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高炮放平是巷战利器吗?符合这种定位的应当是大毛的BMPT火力支援车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自行高炮放平是巷战利器吗?符合这种定位的应当是大毛的BMPT火力支援车

彩云反复解释,反复强调,自行高炮的主要用途是防空,判断一个自行高炮是否先进,主要标准就是能否履行预想环境下的野战伴随防空任务。高炮放平作为火力支援武器扫射集群目标,或者在城市战中利用大仰角打楼顶火力点的做法当然是有的,但这不是自行高炮的主业,甚至专门用自行高炮去执行这类任务也是很不合适的——自行高炮复杂精密的雷达和光电设备在这种低价值任务中完全无用,本身脆弱的轻装甲又极易战损。

叙利亚内战中,叙政府军的确将一些拆除雷达的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投入到城市战中,用密集火力清理叛军,但这个车很脆弱,非常容易被火箭筒等反坦克武器毁伤,投入城市战风险极大。

所以不是说自行高炮不能平射,不能打巷战,而是很不好用,不推荐用,是没办法,没有合适武器的情况下才凑合着用,而不是很多小白YY的“自行高炮特别适合巷战,特别适合平射,防空是副业”。

但如果一定要找一种有高射速机关炮,火力强劲,武器仰角大能扫射楼顶,满足“高炮放平打巷战”恶趣味,装甲防护又足够好的武器的话,也是有的,那就是俄罗斯特色的BMPT火力支援车。

阅兵式上出现的俄BMPT-72火力支援车

BMPT火力支援车的概念始于阿富汗战争,这是和阿富汗战争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首先,阿富汗战争呈现出典型的低烈度、高强度特征。所谓低烈度是指苏军的对手多为部族武装游击队,没有多少高技术兵器,以轻武器和轻便火炮为主;所谓高强度,是指对手的抵抗意志比较坚决,好战能打难缠,小规模的交火持续不断。

然后阿富汗的地形特征也很鲜明,多为崎岖山地,苏军主战坦克、BMP-1步战车的主炮仰角有限,无法打到山顶目标,在山区作战时处处被动。

虽然如军迷设想(其实军迷对高炮放平的痴迷现实依据就是苏军实战,但把这个“经验”过度放大了),苏军的确用一部分“石勒喀河”自行高炮投入山地战,甚至还派生出拆除炮瞄雷达,单纯用于打地面目标的“阿富汗型”,但“石勒喀河”自行高炮设计初始并不是执行这种任务,它的装甲薄弱,投入到一线地面战斗极易被反坦克武器,甚至轻武器毁伤,这只能算是没办法的办法。

拆除雷达,用于地面火力支援的ZSU-23-4“阿富汗型”。

战争模式、地形特征催生需求,苏军认为应当研制一种重型底盘,有近似主战坦克防护水平,搭载自动火炮和反坦克导弹,既能打步兵,必要时又能用导弹打坚固火力点和偶然出现的装甲目标,武器仰角还特别大,能打到山顶的战斗车辆,这就是BMPT概念的前身。

1985-1986年期间,车里雅宾斯克厂开始研制一种被称为“山地坦克”的车辆,出现了两款原型车,分别是781工程和782工程。两款原型车都是以T-72坦克底盘为基础,但炮塔布局和搭载的武器不同:

781工程是两个并列炮塔,每个炮塔各搭载1门2A72 30mm战车炮,左侧炮塔有4发烟幕弹发射器和主动红外大灯,右侧炮塔外挂2发9M113反坦克导弹,车体左前方和后方各有1挺PKMT机枪,车体右前方还有1具AGS-17D自动榴弹发射器。

781工程原型车,有两个并列的小炮塔,各安装1门2A72,车体左前还有一个PKMT机枪小炮塔。

两个并列炮塔后方的仓门口还有1挺PKMT机枪,遍布周身的火炮机枪,是不是有点T-35多炮塔坦克的味道?

而782工程的战斗部直接取自BMP-3步战车,炮塔火力为2A70 100mm线膛炮+2A72 30mm战车炮+PKMT机枪,车体前方左右两侧还各有1具AGS-17D自动榴弹发射器。这个872工程大家是否觉得有些眼熟?嗯……它就是《战争游戏:红龙》中的BMPT坦克。

782工程原型车,炮塔直接用了BMP-3步战车炮塔。

两款原型车都进行了测试,相比较而言781工程更受青睐一些,但1991年苏联解体,初代BMPT的研制计划就嘎了。

整个1990年代俄罗斯都处在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特别是在格罗兹尼城市攻坚战中,俄军没有合适的装甲战斗车辆,坦克主炮仰角有限,打不到高楼上的火力点,步兵战车和临时抽调的自行高炮装甲防护薄弱,尤其是自行高炮,卷入城市战斗属大材小用,而且战损太高,这些使得俄军重启当初中断的重型底盘火力支援车——BMPT的研制工作。

1995-1996年,车里雅宾斯克厂推出了一款编号为787工程的原型车,该车是在T-72AV底盘上改进而来的,拆除了坦克主炮,改为在炮塔两侧各安装1门2A72 30mm炮和6具S-8航空火箭弹发射器,这样火力配备就是2A72炮2门,S-8火箭弹12具,再加上1挺PKMT并列机枪。为增强防护,该车车体几乎铺满了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

保存下来的787工程原型车

俄军方曾对787工程寄予较高期望,甚至在样车阶段就开始在电视媒体上宣传吹嘘,结果引发了一场闹剧:监管部门认为军方人员和研制单位在造势挟持政府,以“泄露机密”为由启动调查,最终导致787工程下马。

787工程炮塔两侧都有1门2A72战车炮,还有6管S-8航空火箭弹发射器。

但实事求是说,787工程有些过分简陋,就是个拆掉主炮加装机炮和火箭弹的坦克,导弹都没有,观瞄器材也比较落后,这符合1990年代俄军穷困潦倒,干啥都因陋就简的生存状态。

而今天俄军的BMPT-72火力支援车,最初的原型是2000年左右,乌拉尔厂设计的199工程,代号“框架”(Рамка)。

199工程,是现代BMPT的起点,我们认识BMPT几乎就是从199工程开始的。

199工程采用T-90A主战坦克底盘,原先的坦克炮塔取消,改为一个复杂的,带多种武器的新式炮塔,炮塔中央是并列安装的2门2A42战车炮——就是BMP-2步战车主炮,还有1挺PKMT并列机枪,左右两侧是4发9M120反坦克导弹,车体前方左右两侧还各有1具AGS-17D自动榴弹发射器——其实199工程的火力配置多少有781工程的影子,但把2门30mm炮装在一个炮塔上,而不是781工程两个并列的小炮塔,并且增加了导弹数量。另外199工程的观瞄器材也较以往的BMPT有进步,加装了车长周视瞄准镜,战场感知能力更强。

199工程的炮塔,有2门并列安装的2A42战车炮,4发9M120反坦克导弹,战车炮上方有1挺PKMT并列机枪,车体前方左右两侧有AGS-17D 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照片中拍出了左侧一具,就是车体上带帆布罩子的圆筒。

相比主战坦克,BMPT更多强调反步兵能力,用战车炮取代坦克主炮,用密集火力杀伤步兵,使用穿甲燃烧弹时也兼顾打击轻装甲目标,当遇到敌主战坦克或坚固火力点时,还可使用反坦克导弹攻击(9M120的改进型9M120F配有高爆战斗部,适合攻坚);它的炮塔武器身管长度较短,朝任何方向旋转都不会明显超出车体,有更强的战场通过能力,便于在山地崎岖道路和狭窄的城市道路中通行。BMPT不是代替坦克,也不是代替步战车,而是在需要的场合和坦克、步战车搭配使用,作为伴随火力支援平台。

炮塔转向侧面的BMPT(199工程),炮口没有明显超出车体宽度,狭窄道路通过能力优于主战坦克。

促成199工程研发的,显然是第一、第二次车臣战争城市攻坚战的经验教训,原型车研制成功后也是广为宣传,说这是俄军吸取格罗兹尼城市战斗经验研发的城市战重器,我们知晓BMPT火力支援车也几乎就是从199工程原型车开始的。但因为经济等原因,俄军并未采购199工程,企业要生存,俄军不采购,于是只能转外销,只是外销也不理想,仅在2010年哈萨克斯坦采购了10辆,而且要求以哈军的T-72坦克底盘为基础进行翻新改装。

但哈萨克斯坦的改装订单的确为乌拉尔厂积累了经验,后以哈萨克斯坦方案为基准,以T-72底盘改装,周身覆盖附加装甲,改进光电设备,导弹和火炮外覆盖装甲,研制成功BMPT-72火力支援车。

BMPT-72火力支援车武器设备解析

据一些消息,阿尔及利亚采购过BMPT-72火力支援车,俄军自己也有少量采购,俄军的BMPT-72还参加了支援叙利亚政府军的平叛作战,而且是连原型车都派过去了,明显带有实战测试色彩。在俄乌冲突中,俄军也派出少量BMPT-72火力支援车参加战斗,表现还行,打得挺欢,甚至俄军还追加采购了一批,当然在实战中也有被乌军击毁的记录。

在乌克兰战场被击毁的一辆俄军BMPT-72,相比车臣匪军,乌军有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反坦克武器,包括各种重型反坦克导弹,所以不好对付。

BMPT火力支援车肯定满足了军迷幻想的,用小口径速射炮平扫步兵的恶趣味,也满足了城市战中大仰角射击楼顶目标的需求,而且其火力相当于步战车x2,对付敌轻步兵和叛军游击队武装有强大的杀伤压制能力。它使用主战坦克底盘,有相当于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甚至因为没有主炮、弹药和自动装弹机,省下的重量可以进一步加强防护,变成一个火力旺盛又硬核的铁疙瘩。

主炮仰起的BMPT-72,扫射楼顶没有问题,再搭配44吨,周身贴满附加装甲的车体,防护水平也不赖,火箭筒等轻型反坦克武器很难击毁。

但BMPT也是有局限性的,它的观瞄设备相对步战车来说并无显著优势,火力优势主要集中在反步兵能力上,如果不是平叛作战,是高技术条件下现代陆军之间的对抗,面对敌方大量装甲车辆和技术装备,它的火力并无太大优势,而防护水平虽说强,甚至略强于同底盘主战坦克,但在敌方高性能反坦克武器面前也难免疫。说到底,BMPT是一款为低烈度、高强度平叛作战特异化的武器,它有特殊优势,但它不是万能神器。

BMPT比较理想的使用环境,与主战坦克和步兵配合,用于平叛扫荡作战。

—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