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得风,如人之笑”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竹得风,如人之笑”

▲《雨竹图》北宋 苏轼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竹,空心、挺拔、四季常青。古代文人以竹比德,将其作为刚正、虚心、坚韧、有气节的象征。早在《诗经·卫风》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将绿竹与君子类比。

也许是出于对其品格的欣赏,又或许是这种植物本身十分适合用作景观绿化,竹在中国很是常见。

无论在古代诗文中,还是园林、居所周围,这种多年生禾本植物都占据了几方沃土,是人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抹绿色。

而一种常用表情——,它的字形据推测也与竹有关。

笑,意为“因喜悦开颜或出声”。从构造上看,“笑”字从。(一说,从艸从犬。艸cǎo,同“草”,同部首“艹”, 百卉也,草本植物的总称;)

“笑”字在古文字库里出现较晚,最初见于战国楚帛书。关于笑的构意解读很多,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而与“竹”相关的解释,主要有两类。

一是从竹制乐器出发。

北魏杨承庆《字统》认为,“笑”字的来源是“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现代学者顺着杨承庆“竹为乐器”的思路剖析,认为“笑可能是竹意义的转移”。

就像“乐(樂)”字,下面是弦乐的木结构,上面是以丝做成的弦,其本义表示弦乐器。

因为音乐使人愉悦和高兴,故“乐(yuè)”字后来又转声为喜悦欢乐的“乐(lè)”。

再比如“喜”字。“喜”的古字形从口从壴(zhù)。“壴”是“鼓”的象形初文,类似鼓的形状。而“口”,代指人。

口、壴合起来的“喜”的本意是:听到鼓声响起,人人喜笑颜开。

▲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乐字和喜字都是由乐器(丝、竹、鼓等)引申为高兴的意思。笑的构意可能与喜、乐同理。

▲汉代鼓乐杂技图拓片;

▲《女乐图》 明 仇珠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庭中赏乐图》 明 佚名 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第二类解释,则是从竹的形态出发。

唐朝李阳冰在刊定《说文》一书时,将“笑”解释为:“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他认为风吹竹林,竹枝弯曲点头的样子,像人弯腰发笑。笑字即由此形而来。

另有一说与之类似,也与风吹竹枝有关。不过此说法的重点不是竹的形态,而是竹的声音——认为笑字源于“风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像人哈哈笑”。这个说法略显牵强,但也可以一提。

若追本溯源,笑字的构意是一个至今都争议不断的问题。无论从“竹制乐器”解释,还是从“竹的形态”解释,目前都没达成统一意见。

古文字学家甚至对“笑”字上半部是否从“竹”,都保有不同意见。

▲《竹卷》元 吴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风竹图》五代十国 李坡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笑字的解读争议不断。但“风动竹笑”的确是古代描述竹子形态时常用的比喻。

古时有“竹笑”一词,即用来形容竹枝遇风摆动的姿态。

另外,古代绘画也常借助描绘竹叶、竹枝的形态,来体现看不见摸不到的风。

传世绘画中可见大量以“风竹”为主题的画作。以竹绘风,是古代画家的竹趣之一。

元代李衎的《竹谱详录·竹态》里有:“竹得风,其体夭屈谓之竹笑”的表述。

在苏轼给友人画作写的评价里也有一句:“竹亦得风,夭然而笑(《石室先生画竹赞并叙》)”。可见竹与笑的渊源。

▲《风竹图》元 雪窗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作为草木比德的“四君子”之一,竹承载了古人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人们以其空心,代表虚怀若谷;以其枝弯而不折,代表顽强挺拔。它被誉为“东方风骨”,其意涵早已超脱植物本身,成为一种独具中国色彩的文化符号。

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

陶渊明不忘在他理想的桃花源,勾勒“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王羲之在回忆兰亭聚会时,也没忘流觞曲水边的“茂林、修竹”;

杜甫栖居草堂,直言自己“平生栖息地,必种树竿竹”。苏轼说得更夸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移竹图》明 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