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843. 波茨坦的最后博弈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842+843. 波茨坦的最后博弈

作者:阿登的苦林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后,‘三巨头’们便再也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了。”

图1.丘吉尔、杜鲁门和斯大林在采西琳霍夫宫(Cecilienhof)花园里的合影,摄于波茨坦会议期间

1945年7月7日,也就是纳粹德国投降2个月后,或者说继罗斯福之后的那位新总统宣誓就职还不到3个月的时候,哈里·杜鲁门便在纽波特纽斯登上了美国海军的“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他此行是要前往德国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元帅会面,以决定欧洲的未来。

图2.杜鲁门和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James Byrnes)乘坐“奥古斯塔”号巡洋舰参加波茨坦会议时,在舰艏的合影

这二战时期的“三巨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会晤将于1945年7月16日至8月2日在柏林郊区的波茨坦举行。此前他们三人的两次会晤分别是于1943年举行的德黑兰会议和于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在之前的那两次会议上,同盟国的领导人已经针对从欧洲战后的地图划分到德国的战争赔偿金额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但最终的决定将在波茨坦会议上作出。

然而,最近几个月来,情况却发生了变化。随着对德战争的结束,美国和英国已经不再太需要“安抚”斯大林了,而且事态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虽然还不像后来那么明显——英美两国的领导人认为“斯大林无法令人信任”。

从许多方面来看,斯大林已经把手伸向了“控制欧洲”这一目标,因为苏联红军此时已经打过了大片欧洲土地,最远的甚至已经延伸到了易北河西面——这几乎纵贯了半个德国。

当时,在太平洋上的对日战争还在继续着,不过这些战事主要为杜鲁门和美国方面所关切,而不是丘吉尔和斯大林——后两者主要关注欧洲的力量平衡。1945年4月份富兰克林·罗斯福去世后接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学会所有的一切,因为罗斯福在1944年的竞选活动中纯粹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才选择了杜鲁门担任他的行政副手,而且罗斯福几乎没有告诉杜鲁门任何有关国际事务方面的情况。而且在杜鲁门短暂的副总统任职期间,罗斯福在白宫讨论重要问题时几乎从未让杜鲁门参加过。

只有在杜鲁门正式就任总统之后,他才接触了那个惊人的秘密,并带着这个秘密来到了波茨坦——美国已经研制出了一枚原子弹,并准备在新墨西哥州偏远的沙漠地区进行爆炸试验。

杜鲁门并不是参加波茨坦会议的唯一的新任领导人。在会议结束之前,丘吉尔也得走人,因为他的首相一职已经被克莱门特·艾德礼所接任,克莱门特·艾德礼与其他所有人一样为大选的这一结果而感到惊讶。

“约大叔”

斯大林很少离开莫斯科,他对冒险离开由苏联人掌管的土地持“绝对拒绝”的态度。正是在斯大林的坚持下,波茨坦才被选为“三巨头”会晤的地点。

波茨坦位于柏林的西南边,并位于苏军的占领区内,而且相对没有受到轰炸的影响。该地在战前曾是德国电影界的“首都”,无数显贵人士和电影明星都在那里安了家。苏联人在会议召开期间把当地所有的德国人都驱逐了出去。

丘吉尔和杜鲁门在斯大林之前就抵达了波茨坦,这让他们有时间亲眼目睹了柏林的瓦砾和遭受的破坏,包括原来是希特勒总部所在地的帝国总理府。丘吉尔还进入总理府下面原先是希特勒藏身掩体的废墟中看了看,但坐在另一个单独的车队中的杜鲁门则没有这样做。

图3.在波茨坦会议开始之前,丘吉尔来了一趟“柏林之旅”,这是他在德国国会大厦外参观时的照片

正式的会议是在采西琳霍夫宫中举行的,这是一座壮观的、拥有176个房间的乡村庄园,建于1917年,原本是为威廉皇储和他的妻子塞西莉娅(Cecilie)所建造的。苏联人在院子里用鲜红的天竺葵种出了一个巨大的红星,以此来表示他们对这座宫殿的占领。

图4.苏联人在院子里用鲜红的天竺葵种出了一个巨大的红星

直到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之前,美国和英国出于打败希特勒的共同目的而一直压下了他们与斯大林的分歧。当时在同盟国中弥漫的是一种“同志般友好”的精神,而且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是略带一丝喜爱的情绪而把斯大林称为“约大叔”。杜鲁门也继罗斯福之后继续使用了这一称呼。在其参加完2月份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回国后不久,丘吉尔向英国下议院报告说:“斯大林元帅和其他苏联领导人希望在光荣的友谊和平等中与西方民主国家共同生活,我也觉得他们会言出必行的。”

不过,随着斯大林放弃他对东欧已被解放的国家可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的承诺后,这种看法就开始变得越来越没有底气了。在其回忆录中,杜鲁门将自己描述为“与俄国人说话时语气强硬”。事实上,有些时候杜鲁门的确是这样做的,但他主要的努力方向还是寻求与俄国人达成合作。

和杜鲁门一起坐在波茨坦会议桌旁并担任杜鲁门外交事务顾问的前美国驻苏联大使约瑟夫·戴维斯(Joseph E. Davies)注意到了杜鲁门对斯大林的盲目钦佩。而当时的美国驻苏联大使、强硬派人物埃夫里尔·哈里曼(Averell Harriman)则被“降级”到坐在第二排工作人员的座位上。

图5.采西琳霍夫宫里,“三巨头”及其幕僚们围坐在桌子周围,站在最左边的是美国驻苏大使埃夫里尔·哈里曼

“我可以和斯大林打交道”,杜鲁门在波茨坦会议期间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他很坦率,但却极端聪明。”杜鲁门在他于1945年7月29日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中说:“我喜欢斯大林,他很直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不能得到的话他就会妥协。”

利益上的分歧

在苏德战争中,苏联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国家财富,以及约占战前人口总数15%的人口。斯大林觉得,剥夺德国在战后剩余的一切作为赔偿是合情合理的。另一方面,杜鲁门和英国人则想避免1919年正式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所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所导致的错误,因为正是该条约对德国施加的苛刻条件刺激了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此外,惩罚性的赔偿破坏了国际经济,引发了德国的极度反弹。德国人在1923年拖欠了赔偿金,但是美国的银行却借给他们足够的钱来支付赔给法国和英国的款项。德国很快就开始拖欠美国的贷款,而当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之后则彻底终止了赔偿款的支付。

图6.在东线战场上,苏军的反坦克步枪射手正在开火,照片摄于1943年7月20日。苏联在战争中失去了约15%的人口

“我们不打算再犯这样的错误,即让德国用钱支付给我们作赔偿金,然后再把这些钱借给德国继续支付赔偿金”,杜鲁门这样说道。

杜鲁门在波茨坦会议上最紧迫的目标是让苏联参加太平洋战争,因为当时同盟国方面预计将于1946年11月开始进攻日本本土列岛。苏联人当时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欧洲,而且他们尚未撕毁其于1941年4月与日本签署的“中立条约”。斯大林曾承诺说,一旦德国被击败就加入到与日本的战斗中,但他目前还没有这样做。

丘吉尔最担心的则是欧洲的力量平衡。美国人已经公开宣称他们的军队很快就会回家。由于法国和意大利先后在战争中战败,再加上英国在这场战争中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因此单凭欧洲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有效地对抗苏联了。丘吉尔希望美国能填补力量上的空白。

1945年4月份,当欧洲战区盟军最高指挥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终止美英军队在易北河方向的进攻,并将柏林留给苏联红军攻打的时候,丘吉尔进行了极力的反对。因为战后的占领区此时已经决定了,柏林位于苏联占领区内约160千米的地方。艾森豪威尔并不想通过数以万计的伤亡来拿下这个“大奖”,而且这个“大奖”最终还要转交给俄国人。此外,这样做还要冒着可能会与苏联人发生冲突的风险。

图7.美陆军部长史汀生在会议期间检阅了驻柏林的美第2装甲师,在其乘坐的领头的半履带车上,还有巴顿等人

在纳粹德国投降时,盟军部队在德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占领了部分地区,不过这些地区都被指定为苏联控制区。丘吉尔试图说服杜鲁门让美军士兵驻扎在这些地区,而不是将其撤出在雅尔塔会议上所确定的占领区边界。

丘吉尔认为有可能通过拒绝撤军而让斯大林作出一些让步,但杜鲁门拒绝无视在占领区方面达成的协议——在此之前丘吉尔也曾数次建议杜鲁门这样做过,当时同盟国所面对的还是德国投降前的形势。

达成的交易

苏联提供了对抗德国的兵力中的大部分,而且他们也承受了大部分的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80%以上的战斗都是在东线进行的”,历史学家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这样说道。“德国人在东线遭受的损失超过其总损失的90%”,这大大减少了在西线上德军可以用来对抗美英的兵力,而且这一切也在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打交道时发挥了“杠杆般”的作用。

斯大林指出,从1812年的拿破仑征俄开始,再到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俄国的侵略,俄罗斯总共被从西方入侵了三次。现在他在东欧拥有了一个庞大的“防御性缓冲区”,他不会放弃这一切。一位美国国务院的历史学家后来这样表示:“美国人和英国人普遍认为,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的未来政府对苏联应当是‘友好的’,而苏联则应保证允许从纳粹德国的铁蹄下解放的所有土地上都进行自由的选举。”

正如斯大林所设想的那样,波兰和德国的边界将向西方移动,但最终的边界在波茨坦会议召开之前并没有得到确认。在雅尔塔会议上,同盟国已经决定让德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其中一半的数额将被赔偿给俄国人。俄国人最终将得到多少战争赔款也将在波茨坦会议上确定。

图8.波兰罗兹(Lodz)市的居民在欢迎苏军,摄于1945年。战后,波兰边界的向西移动意味着数百万人改变了国籍

德国占领区的边界线早在1943年就被画好了。名为“Rankin(C)”的第一个计划是由英国人制订的,并在德黑兰会议上正式提出。在最终的占领区地图上,苏联占领区一直延伸到易北河,不过基本上还是基于英国人最初提出的计划,并在雅尔塔会议上被正式接受。

虽然丘吉尔被“剥夺”了首相一职,但他还是在波茨坦会议快要结束时力推美国人在会议上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英国大选是在1945年7月5日进行的,但是计票工作被推迟到了身在海外的英国人都完成了投票为止。当时的预期是丘吉尔和他的保守党能赢得大选,但当英国人纷纷在7月25日回家准备查看大选结果时,令他们惊讶的是,工党居然在大选中大获全胜。

接着,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以“战时联合政府副首相”的身份来到了波茨坦。当7月28日复会时,艾德礼已经正式成为英国首相了。一位离任的保守党官员表示,由于不起眼的艾德礼接替丘吉尔担任了英国方面的代表,因此原先的“三巨头”现在成了“两个半巨头”。

图9.在波茨坦会议的最后一天,所谓的“两个半巨头”(艾德礼取代了丘吉尔)在采西琳霍夫宫的花园里的合影

战后的欧洲地图划分

20世纪上半叶,东欧国家的边界线发生了反复的变化。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罗斯帝国的领土包括曾经属于波兰的大部分地区,并一直向西与德国的普鲁士地区接壤。1918年,苏维埃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竭力摆脱了与德国的战争——当时的德国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煞星”——并集中精力于俄国国内的革命。德国为停战而开出的价码是要了俄罗斯的一大片领土,这使得德国的新边界延伸到了华沙以东210千米处。

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重新让波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建国。雄心勃勃的波兰人不久又与俄国开战了。当战争在1921年结束时,波兰的边界已经深入了苏维埃俄国的领土,几乎延伸到明斯克。不过,在1939年二战爆发后,作为短命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后果之一,波兰被苏联和德国夹击并瓜分,波兰人又失去了之前在1921年所得到的那些土地,以及更多的领土。1941年,当德国入侵苏联时,其部分攻势就是从被纳粹占领的波兰领土上发起的。

图10.1939年时的欧洲版图

在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已经打败了德军的入侵,并开始赶得德军一步步后退。一个由波兰人成立的流亡政府已经在伦敦设立了总部,但任何“斯大林一旦缓过劲来还会让波兰恢复到以前的领土态势”的想法都是一厢情愿的。在德黑兰和雅尔塔,出于战时团结等考虑,罗斯福和丘吉尔都同意将苏-波边界向西移动160多千米,并从东边的德国领土上拿出类似大小的一块来补偿波兰。

通过这些行动,苏联拿回了列宁在1918年为停战而放弃的所有领土,同时一个屈服于苏联的波兰成立了,而且其西部国境线距离柏林只有约80千米的路程。波兰-德国边界的最终划定将在波茨坦会议上确认。

图11.1945年时的欧洲版图

罗斯福和丘吉尔承认这对波兰而言是不公平的,但事实是,在不冒着发生破坏与苏联的同盟关系和与斯大林发生大规模对峙的风险的情况下,他们也实在无法做得更好了。

“三位一体”的爆炸

美国人将苏联拉入太平洋战争的努力始于罗斯福。先是在德黑兰,之后又在雅尔塔,罗斯福愿意承认斯大林在远东的领土利益,包括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的一半,并以此作为苏联加入对日战争的回报。这也是杜鲁门的优先事项——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我去波茨坦的原因有很多,但我最紧急的想法是从斯大林那里获得对苏联加入对日战争的个人肯定。”

7月17日,当斯大林承诺对日作战时,杜鲁门感到很高兴。他在当天晚上给妻子的信中写到:“我已经得到了我此行想要得到的东西,斯大林将在8月15日对日作战,没有任何附带条件。”

当杜鲁门在7月16日得知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三一点”(Trinity Site)测试成功的消息时,他立刻告诉了丘吉尔,但直到7月24日才通知斯大林。他没有用“原子弹”这个词,而是向斯大林形容说这是一种“破坏力非同寻常的新式武器”。斯大林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反应,杜鲁门和丘吉尔认为他不了解这种武器的意义。事实上,斯大林已经通过分布在美国的苏联间谍网了解到原子弹的情报了——他甚至早在杜鲁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原子弹的存在。

图12.世界上首次核试验“三位一体”的照片

尽管如此,苏联参加太平洋战争仍被认为是重要的。杜鲁门的军事顾问不相信原子弹会起决定性作用,而且登陆日本的计划依然存在。

当用原子弹轰炸广岛的消息传来时,杜鲁门正在“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上,离纽波特纽斯还有约1300千米的路程。8月6日的广岛原子弹和8月9日在长崎投下的第二枚原子弹最终导致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发布了所谓的“终战诏书”,但苏联方面还是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继续通过中国东北向前推进,消灭日军并攻城略地,直到9月2日日本最终投降。

最后的防线

同盟国在波茨坦达成的最终协议设法避免发生“凡尔赛综合症”和惩罚性的货币赔偿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这一次,战争赔偿将以实物结算,而非现金。德国所有剩余的资产和工业设备中,除维持和平时期经济所需的最低限度外,其余悉数作为战时赔偿被没收。

斯大林声称,他所要求得到的赔偿只相当于德国人给苏联造成的损失的20%。但是,俄国人尽其所能地把德国剥夺了个干净。苏军在自己的占领区内可以放手拿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根据赔偿方案,划归苏联人名下的赔偿资产连德国西部地区可用工业设备的15%都不到。对德国人来说幸运的是,其工业基地集中在西部。

尽管如此,俄国人还是将2885家德国工厂拆解并运往苏联。根据历史学家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的说法,由苏联统计学者保存下来的详细记录显示,被苏军带走的战利品包括60149架钢琴、458612台收音机、188071块地毯、941605件家具、3338348双鞋子、1052503顶帽子、200万吨谷物和2000万升酒精。

波兰边界的西移意味着近1500万人的国籍发生了变化。来自波兰的大批新移民涌入被划归波兰的土地,导致之前定居在此的居民被赶出,并在东欧产生了大批难民。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主要是德国人)中很多都挤在美军和英军占领区。

在波兰和其他地方,斯大林把扶持起来的政权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下。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即在西方和苏联之间获得一条防御性的屏障——他确实获得了一条防御性的屏障。他在欧洲牢牢锁定了对以苏联为主的一系列国家的控制权,美国和英国对此无能为力。

杜鲁门在波茨坦则获得了另一项成就:他在组建联合国一事上获得了苏联的支持,这是一个罗斯福和杜鲁门都很珍视的目标。

波茨坦的遗产

杜鲁门于8月9日在波茨坦发表了一通无线电报告,听起来他并不乐观,因为他原本期待着能在波茨坦得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他说:“三大国现在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的共同决心来实现这种和平:从德黑兰到克里米亚,从旧金山(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开会起草联合国宪章的地方)到柏林——我们将继续共同步入一个持久和平与美好的世界!”

在波茨坦,冷战的第一朵阴云已经隐约出现在地平线上了。1946年3月,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的一次演讲中声称:“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台下聆听丘吉尔演讲的人中,杜鲁门赫然在列。

波茨坦会议所结出的最好成果是创造了两个超级大国集团,这两个集团将在近50年的时间里彼此面对紧张的僵局。饶是如此,丘吉尔在波茨坦会议上仍然希望实现新的力量对比。随着西欧在始于1948年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开始重建,而且美国军队继续驻留欧洲(后来美国和西欧都是成立于1949年的北约组织的一部分),丘吉尔的愿望得到了实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