德军对新型自动武器需求减少,直到1917年才算是有6架德国企业响应了普鲁士枪械测试委员会,他们分别是DWM公司、毛瑟公司、瓦尔特公司、莱茵金属公司和伯格曼公司,可谓是大腕云集。

同年,DWM公司和毛瑟公司率先向德国军方递交了自己的设计,其中DWM公司的作品最值得称道,这个武器其实就是安装了一具32发蜗牛形弹鼓的炮兵鲁格手枪。于1913年服役的炮兵鲁格手枪是DWM公司为炮兵设计的长身管自卫武器,一战爆发后德军表示该武器的8发弹匣实在是持续性不足,于是DWM公司着手开发了32发弹鼓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与此同时暴风突击队员意识到过长的步枪在堑壕战中实在笨拙,于是注意到了这种长管半自动手枪,它的32发弹容和180发/分钟的半自动射速都很符合暴风突击队员的胃口。

1916年底,DWM公司推出了使用32发弹鼓的突击型炮兵鲁格手枪响应招标,命名为鲁格P.17(Luger P.17)。此外,该公司还为P.17突击手枪保留了能容纳在枪套中的木质肩托从而加强精度,算是个颇具人性化的考虑。

图6:专门为暴风突击队员开发的鲁格P.17突击手枪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炮兵鲁格手枪自身重量轻盈,它难以吸收高速射击时的强大后坐力,导致精度无法保证。根据测试,R.17突击手枪即便安装了肩托,它在100米距离上的子弹散布直径也有1.5米之多。此外,R.17突击手枪在沙尘环境下还有故障率偏高的问题,也无法选择全自动射击模式,所以DWM公司后来在P.17的基础上推出了全自动版本的Maschinen-Pistole 08,即1908年型机关手枪(冲锋手枪),其射速据称可达1200发/分钟。但这玩意的精度和原先相比更差,还有卡壳和炸膛的危险倾向,最终未能入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半自动的鲁格P.17突击手枪还是在1917年成为了德军突击营和突击连的标配武器之一,因为它的大弹容和高射速确实能够保证暴风突击队员们的近战优势,毕竟只要它能打出子弹,它就能把那些拿着大栓的英法步兵按在地上毒打。

莱茵金属公司的设计由路易斯·斯坦奇开发,这枪的特点是复进弹簧安装在枪托里面,还采用了手枪式的半自由枪机,其优势是当膛内压力过高时,枪机上的附加机构能够提供高阻力使得弹壳不至于退出弹膛过多从而规避炸壳事故。然而看起来美好的枪机设计丝毫不能掩盖这枪的大病:一次只能装填一颗子弹,可谓是哪都不如暴风突击队员现有的栓动式步枪和半自动手枪,而距离设计指标要求的“全自动射击”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图7:莱茵金属公司的设计

不过,依然有一个参与竞标的公司引起了德国陆军的兴趣,它就是创造了MG-15n/A轻机枪的苏尔西奥多·伯格曼武器制造厂 (Theodor Bergmann Abteilung Waffenbau) 。而提到伯格曼武器制造厂,我们就必须提起一个人,他便是该厂的技术总监:雨果·施迈瑟 (Hugo Schmeisser),是德国著名武器设计师路易斯.施迈瑟的儿子。这位总监递交的设计看起来就像是一把缩小的卡宾枪,主要由开孔式枪管套筒、与枪管外壳一体成形的圆管状机匣、枪机、扳机、木质枪托和左侧弹匣插口组成。

图8:雨果.施迈瑟递交的设计图

这把武器的枪管长度200毫米,有一个预制了六个右旋膛线的膛孔。通过后膛中的光滑凸缘,枪管靠在枪机套管(也就是机匣,保护着整个枪机结构)衬套的前边缘上。衬套本身由固定螺钉固定到位。为了保护射手的手不被烫伤,枪管上覆盖有一个穿孔的套筒,与机匣制成一体。这个套筒还有提高散热效率的设计目的。

机匣外观呈圆管形,由一根钢管制成。这个部位安有两个窗口:右侧的一个用于弹出用完的子弹壳,左侧的一个用于安插供弹器。在机匣的右侧有一个贯穿的纵向凹槽,供枪机手柄通过。该凹槽有一个切口,用于将保险装置上的螺栓固定在最后面的位置。用螺钉固定的反射器(作者也没查出来这是干什么的,懂行的读者还请介绍一下)插入螺栓盒内。弹匣接收器(左侧窗口)使用联轴器固定到机匣之上。机匣有一个用于连接枪托的孔眼和一个弹匣闩锁。螺栓盒底部有一个用于阻铁的切口。对接板通过接头和切口内的销钉连接至枪机,以限制对接板的旋转。

图9:带有折叠功能的机匣设计,专利号334450

机匣内有一个带有返回机构的枪机。它由框架、手柄、顶出器和撞针组成。在枪机的前端有一个用于装填子弹的部件,上面有一个供撞针退出的孔。顶出器插座位于螺栓的右侧。枪机框前面的左侧有一个大的凹口,供安装弹匣时枪机自由通过;沿着枪机框的这个凹口中有一个凹槽,供枪机移动时反射器通过。拉机柄安装在右侧的枪栓框架上,射手只需要把拉机柄拉到框架末端的凹槽就算是上了保险了。撞针中部有一个轮缘,用来支撑复进弹簧,前面有一个凸缘,能限制撞针向前移动。至于返回机构则由螺旋弹簧和安装在机匣底板上的导杆组成。

图10:枪机设计图,专利号351621

该枪的扳机系统专为全自动射击而设计,其结构非常简单,由扳机、推杆、弹簧和阻铁组成。触发机构安装在一个盒子中,用螺钉将其连接到接收器上。而木制枪托由肩托、手枪形状的颈部和前护木组成。它使用固定铰链接头的螺钉连接到机匣,借助螺钉将机匣和机壳向下折叠,以便拆卸和维修枪机。枪托后上部安装有弹簧闩锁,用于将机匣固定到位。

图11:扳机工作演示图

使用该枪射击时,射手可以借助开放式机械瞄准具,这个部件由安装在机匣前部的可调准星和可翻转V形槽后照门组成,而枪管上方也有一个柱状前准星。V形槽后照门有100米和200米两种可调射程,能利用L形翻转铰链实现调整。不过该枪的瞄准具没有风偏修正功能。

图12:可以清晰的看到V形槽后照门

为了让自己的设计能可靠的全自动开火,雨果.施迈瑟也是做了一番努力。他保留了鲁格手枪的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枪机和枪管完全无扣合,主要依靠枪机较大的质量和复进簧力来阻止发射后弹壳过快的向后运动,子弹火药爆炸产生的气体压力会推动枪机向后运动,开锁并脱离枪机,随后枪机运动到原先弹头的位置,封闭枪管尾部,使火药爆炸产生的气体压力直接作用在枪机体上,推动枪机向前运动,复进将下一发弹头从弹巢中推入枪管,同时击发器动作,释放击针击发底火,点燃火药,将弹头推出枪管。‌不过这种可靠廉价的自动原理也有明显缺陷,那就是轻盈的枪机在全自动射击时会存在射速超标的问题,导致弹药的过大消耗和精度的严重降低,还会导致枪械的过大磨损。此外,自由枪机原理还可能发生弹头还为出膛时,枪机就因高压气体发生后座,从而导致弹壳炸裂事故。

当时为了避免这种毛病,设计师往往会加大枪机的重量,但雨果.施迈瑟没有采用这种笨办法,而是另辟蹊径,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底火预击发模式,也就是让撞针在子弹已经完全入膛但枪机还未到达最前方时击发底火,这样会使得底火被击发的一瞬间,枪机依然在复进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所以发射药燃烧产生的能量会先抵消掉枪机剩余的前冲能量,之后枪机才会停止前移并开始后座。这样一来,枪械即使不采用射速调节装置和重型枪机也能获得适当的射速。

图13:施迈瑟冲锋枪的剖视图

出于通用性考虑,雨果.施迈瑟为该枪选择的供弹方式是炮兵鲁格手枪同款的蜗牛形弹鼓,这种弹鼓由DWM公司于1916年设计,正式名称为Trommelmagazin 08,简称T.M.08。该弹鼓的设计比较复杂,其装填机构由螺旋弹簧驱动,装弹前要先利用弹鼓上的调节摇柄将弹鼓内的弹簧张力调整到合适的水平,然后把摇柄固定在弹鼓底部一个钥匙孔形的卡口里让弹簧张力得到固定就可以开始往里面塞子弹了。弹鼓的前12-15发子弹可以徒手塞入,但后面就需要特殊的装弹器了。德军士兵会先将装弹器与弹鼓的供弹口垂直对接,然后把子弹塞到装弹器的顶部开孔,接着压下装弹器的手柄,手柄会在弹簧力量的作用下向上抬起,把子弹向下塞入弹鼓,然后按下手柄就可以装入下一颗子弹了。蜗牛形弹鼓可以容纳32颗子弹,火力持续性在当时来看还算可以,不过为了确保供弹弹簧的力道,德军往往只装填28颗子弹。

图14:蜗牛形弹鼓与配套的装弹器

图15:蜗牛形弹鼓设计图,专利号305074

图16:蜗牛形弹鼓装填演示

1917年11月,施迈瑟冲锋枪的设计工作宣告完成,于1918年初旬交由普鲁士枪械测试委员会进行检验。而该枪也被正式命名为“Maschinen-Pistole 18”,简称MP-18,意为“1918年型机关手枪”。这个名字也说明该枪是机枪应用理论的延续,在德国陆军眼中是一种专门发射手枪子弹,能够在中近距离为暴风突击队员提供全自动火力的便携机关枪。而冲锋枪一词在英文中拼写为“Submachine gun”,意思是“小型机枪”。

伯格曼兵工厂向德国陆军提交了四支不同的冲锋枪样本,分别命名为MP-18/I、MP-18/II、MP-18/III和MP-18/IV。这四支样枪总体设计一致,但供弹方式不同。其中MP-18/I样枪采用标准的32发蜗牛形弹鼓,而MP-18/III与MP-18/IV均采用一种新式的90度垂直弹匣。

图17:MP-18/I

图18:MP-18/IV

事实上,雨果.施迈瑟深知蜗牛形弹鼓的种种缺陷:自身重量太大,子弹填充繁琐,供弹弹簧容易断裂,容易混入沙尘导致供弹不畅。于是雨果.施迈瑟自行研发了一种能容纳20颗子弹的双排单进弹匣,这种弹匣只需要徒手就能塞入子弹,而且供弹要比弹鼓更加流畅。然而普鲁士枪械测试委员会却做了个被不少后人批评的决定,那就是不采纳这种弹匣,强制要求使用缺陷不少的32发蜗牛形弹鼓。雨果.施迈瑟对这种“开倒车”般的行为自是感到不满,但最终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不过普鲁士枪械测试委员会的决定也有自己的理由:一是直接采用蜗牛形弹鼓不需要另外开辟生产线,二是蜗牛形弹鼓的弹容量占优势。

图19:20发直列弹匣与32发弹鼓的对比

除了令人难受的弹鼓外,MP-18/I的保险装置也不够可靠。该枪防止意外走火的措施是将机匣右侧带有弯曲的拉机柄后拉到位后向上转动从而固定在机匣右侧的手柄卡槽中,但这个设计的毛病在于一旦枪械不慎跌落地面,或者说枪托与其他物品发生强烈碰撞,那么本被固定到位的枪机就会在剧烈振动中挣脱,向前移动导致子弹走火。

不过,尽管有天生的缺点,但MP-18/I在普鲁士枪械测试委员会进行的试验中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采用了新式的底火预击发技术,MP-18/I冲锋枪的最大射速保持在了550发/分钟的适当水平,不会因为过快导致精度下滑,而且其较重的枪身能进一步吸收后座能量,使得该枪在只能全自动射击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的打中50米外的罐头盒。MP-18/I较长的枪管散热套筒还能帮助射手进行概略瞄准,将弹道逐步套在敌人身上。

图20:MP-18/I冲锋枪近距离精度良好,而且枪口噪音也不会对射手双耳造成严重影响

MP-18/I冲锋枪对使用者也非常友好。由于采用了步枪式的造型,已经用惯了毛瑟步枪的暴风突击队员和普通步兵拿上MP-18/I也很难感受到不适应的地方,所以他们不需要什么转型训练就能掌握该枪的使用方法。此外,MP-18/I冲锋枪的活动部件都被放置在圆管状的机匣之中,所以即使是在一战时期常见的泥沙堑壕环境中也很难因这些污物发生故障。MP-18/I的零件也少,而且拆卸工作非常简单:把枪机推到前方位置后用拇指压下机匣尾端的卡扣即可打开机匣,将机匣盖旋转1/8圈就能将其卸下并取出里面的复进弹簧,枪机也只需要向后拉动拉机柄就能取出。这些设计特性对于经常动手清洁自己武器的前线士兵以及天天围绕着维修工具转的后勤人员来说都称得上福音。

图21:处于拆卸状态下的MP-18/I,可以看出其构造甚是简洁

MP-18/I冲锋枪的生产性和耐用性在德国陆军眼中也是个很大的加分项,首先是其零件只需要普通机械加工器材就可以生产,内部机件也允许较大的制造公差,哪怕是技术一般的工人和条件有限的小工坊都可以制造出来。该枪本身也不需要任何高成本的特殊金属,只需要基本的高强度钢材和坚硬木材,而这些材料和毛瑟G98步枪别无二致,对于此时需要大量金属维持步枪、机枪和火炮这类主战武器生产的德国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MP-18/I的枪身和枪托也相当的坚硬,能够承受士兵的粗暴使用,甚至能在紧急情况下充当棍棒。

图22:MP-18/I容易制造的优点相当符合1918年德国的情况

MP-18/I冲锋枪在1918年初的测试中表现出的种种优点赢得了德国陆军的极大好感,后者在第一时间就向伯格曼制造厂下发了高达5万支的巨额订单。伯格曼制造厂也没想到军方如此大方,面对这超过他们生产能力的巨大订单,伯格曼制造厂急忙花钱购买了于1910年成立的Eduard Kettner武器制造工厂,并在这里开始了MP-18/I的量产工作。

图23. 红军使用的冲锋枪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