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诺夫哥罗德圆形战舰,被英国带偏的奇葩设计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沙俄诺夫哥罗德圆形战舰,被英国带偏的奇葩设计

19世纪60年代,英国提出了一种新的舰船设计思路,通过加宽船只的横梁达到增加排水量和承载能力的目的,虽然船只变得“短胖”,航行能力变得更差,但是相应的防护装甲厚度变化不大,搭载的火炮等级却能明显提升。

英国人的思路显然对当时的沙俄产生了影响,设计师不仅认同了这一思路,还对它进行了升华,进一步加宽船只横梁,以至于船只成了一种吃水浅的圆盘状设计,其产物就是诺夫哥罗德圆形战舰。

诺夫哥罗德号战舰设计的目的是保护第聂伯河河口和刻赤海峡,因为其地形特点以及财政等方面的问题,建造大型铁甲舰担任此任务显得不太实际。起初提出了不止一种设计,军队更喜欢排水量达到6054长吨的设计(1长吨大约等于1016千克),考虑到计划成本等问题,沙皇最后批准了一种缩小版的设计,这就是诺夫哥罗德号。

诺夫哥罗德号在1871年开工建造,1874年服役,它更像是一艘实验船,设计师一边建造一边摸索改进,最终的成品在正常载荷下排水量大约2500吨,圆盘形的战舰直径30.8米,吃水4.1米。

战舰为木质结构,船底安装铜板减轻生物附着带来的伤害,沿水线一圈都安装了熟铁装甲,装甲覆盖了水线以上约4.6米、水线下约1.4米的位置,厚重的柚木支撑着这些装甲,装甲上下厚度不同,上部分厚度约229毫米,下部分厚约178毫米。

战舰的动力为6台卧式蒸汽机,有8台锅炉提供蒸汽,每台蒸汽机驱动一具螺旋桨,装机总功率3360马力。虽然这点动力在当时同等级别排水量的战舰中并不算很低,不过由于战舰独特的结构导致航速只能达到6.5节,舵面操控很难,并且燃煤消耗非常大,舰上200吨的燃煤储量只够战舰行驶480海里。

战舰上层结构没有装甲保护,在中心位置安装炮台,此时承载能力强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它安装了两门20倍径身管的11英寸线膛火炮(口径约279毫米),该炮采用炮口装填,火炮可以旋转瞄准,虽然射速缓慢,只有大约10分钟/发,但是打击能力却很不错,炮口初速度392米/秒,它能在800码(约730米)击穿11英寸厚的装甲,打击中小型战舰或轰击要塞都很给力。

诺夫哥罗德号服役后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俄土战争期间执行了炮击等任务,后续还增加了部分装甲保护上层结构,增加小口径火炮用来打击鱼雷艇。该舰后来作为海防铁甲舰服役到1903年,它的姊妹舰波波夫号在建造中吸取了前者的经验,两者服役后服役经历大致相似,在同一区域服役,在同一年退役,都在1911年作为废品出售。

作为战舰史上的奇葩设计,圆形战舰应该算不上成功的,从后续基本没有战舰延续这种结构就能说明问题,只是亚历山大二世曾获得一艘圆形游艇,它因风暴受损,当亚历山大三世掌权后直接取消了设计师波波夫开发圆形舰船的资格。

虽然圆形舰船提供了更好的火炮安装平台,但是其航行能力简直糟透了,这样的水面战舰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倒是大概同一时期的英国“蚊子”船在整体性能上要好很多,并且出售了不少到国外,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商业上都更加成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