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瞄准的57舰炮明明上舰了,为何拆掉换回37手搓炮?76式双57舰炮的曲折往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雷达瞄准的57舰炮明明上舰了,为何拆掉换回37手搓炮?76式双57舰炮的曲折往事

彩云不喜欢玩军圈梗,但不可否认有些军圈梗编排得很好玩。

就比如037型猎潜艇,军圈内有个诨号叫“黄水战列舰”,一是说它有前后两座66式双联装57mm舰炮,火力凶悍,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姗姗来迟的两艘037型猎潜艇用还在试装阶段的57mm舰炮对已受重创的南越“怒涛”号来个炮决处刑,最终将其彻底击沉;二是纵观我国近海炮艇/护卫艇发展史,会发现从55吨炮艇、到后来的100吨炮艇、62型护卫艇、037型猎潜艇,它们的火炮配置越来越朝着中轴线靠拢,很像铁甲舰、前无畏舰到无畏舰主炮布置的演变史。

黄水战列舰57mm舰炮侧舷齐射的场景

但伴随着037型“黄水战列舰”出圈的57mm舰炮,它有一段异常曲折的研发史,甚至66式双57也不是我国唯一一款57mm舰炮,国产57舰炮的身世还得从一个立项更早,也更悲剧的项目——76式双联装57mm舰炮说起。

76式双57舰炮的立项始于1958年8月,当时海军根据全国十二年科技规划组织编制了《海军常规武器1958-1958年度科学研究规划》,提出研制雷达瞄准的57mm舰炮,该炮可作为小型舰艇主炮,也可作为大型舰艇副炮,其性能大致可对标苏联海军各型45mm、57mm舰载高炮。

苏联海军ЗИФ-31双联装57mm舰炮,承担舰艇编队中近程防空任务,也用于射击水面、地面目标。ЗИФ-31弹药与C-60高炮通用,但自动机原理完全不同,是身管长后坐、横闩自动机,类似放大的61-K,我国的57舰炮并不是它的仿制型。

57舰炮的项目对标方向是基本合理的,但在当时“左”的总基调和“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影响下,立项比较冒进,比如设计团队不是由研究所负责,而是搞三结合,海军军械部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舰炮专业的教员和第二期毕业生27人组成了一个设计小组,搭配有高炮生产经验的重庆497厂,前者出设计,后者试制零件和总装。

这批年轻师生确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很快开始了战术技术论证和方案设计,同年9月就出了方案通过审查,与497厂协作进行技术设计,边学边干,当月就做出一个1:1的木制模型,运往海军东海舰队征求部队意见,但由于射速和结构矛盾,总体设计,以及排壳排夹都存在问题,未能通过。

这里得提一下,这款双57舰炮虽然也是57mm口径,但因为海军提出的杀伤斜距、最大射高等性能指标比陆军57mm高炮更高,所以弹药与陆军57高炮不同,药筒无底缘,弹头更长,装填系数更高。1959-1960年,该弹在弹道炮上进行了实弹测试,最大射程达15197m,最大射高11800m,大大超过设计指标,比同口径苏联高炮分别超出26.6%和34%,单发弹丸有效杀伤面积和破片数量比苏炮大10%,在9000m以上斜距还有较好射弹密集度,消息传来,极大鼓舞了设计人员的斗志信心。

海军上海博览馆内的炮弹剖面模型展品,右侧两发较短的是59式57mm被帽穿甲弹,较长的是76式57舰炮曳光杀伤榴弹,后者药筒无底缘,弹头更细长。

为解决结构缺陷和排壳排夹问题,设计人员以成功解决排壳排夹问题的苏联ЗСУ-57-2自行高炮为母型,继续完善设计方案,此后为解决射速与自动机结构原理之间的矛盾,又改了压弹机,由一级供弹改为二级供弹,增加火炮复进簧力、调整驻退机以增加射速,还为火炮扬弹机构设计了一个转弹盘和同步机构。

但之后由于国家经济困难,项目调整,双57舰炮研制工作时断时续,配套的497厂因为生产任务繁重,只能将试验火炮零件试制任务一拖再拖,项目研制组也一度由沈阳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代管,后又交给新成立的海炮研究室,直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在郑州组建713研究所,将海炮研究室编入,才结束了代管时期。介于497厂生产任务繁重,无力配合试制项目,在七院院长刘华清干预下,713研究所将57舰炮研制工作拉回来自己干。由于研究所没有配套工厂,他们将食堂改建为试制车间,自行生产部分零件,无法自行生产的零件则将图纸化整为零,发包给全国三十多个工厂代工生产,还在郑州郊区选择一条土沟作为试验靶场,修筑了炮位和简易测试房。1965年10月,总装出来的第一门57舰炮在靶场实弹测试,打响了57舰炮的第一炮。

可由于“文革”影响,57舰炮研制工作又耽误了,到1968年7月才装上037型猎潜艇进行海试,海试结果表明火炮各机构动作原理基本正确,但需解决在高海况下供弹系统正常工作问题,以及自动机故障偏多,勤务操作不便的问题。

1968年3月,根据上级会议精神,57舰炮研制工作正式由713所负责,有火炮生产经验的127厂承担试制任务。根据海试结果,设计团队又对火炮进行大幅修改,修改扬弹机、将倾斜转弹盘改为直立,原本做回转和俯仰运动的转弹盘改为单纯俯仰运动,并增加供弹过程中对炮弹的导引;为减轻人员操作负担,原本4发一夹的炮弹改为3发一夹;为提高自动机可靠性,原先钢丝绳牵引的开闩装置改为齿轮齿条结构……1970年7月,第二代样炮试制成功,共5门,其中1门进行地面测试,另4门装在051型导弹驱逐舰首舰上。

试制阶段的051型导弹驱逐舰首舰,主炮后的B炮位装了一双57舰炮,全舰共有4座双57舰炮。

但由于中口径舰炮研制缺乏经验,加上工业基础薄弱,工艺落后,第二代双57舰炮样炮仍暴露出许多问题,几乎一路不停地改,到1976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虽批准双57舰炮定型,命名为76式双联装57mm舰炮,但故障率偏高的缺陷仍未解决,只能要求后续攻关解决。

76式双57舰炮还是一种雷达瞄准舰炮,可与舰载炮瞄雷达联动,实现自动瞄准射击,配套的炮瞄雷达是342型雷达。该型雷达的研制工作也不顺利,1959年海军提出研制导弹驱逐舰时就上马,后因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不得不下马。1965年,为配合洲际导弹试射,海军重启导弹驱逐舰项目,即后来的051型导弹驱逐舰,双57舰炮和配套的炮瞄雷达都列为驱逐舰配套项目,雷达型号为342型炮瞄雷达。

该雷达根据援越防空作战抗击应答式干扰和“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经验,采用国内刚刚起步的单脉冲体制,开辟新波段、展宽频带、双频同时发射隐蔽接收,还配有液压稳定平台等配套设备,技术跨度太大,研制波折很多,困难重重,一直到1978年才设计定型,但还存在遗留问题,到1981年才算基本解决。至1983年,342型炮瞄雷达一共只生产了十几台,其中一台作为原理样机,一台送相关院校作为教具,其余均交付海军,曾装在试制阶段的051型导弹驱逐舰上。

但一直到1980年代,76式双57舰炮和342型炮瞄雷达仍遗留部分技术缺陷,且整体性能已明显落伍,再投产列装已无意义,因此海军将试制051型驱逐舰上的57舰炮和342雷达拆除,换成更成熟的61式双37舰炮,后续生产的051型驱逐舰上也装备61式双37舰炮,76式双57舰炮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

这张照片上051型驱逐舰前主炮后方的高炮已改为61式双37舰炮,图中炮口加装了激光发射器,进行模拟射击训练。

76式双57舰炮下马了,那么037型“黄水战列舰”上的66式双57舰炮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彩云明天再讲……

—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