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 从十月革命到卫国战争,1917-1945年红海军巡洋舰小史④——黑海中坚“斯维特兰娜”级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1245. 从十月革命到卫国战争,1917-1945年红海军巡洋舰小史④——黑海中坚“斯维特兰娜”级

作者:阿登的苦林

作者简介:阿登的苦林,山东人,喜欢二战及冷战军事,尤其是太平洋战争、苏德战争和冷战武器装备,曾在“空军之翼”等网站发表过若干文章。

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红海军只保有从沙俄时代继承下来的两艘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和“共产国际”号。不过,苏联船台上还保留着沙俄时代未完工的全部八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的舰体,并最终以接近原设计的样貌完工了其中两艘(“红色国际劳动工会”号和“红色乌克兰”号),后来“红色国际劳动工会”号更名为“红色克里米亚”号。紧随这两艘轻巡洋舰完工的,还有在“斯维特兰娜”级舰体上改建完工的三号舰“红色高加索”号。

图1.“阿芙乐尔”号访问德国斯维内明德并向来访者展示的情景,后面背景中就是新完工的“红色国际劳动工会”号巡洋舰,照片摄于1929年8月

苏联时代完工的这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开工建造的,其中“红色乌克兰”号(原名“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红色高加索”号(原名“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是1913年10月19日在黑海的尼古拉耶夫开工建造的;“红色国际劳动工会”号(原名“斯维特兰娜”号)是在一个多月后的11月24日在雷维尔(今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开工建造的。该级巡洋舰全部在沙俄境内的造船厂开工建造。

“斯维特兰娜”号于1915年11月28日在雷维尔下水,由于当时雷维尔有落入德军之手的危险,故该舰于1917年底以未完工的状态转移至彼得格勒。“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分别于1915年10月24日和1916年6月8日下水。沙皇政权崩溃时,这三艘军舰均未完工,新成立的临时政府于1917年4月宣布停工。不久,临时政府倒台,但直到内战结束,布尔什维克政权才有暇考虑如何有意义地处理这三艘巡洋舰的舰体。

图2.“红色乌克兰”号巡洋舰,照片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之前。注意后部两根烟囱上的条带,以及醒目而略显时代感的舷侧炮郭

实际上,就最终由苏联政府在黑海完工的那两艘军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而言,在内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其舰体并不归布尔什维克政权所有。例如,1919年时,未完工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即后来的“红色乌克兰”号)曾由一个短命的乌克兰政府控制,该政府将其更名为“哥萨克首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号。

内战结束后,布尔什维克政府原则上决定在1921年年底至1922年夏季期间完成这三艘巡洋舰的建造工作,此时“斯维特兰娜”号仍保留最初的舰名,直到1925年2月5日才更名为“红色国际劳动工会”号。1924年年底,“斯维特兰娜”号被转移到位于列宁格勒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至此,续建工作终于正式开始。而在黑海的两艘舰中,“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于1922年12月7日被更名为“红色乌克兰”号,并且在第二年春天才正式开始续建工作。

图3.“红色高加索”号早期的前部照片(拍摄于1933年,即建成后不久)。注意中部的四门102毫米/45倍径B-2型单管副炮,这是该舰除四门180毫米/60倍径主炮外的又一特点,在红海军巡洋舰中可谓独一无二

如前文所述,“红色高加索”号是以与其姊妹舰不同的面貌完工的,其完工时间也较晚,且直到1926年12月14日才更换舰名。有意思的是,该级舰的另外两艘原本有望完工的舰体(“格雷格海军上将”号和“斯皮里多夫海军上将”号)最终都作为油轮完工,其余的舰体则悉数报废。

经过漫长的续建工期之后(就“红色国际劳动工会”号而言,其名义上的工期将近七年),三艘轻巡洋舰完工后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意,在黑海建造的那两艘舰的尺寸要稍大一些。此外,所有三艘舰在服役期间都能携带和布设多达一百枚水雷。

图4.苏联续建完成的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的情况

二战前和战争期间,对所有这三艘巡洋舰,苏联海军主要加强了防空火力。随着战事的发展,各海军强国都意识到,水面舰艇在空袭面前极为脆弱,苏联海军也不例外。为这三艘巡洋舰加装的防空武器首先是45毫米的21-K型手动高射炮,后来又加装了37毫米的70-K型自动高射炮。

到1944年,或者就“红色乌克兰”号1941年时的情况而言,所有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的排水量均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加装防空武器的缘故,如下表所示(注意,表中的“红色克里米亚”号即为之前的“红色国际劳动工会”号)。由于排水量增加和舰龄增长,该级舰的最大航速和航程都比刚服役时下降了。

图5.“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的战时改装情况

继承自前沙俄时代的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在战时都表现得非常活跃,其中,“红色乌克兰”号不幸成为苏联海军在战争中唯一一艘彻底损失的巡洋舰。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均隶属于红海军黑海舰队的“巡洋舰分队”(黑海舰队的26型巡洋舰“伏罗希洛夫”号和26比斯型巡洋舰“莫洛托夫”号则隶属于独立的“轻巡洋舰支队”)。1941年夏,面对推进中的罗马尼亚军队,黑海舰队的“巡洋舰分队”在保卫敖德萨港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年8月21日,“红色克里米亚”号巡洋舰与驱逐舰“捷尔任斯基”号和“伏龙芝”号一起,向敖德萨运去了1300名援军,此举也使其成为“巡洋舰分队”中第一艘从塞瓦斯托波尔基地向被围困的敖德萨市运去增援部队的巡洋舰。在停泊于敖德萨港期间,“红色克里米亚”号遭敌机空袭,这也是“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首次参加实战。在返回塞瓦斯托波尔基地时,“红色克里米亚”号参加了对敖德萨城外海岸附近罗马尼亚军队的炮击,并于8月24日回到塞瓦斯托波尔。

图6.这张“红色高加索”号后部的照片与前一张照片同时拍摄于1933年,注意其中一座主炮塔上醒目的红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苏联,红星的革命象征意义伴随着快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变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典型的标志

随着轴心国军队继续进攻敖德萨,“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在为守军提供炮火支援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41年8月底,轮到“红色乌克兰”号出击了。最初的计划是,“红色乌克兰”号与驱逐领舰“塔什干”号,以及驱逐舰“伏龙芝”号和“乖巧”号共同执行这一任务。最终,在8月31日,一支由多艘军舰组成的小舰队前去为阻击敖德萨东翼敌军的苏军提供火力支援,其中不仅包括“红色乌克兰”号,还包括“共产国际”号巡洋舰、四艘驱逐舰(“捷尔任斯基”号、“清贫”号、“伏龙芝”号、“邵武勉”号)和两艘炮舰(“亚美尼亚克拉斯诺”号和“格鲁吉亚克拉斯诺”号),这也突显了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重要性。9月初,在敖德萨近海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又落到“红色高加索”号头上。至此,所有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都已执行过此类任务。

图7.1927年完工时的“红色乌克兰”号,主炮为15门130毫米/55倍径火炮,副炮只有8门75毫米/50倍径高平两用炮和2挺机枪

图8.“红色克里米亚”号1943年底的样子,大大加强了防空武器(除三座双联装100毫米/47倍径“米尼齐尼”高平两用炮和四座45毫米/46倍径21-K半自动高炮外,还有十门大威力37毫米/67.5倍径自动高炮、两座四联装12.7毫米“维克斯”机枪和四挺单管12.7毫米“德什卡”重机枪)。注意舯部的鱼雷兵装

战争初期,苏军有效利用了他们在黑海上的海军优势,充分从海上侧翼方向发起行动(即使这种优势无法改变陆上战局的发展),红海军对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的运用也越来越大胆。1941年9月22日,包括“红色高加索”号和“红色克里米亚”号在内,在一支规模庞大的苏联海军编队的支援下,苏军在围攻敖德萨的轴心国军队东翼登陆。然而,到10月中旬,当敖德萨的局势变得难以为继时,三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又在10月16日执行了撤离敖德萨部分守军的行动,其中“红色乌克兰”号撤离了1164人,“红色高加索”号撤离了1127人。

拿下敖德萨之后,轴心国军队很快就会在1941年10月威胁到塞瓦斯托波尔。面对这一威胁,红海军决定将那些最有价值的军舰向东转移到高加索地区,而将“红色克里米亚”号和“红色乌克兰”号巡洋舰,以及若干艘驱逐舰留在塞瓦斯托波尔。于是,1941年11月1日,“巴黎公社”号战列舰、“莫洛托夫”号巡洋舰、“伏罗希洛夫”号巡洋舰、“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塔什干”号驱逐领舰,以及其他重要舰船离开塞瓦斯托波尔向东转移。毫无疑问,“红色高加索”号离开塞瓦斯托波尔并不是因为它的价值,而是因为其主炮的使用寿命严重受限。

图9.另一张拍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的“红色高加索”号照片,注意在烟囱上绘制了以示庆祝的红星图案,另外在舰桥后方安装有双联装100毫米火炮,并且拆掉了原先位于舰桥后方的B-2型火炮

将另外两艘“斯维特兰娜”级巡洋舰留在塞瓦斯托波尔无疑有利于该城的防御,11月中旬轴心国军队攻城时,两舰的炮火提供了有效的火力支援:仅11月11日这一天,“红色乌克兰”号就发射了约七百发130毫米炮弹。然而第二天,该舰在完成其最后一轮炮击后,一枚由He 111轰炸机投下的250公斤近失弹险些命中,并引发了火灾,舰体也被重创。虽然火灾最终被扑灭,但德军飞机仍继续攻击这艘巡洋舰,先是 He 111,接着是Ju 87“斯图卡”,然后是更多的He 111,而此时舰上只剩一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两门45毫米高射炮和两挺高射机枪可用了,这些防空武器拼命喷吐着火舌,以保卫这艘军舰。

图10.在这张摄于1940年7月的照片中,时任苏联黑海舰队司令员菲利普·谢尔盖耶维奇·奥克佳布里斯基中将正在检阅“红色高加索”号的舰员

德军的空袭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越来越多的近失弹加剧了已经大量进水的“红色乌克兰”号的损伤。到11月13日凌晨时分,考虑到军舰极有可能损失,“红色乌克兰”号遂开始拆卸舰上的武器。舰体的侧倾在迅速增加:从11月12日午夜时分的6.5度增加到11月13日凌晨2时的9度,凌晨3时又增加到11度,此时这艘军舰的命运已经显而易见了。11月13日凌晨3时30分,侧倾达到 25度,于是决定弃舰。没过多久,这艘巡洋舰就在浅水中向左侧倾覆沉没。其残骸直到1947年才被打捞,随后拆毁。

图11.苏德战争第一年,“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多次驶入被围困的港口输送兵员。照片所示为增援部队登上“红色高加索”号,注意最上方的“德什卡”重机枪

由于红海军在黑海地区的海上力量优势非常明显,因此“红色乌克兰”号的损失并未阻止红海军在黑海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步伐;在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的命运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例如,面对轴心国军队在1941年12月20日第二次夺取塞瓦斯托波尔的尝试,第79海军步兵旅被紧急搭乘巡洋舰“红色高加索”号和“红色克里米亚”号,以及驱逐舰“朝气”号和驱逐领舰“塔什干”号前往塞瓦斯托波尔,从海上加强该市的防御。

图12.这张战时照片表现的是四联装“维克斯”重机枪,“红色高加索”号和“红色克里米亚”号在1941~1942年为增强防空火力加装过该型武器

随后,在1941年12月底发起的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作战中,“红色高加索”号和“红色克里米亚”号两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克里米亚半岛东部登陆是为了解除轴心国军队对塞瓦斯托波尔的围困,并解放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被占领土。虽然克里米亚半岛最终于1942年5月落入德军手中,但“红色高加索”号和“红色克里米亚”号两舰在费奥多西亚港发起的两栖登陆行动取得成功,这也突显了红海军在黑海拥有制海权的潜力。

图13.“红色高加索”号的舰员在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前合影,照片摄于1942年4月。“红色高加索”号上有数百名这样的水兵

1941年12月28日,“红色高加索”号运载着1586名士兵、6门76毫米火炮、2门迫击炮和15台轻型车辆(此时其舰首吃水6.4米,舰尾吃水6.55米),“红色克里米亚”号运载着约2000名士兵、2门迫击炮、53吨弹药和18吨食品(此时其舰首吃水6.41米,舰尾吃水6.31米),先后在费奥多西亚港登陆。在这次大胆的登陆作战行动中,两艘巡洋舰多次被德军炮火击中,却也提供了宝贵的火力支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红色高加索”号就发射了13发180毫米炮弹、429发100毫米炮弹和472发45毫米炮弹,“红色克里米亚”号则发射了318发130毫米炮弹和472发45毫米炮弹。

图14.从舰尾向舰首方向拍摄的“红色克里米亚”号的照片,时间是1943年中期,上方正在开火的是单管130毫米火炮,下方是双联装100毫米“米尼齐尼”高平两用炮

在整个1942年间,“红色克里米亚”号继续往返于高加索和克里米亚半岛之间,既为登陆作战提供支援,也协助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军开展防御和撤退行动,且始终未遭受大的战伤。不过,在参加完1942年夏天晚些时候新罗西斯克港的撤退行动,以及1943年沿高加索海岸线开展的进一步行动之后,“红色克里米亚”号的战时活动逐渐趋于平静,并最终于1945年3月降格成为一艘训练舰。战争期间,“红色克里米亚”号的主炮共耗弹3156发,这一数字或许最能说明该舰在战争期间的使用强度。

图15.“红色克里米亚”号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位于两座130毫米炮郭炮后方,照片摄于1943年前后

至于姊妹舰“红色高加索”号,则没有“红色克里米亚”号那么幸运。1942年1月初,该舰在运送独立高射炮兵第224师前往费奥多西亚港的途中遭轴心国飞机空袭,连中五枚近失弹,舰体进水约一千吨,被迫拖往黑海东岸的图阿普谢港维修。修理工作一直持续到当年夏末,同时也加强了舰上的防空武器。1944年时,“红色高加索”号已拥有10门37毫米70-K型自动高射炮(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两座四联装“马克沁”高射机枪,后来换成两座四联装12.7毫米“维克斯”高射机枪),还加装了从战损的“红色乌克兰”号上拆下的两座双联装100毫米“米尼齐尼”高平两用炮。

图16.从“红色克里米亚”号前桅顶部向舰尾方向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舰上几乎所有的武器装备。注意两舷的舰载艇

在战争剩下的时间里,“红色高加索”号的经历与“红色克里米亚”号相似,于1945年5月结束了从1944年9月开始的大修。“红色高加索”号安装在MK-1-180型炮塔中的B-1-K型主炮存在寿命过短的问题,而且无法及时更换炮管,这意味着该舰在战争期间并未充分发挥其主炮的威力:整个战争期间,“红色高加索”号的主炮只打过458发炮弹。另外,“红色高加索”号与“红色克里米亚”号在战争期间都荣获“近卫”称号,以表彰这两艘巡洋舰的功绩。

图17.表现“红色高加索”号在1942年中期某个时候装载部队和武器的绘画作品,可见两座从“红色乌克兰”号上拆下的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以及单管76毫米34-K型高炮、37毫米70-K型自动高炮、45毫米21-K型高炮和四联装“维克斯”机枪。正使用舰载机起重机吊装的是一门M-30式122毫米师属榴弹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