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塔希提战争——法兰西在南太平洋的殖民扩张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法国-塔希提战争——法兰西在南太平洋的殖民扩张

法国-塔希提战争(Guerre franco-tahitienne 1844-1847)是法兰西王国与塔希提王国及其在南太平洋群岛(即现代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社会群岛)的盟友之间的冲突。

塔希提王国

19世纪初,在岛上波马雷(Pōmare)王朝的赞助下,伦敦传教士协会带领塔希提岛民们逐渐皈依新教。受英国传教士乔治·普里查德(George Pritchard)的影响,女王波马雷四世(Pōmare IV)于1836年将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驱逐出了她统治的岛国,引起了法国方面的愤怒。1838年至1842年间,法国海军司令阿贝尔·奥伯特·杜佩蒂特·图尔斯(Abel Aubert du Petit Thouars)说明了法国对此事的抗议,并强迫女王和塔希提各酋长签署塔希提岛为法国保护国的协议。普里查德教士和波马雷四世试图反抗法国统治,并说服英国干预塔希提。这些努力都没有成功,导致普里查德被监禁,波马雷四世被自愿流放到邻近岛屿赖阿泰亚(Raiatea)的亲属那里。

女王波马雷四世,她有一个绰号——食眼者,她恪守岛上的传统,把战败敌人的眼睛毫不留情地吃掉

从1844年到1847年,法国在塔希提的主要岛屿上与塔希提军队作战。各方面落后的塔希提人在战场上无法与法国海军陆战队匹敌,因此他们依靠对该岛多山内陆的熟悉发动游击战。最后一个本土据点于1846年末被法军占领。在另一条战线上,法国人试图控制背风群岛上的三个相邻岛屿王国但是受挫。英国从未直接干预这次冲突,但这两个欧洲大国之间存在巨大的外交压力和紧张关系。当波马雷女王同意返回并统治法国保护下的国家时,战争正式结束。法国和英国于1847年签署了《雅纳克公约》,在该公约中,两国同意尊重波马雷女王在背风群岛上的盟友的独立,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

英国传教士乔治·普里查德

社会群岛细分为西北部的背风群岛和东南部的向风群岛。向风群岛包括:塔希提岛、穆雷亚岛、梅赫蒂亚岛、特提亚罗岛和马约岛。政治上,塔希提王国(The Kingdom of Tahiti)包括除马约岛以外的所有向风群岛。此外,王国还对更远的土阿莫图群岛和一些澳大利亚岛屿拥有名义上的主权。到19世纪中期,背风群岛由三个王国组成:华辛王国(The Kingdom of Huahine)及其属地马约岛(地理上属于向风群岛);雷阿泰塔哈王国(The Kingdom of Raiatea-Tahaa);波拉波拉王国(The Kingdom of Bora Bora)及其属地毛皮提、图佩、毛皮哈阿、莫图依和马努埃。

19世纪初,伦敦传教士协会逐步将塔希提向新教迈进,波马雷王朝是英国新教传教士的赞助人,他们建立了对塔希提岛和穆雷亚岛的统治,并将其作为塔希提王国的一部分。西方王国和民族国家的概念对塔希提人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在与欧洲接触之前被划分为定义松散的部落单位。岛上第一位皈依新教的国王波马雷二世(Pōmare II)领导了hau pahu rahi或称hau feti'i(“家族政府”),一个由岛屿上相互关联的主要家族组成的传统联盟,新教在他皈依后传播到其余的岛屿。作为一个松散的联盟,国王对其他岛屿只拥有名义上的宗主权,但被欧洲人误解为实际主权或对其他岛屿的征服。

波马雷二世

19世纪30年代,法国海军利益集团、英国定居者和塔希提岛亲英酋长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了冲突。1836年,塔希提岛的新教女王波马雷四世在英国领事、前传教士乔治·普里查德的影响下,将两名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驱逐出该岛,以维持新教在该岛王国的主导地位。法国驻塔希提领事雅克·安托万·莫伦霍特(Jacques Antoine Moerenhout)认为这是对法国荣誉和天主教的侮辱,提出了正式投诉。

女王和她的家人们目睹法军登陆

1838年,法国海军司令阿贝尔·奥伯特·杜佩蒂特·图尔斯回应了莫伦霍特的投诉,迫使当地政府支付赔偿金,并与法国签署了一项友好条约,尊重法国国民在群岛上的权利,包括未来任何天主教传教士的权利。四年后,杜佩蒂特·图尔斯声称塔希提人违反了条约,他返回并迫使塔希提酋长和女王签署了一份法国保护请求书,并将该请求书发回欧洲批准。

阿贝尔·奥伯特·杜佩蒂特·图尔斯将军

英方的普里查德在杜佩蒂特·图尔斯的事件中紧急前往英国执行外交任务,回来后发现这些岛屿已经在法国的控制下。在普里查德的鼓励下,波马雷女王抵制了法国的干预,她写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要求英国干预。并写信给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她拒绝在保护国各地悬挂法国三色国旗,并继续在其住所悬挂塔希提国旗。1843年11月,杜佩蒂特·图尔斯因女王的持续抵抗而废黜女王,并宣布法国正式吞并群岛,并任命阿尔芒·约瑟夫·布鲁特(Armand Joseph Bruat)为殖民地总督。波马雷女王和她的家人在英国领事馆避难,后来乘英国皇家海军蛇怪号(HMS Basilisk)战舰流亡到邻近的赖阿泰亚岛。普里查德被法国人监禁并驱逐出境,如果法国人没有就扣押英国领事一事正式道歉,这一行动几乎引发了与英国的冲突,这起事件被称为“普里查德事件”。

总督阿尔芒·约瑟夫·布鲁特

在女王缺席的情况下,塔希提岛民众于1844年3月13日开始自发武装抵抗。效忠者部队最初由一位名叫法纳伊的首领领导,但后来被乌塔米(法国接管后,他转而支持)和他的副手麦奥以及其他同情王国的首领取代。他们共同与法国军队作战,其中也包括一些亲法的塔希提酋长。在1844年4月17日的马哈那战役(Battle of Mahaena)中,一支由441名法国士兵组成的部队击败了一支装备不足、规模是其两倍的塔希提本土部队。共有15名法国士兵和102名塔希提人在这场战斗中丧生。塔希提本土军队在马哈那战败后,双方在塔希提农村的设防山谷中继续进行游击战。

在第二战线上,法国人试图征服并吞并背风群岛上的三个相邻岛屿王国。这些是塔马托亚四世(Tamatoa IV)统治下的赖阿泰亚,特里塔里亚二世(Teriitaria II)女王统治下的华辛(Huahine),以及塔波阿二世(King Tapoa II)统治下的波拉波拉(Bora Bora)。这些岛屿传统上效忠于波马雷家族,法国人直接将其解释为实际管辖权。法国船长路易·阿道夫·伯纳德(Louis Adolphe Bonard)对赖阿泰亚(Raiatea)的海上封锁被击破,当时,特里塔里亚女王领导下的华辛(Huahine)战士在马埃瓦战役(Battle of Maeva)中“屠杀”了法国军队,18名法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被杀,43人受伤。

特里塔里亚二世女王

塔马托亚四世

塔波阿二世

英国官方保持中立,从未进行过军事干预。然而,十多艘英国海军战舰在社会群岛水域的存在一直是法国人关注的问题。许多英国官员同情塔希提的民族事业,所以公开敌视法国政府。英国皇家海军舰火蜥蜴号(HMS Salamander)船长安德鲁·斯内普·哈蒙德()Andrew Snape Hamond)写道,如果英国人积极先发制人,那么“英国人本可以免于看到自己饲养的宠物羔羊被无原则的法国人抢走的痛苦”。1846年,英国海军太平洋总司令乔治·西摩上将访问了赖阿泰亚岛,“宣布那里的所有法国法令无效”,并与波马雷女王进行了私人会面。1846年至1847年,英国海军军官亨利·拜厄姆·马丁(Henry Byam Martin)率领格兰普斯号(HMS Grampus)派往社会群岛(Society Islands)侦察这场冲突。他被命令调查波马雷女王对其他岛屿的宗主权要求。他对冲突最后几个月的描述记录在《波利尼西亚船长亨利·拜厄姆·马丁日记》中。

带有法国元素的新旗帜在岛上升起

1846年5月,塔希提人在普纳鲁战役(Battle of Punaruu)中战败,1846年12月17日法军攻占福陶阿堡,结束了游击冲突。1847年2月,女王波马雷四世结束流亡归来,默许法国的保护。尽管法国取得了军事胜利,但由于英国的外交压力,法国无法直接吞并这些岛屿,因此塔希提岛及其附属地继续受法国保护形式的统治。

地势险峻的福陶阿堡

随后,法国和英国签署了一项战争解决方案条款,称为《雅纳克公约》或《1847年英法公约》,其中英法两个大国同意尊重波马雷女王在华辛、赖阿泰亚和波拉波拉的盟友的独立。法国人继续伪装对塔希提岛的保护。直到19世纪80年代,他们正式吞并了塔希提岛和背风群岛(通过1897年结束的背风战争),形成了现在的法属波利尼西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