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打民国成立后,广东地区就一直存在着若干独立的地方割据武装,时不时地与中央政府对着干。蒋介石虽然通过两次北伐战争暂时统一整个华中、华东和华北地区,但留守广东的原粤军一部仍不愿受其节制,在1931年又形成事实割据,直到1936年才上表归降。笔者这回就来介绍一下,长期割据广东的粤系第八路军李济深-陈济棠军事集团的割据与兴亡史。
抗战前粤军从欧洲购买的装甲牵引车
粤系第八路军的前身是孙中山为掌握直属于自己的骨干力量,而命亲信将领邓铿挑选粤军中表现较好的部队合编而成的粤军第1师,其前身为北洋时期的广东省警卫军,系清末驻广东的绿营和巡防营部队改编而来。第1师的师长为邓铿,参谋长为陈可钰,下辖三个团,后又收编广东地方武装肇军的起义部队为第4团,因为该团团长陈铭枢与第1师司令部少校参谋邓演达是保定军校的同学。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并派粤军第1师北上,击败了北洋军沈鸿英部一万余人,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同年秋,孙中山将大本营迁往桂林,为保卫孙中山,第1师抽出三个营合编为大本营警卫团,并调陈可钰为团长,后来的粤系名将蒋光鼐、叶挺、张发奎和薛岳等都出自这支部队,而第1师参谋长则由原司令部副官、未来的第八路军集团的首任头目李济深担任。
李济深,字任潮,1885年出生于广西梧州一户富裕人家,幼年丧父。虽然家里都是读书人,李济深在学了一段国学后,由于感觉走科举之路出不了头,还是决定在18岁时投考广东黄埔陆军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新军实习,并与邓铿结为好友。辛亥革命期间,李济深曾参加了姚雨平组织的广东北伐军,民国成立后被留在北京的陆军大学教书。邓铿组建粤军第1师时,李济深正回故乡探亲,于是便被前者留下来担任司令部副官司令。
听说孙中山想北伐,与他合作的广东军阀陈炯明其实很不情愿,他之所以与孙中山合作,也不过是想借其名号来笼统人心,好长期割据广东,所以粤军第1师这支革命武装的出现,当然是他所不愿看到的。陈炯明先是派人将粤军第1师师长邓铿暗杀,后又趁粤军第1师与大本营警卫团在韶关北伐时,在广州发动叛乱并将孙中山驱逐。警卫团的主力在平叛过程中大部分溃散,第1师则在邓演达、李济深领导下,假装向陈炯明投降。
粤军第1师师长邓铿,参谋长李济深
1922年12月,云南军阀杨希闵、广西军阀刘振寰、沈鸿英,在孙中山联络下,组成西路讨贼军发起收复广州战役,李济深、邓演达说服了师长梁鸿楷,率粤军第1师2、4团及工兵营发动起义,配合讨贼军收复了广州根据地。战后李济深因功升任建国粤军第4军1师师长,由于第3团在战役中被滇桂联军歼灭,故又将工兵营扩编为第3团,并由邓演达担任团长,此外第1师还将辗转归队的原大本营警卫团第3营张发奎部收编为直属独立团。
1923年初,建国粤军第1师1、2团因作战需要被拉出去扩编为独立12、13旅,李济深将张发奎的独立团和陈铭枢的第4团1营分别扩编为新的第1、2团,并提拔陈铭枢和陈济棠分别担任第1、2旅旅长。陈济棠,1890年出生于广东防城一户破落地主家庭,辛亥革命前夕考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既是邓铿的学生,又是邓演达的同学。故粤军第1师成立后,原本在陈炯明部队里当连长的陈济棠也被邓铿招来,并很快连升两级,当上第4团团长。
1923年4月,被请来收复广州的桂军沈鸿英部首先叛变,并暗中与北洋军进行勾结,粤军第1师迅速出击,将沈鸿英部大部歼灭,从此牢牢控制西江、北江地区。事后为避免广西方面再出乱子,陈济棠奉命率第1师2旅进入广西,协助扶持了当地新兴势力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并将广西省交给他们异姓三兄弟统治。
为巩固革命政府在广州市区的统治,建国粤军第1师又参与了解除商团武装和刘杨联军的行动。为了彻底打垮仍盘踞东江地区的陈炯明,之后第1师又两次出兵参与讨伐,并最终大获全胜。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正式成立后,建国粤军第1师因为在过去几次军事行动中立功较多,再加上师长李济深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一职,故第1师的建制得以被整体保留,并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下辖第10、11、12三个师又一个独立旅。
粤军第1师3团团长邓演达、4团团长陈济棠
原建国粤军第1师1、2旅被扩编为第四军10、11师,另以收编的军阀邓本殷残部编为第13师,张发奎指挥的第1旅1团则单独扩编为独立旅。第10师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第十九路军,独立旅则发展为第四军12师张发奎部,对于这两支部队后续的发展,这里就不再作额外介绍。当1926年夏广东革命政府组织北伐时,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奉命率第10、12师北上,李济深则率第11、13师留守广州大本营,这两个师后合称第八路军。
由于蒋介石的第一军本身就是靠吞并粤军部队扩大起来的,故两支部队之间本身就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所以当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宁沪地区公开叛变革命后,李济深也马上追随蒋介石的步伐,仅三天后就在广州发起著名的“四一五”事变,逮捕了大量第八路军和黄埔军校中的地下党员干部。正在苏联出差的陈济棠得知消息,认为是自己再上一层的好机会,于是赶紧回国,并依靠省财政厅长古应芬的帮忙,重新爬上第11师师长的宝座。
为了反击蒋介石、李济深的暴行,1927年夏,北伐军第11军24师、第20军及第四军25师在南昌发动起义,并试图打回广州。陈济棠为了稳定局势,赶紧新组建了两个新编师,并将第11、13师和新编第2师派出去阻击起义军。1927年9月底,薛岳的新编第2师在汤坑地区首先与起义军发生交火,并一度被打得败退下来。
这时陈济棠指挥的第11师突然赶到并加入战斗,三支原本都出自粤军第四军的兄弟部队就这样厮杀在一起。经过持续三天的恶战,三方伤亡都很大,陈济棠有注意到起义军的一个纵队开始向东江地区撤退,于是果断下令出击,结果截获起义军官兵1000余人。然而趁着第八路军主力与起义军厮杀的功夫,原第四军12师师长张发奎、黄琪翔带着两个师的兵力从九江返回广州,说是要来“投奔”任潮公,对他们的到来,李济深当然是非常欢迎。
第四军12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黄琪翔
然而李济深终究还是被张发奎骗了,李济深与蒋介石穿一条裤子,张发奎却始终效忠汪精卫。1927年11月,趁着李济深去南京开会的功夫,张发奎、黄琪翔在广州宣布自立门户,留守广东的第5军、第13师和新编第1、2师等部队纷纷表示愿意归顺,唯独陈济棠拒绝归顺。结果这场闹剧才持续了不到两个月,张发奎、黄琪翔就因为镇压广州起义过火而被迫带着部队退出广州,最后灰溜溜地接受蒋军的收编。
李济深返回广州后,为感谢陈济棠的忠诚,于是将第11师扩编为新的第四军,该师下属的三个团分别被扩编为第11、12、25师,由余汉谋、香翰屏和陈章甫分别担任师长。此时的广东省,除了第四军外,还存在着徐景唐的第五军、陈铭枢的第十一军两支军队,李济深为了避免大家发生冲突,便把广州以外的地盘划分为东、西、南三区,每个军统治一个区。其中陈济棠统治的是西区,由于他擅长经济建设,当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
1929年初,蒋介石与新桂系集团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考虑到李济深和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私交不错,蒋介石担心广东方面倒向新桂系,便和陈铭枢、陈济棠暗中勾结起来,将李济深骗到南京后软禁,陈济棠和陈铭枢则一个当第八路军总指挥,一个当广东省主席,等于是小弟取代大哥做了主人。为了替李济深报仇,1929年夏,新桂系集团串通原第五军徐景唐部一起攻打广州,结果被二陈击败,徐景唐部被完全缴械。
为了奖励二陈守住广东地盘,蒋介石特批将已经缩编为两个半师的广东军队再次扩编为五个师,其中陈济棠旧部被扩编为第59、62、63师,由余汉谋、香翰屏和李扬敬分别担任师长,陈铭枢旧部则获得了第60、61师的番号。虽然在1929-1930年的粤桂战争中,二陈联军三次战胜新桂系与张发奎联军,把对方打得溃不成军,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由于第60、61师始终不是陈济棠嫡系,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陈济棠便借口支援蒋介石打中原大战,把这两个师丢去了中原前线。
陈铭枢、李济深(右二、三)参加一二八抗战烈士公祭活动
1930年冬,蒋介石与国民党其他元老之间再度发生矛盾,元老们一起跑到广州,与次年夏宣布召开非常会议,正式与南京方面唱对台戏。陈铭枢虽然一向支持蒋介石,但由于其手下军队已都不在广东,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离开广州。陈济棠借机完全掌控了广东省的军政大权,为了巩固其实力,他将第八路军改称第一集团军,将三个师分别扩编为第一、二、三军,每个军下辖两个师,此外还编有一个教导师、两个独立师、五个独立旅,总兵力15万余人。
宁粤对立没多久,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全国舆论的呼吁下,蒋介石与陈济棠被迫达成表面上的和解,但实际上两个人仍各玩各的,陈济棠单独组织了一个所谓的西南政务委员会,独立负责两广地区相关政务,而参加这个机构的新桂系,和他也不过是联盟关系,谁也领导不了谁。西南政务委员会名义上的领导是元老胡汉民等人,但实际上省府和地方各级机关都把持在陈济棠的亲信林翼中、黄麟书手中。
蒋介石与陈济棠谈合作时,要求他顺便派一个军到江西帮忙进攻红一方面军,陈济棠从扩张地盘和巩固自身统治的角度出发,同意了这一要求。但因为广东境内秩序安定、经济发达,香翰屏和李敬扬都不愿干这份苦差事,只有第一军军长余汉谋自告奋勇前去,借口是要“锻炼部队”。但余汉谋之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搞钱,到赣南后,他一面承包了当地的大量钨矿,把矿产卖去港岛,一面又把食盐、布匹、药材等稀缺物品以高价偷运去江西苏区,来回赚了不少钱。
1932年7月,红一方面军调整战略,集结三个主力军团攻打驻大余的粤军独立2旅,陈济棠紧急调集三个师的兵力去援助,双方在水口地区大战一场,彼此伤亡都非常大,由于意识到粤军战斗力强,此后红军便不再向广东方面进攻。作为报复,余汉谋指使第1师师长李振球侵占了地处赣南的上犹崇义苏区,当地地方武装红军独立12师在鹅形战斗中遭粤军埋伏,损失较大,被迫放弃苏区撤退,此后这一苏区一直没能恢复。
粤军第2军军长香翰屏,第3军军长李扬敬
1933年秋,蒋介石对江西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他又给余汉谋发了每个月50万元的“补助金”,要求粤军从南线进攻江西苏区。陈济棠对此假装服从,但只让第三军军长李扬敬派一个师攻占了苏区南部门户筠门岭,之后便不再前进。蒋介石发电报给李扬敬,催他尽快继续攻打会昌,到时候可以再奖励5万元。李扬敬接到电报,笑着说:“老蒋老奸巨猾,要我们送命,我们才不上当呢!”就这样,直到红军长征前夕,粤军都不再继续向北进攻。
1933年冬,十九路军在福建宣布反蒋,陈济棠虽然暗中表示支持,实际却不派一兵一卒。故十九路军很快失败,其残部4000余人退入广东,被陈济棠收编为一个旅,但随军行动的十九路军秘书长徐铭鸿却被陈济棠杀害。在与十九路军秘密联络的同时,陈济棠也在与红军进行秘密联络,红军方面同意向广东输送钨矿资源,换取药品、器材等禁运物品。红军长征前夕,双方又商定,由粤军让开一条路,让红一方面军大部队迅速通过粤北地区。
红一方面军主力的成功突围,让蒋介石大为恼怒,他虽然知道是陈济棠搞的鬼,但为了继续追击红军和巩固占领区,只能隐忍不发。陈济棠也知道蒋介石以后肯定不会放过他,便将每个军扩充为三个师,还从欧洲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积极备战。为了巩固军队,他同时大量提拔自己的钦廉老乡,第一集团军当时的15个师长中有7个就是钦廉人,这就引起了其他广东军官的不满,为之后陈济棠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1936年5月,西南政务委员会的招牌、元老胡汉民在广州突然病逝,陈济棠担心蒋介石趁机来来解决广东问题,因此变得十分焦虑,这时新桂系头目白崇禧及日本驻粤领事都来给他灌迷魂汤,称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劝他赶紧起兵反蒋,肯定可以将蒋介石推翻。见有日、桂的支持,陈济棠喜不自胜,马上召集手下主要将领们,讨论反蒋大计。白崇禧也亲自现身说法,当然,这家伙后来也确实动员了广西全部军队,并没有食言。
余汉谋(中)与薛岳、张发奎
但其他粤军将领在听说陈济棠要“联日”再“抗日反蒋”的主张,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只有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站出来,说:“蒋介石在军事上具有绝对优势,和他打我没有必胜的把握,请总司令三思!”但陈济棠仍执迷不悟,并于当年6月1日宣布正式反蒋,同时又下令扩编出第四、五军,打算配合新桂系北伐。然而广西方面早早动员后,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广东方面的军队有啥行动,原来粤军主要将领都在磨洋工。
由于不愿再与蒋介石打一次大型内战,粤军主要将领们推举余汉谋为领导,率第一军在赣南地区宣布脱离陈济棠。余汉谋之所以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是因为陈济棠让他长期驻扎生活条件艰苦的赣南地区,搞的第一军官兵们怨声载道,他正想借此机会取而代之。随着第一军的脱离、广东空军的全部叛变和许多大小官员的不辞而别,陈济棠只好在事变仅48天后即宣布下野,带全家避居港岛。全国解放后,陈济棠逃亡台岛,最终于1954年去世,终年64岁。
陈济棠下野后,余汉谋顺理成章进入广州,接收了广东的军政大权,不过这会儿广东省已不再是一个半独立的省份,南京方面的各种机构开始源源不断进入广州。余汉谋这会只掌握军权,在蒋介石的要求下,他将第一集团军原先的16个师缩编为10个师又2个旅共64个团,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又进一步缩编为44个团。七七事变后,这44个团被改编为第62、63、64、65、66和83军。
其中第64、66、83军北上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广州沦陷后又被调回广东战场,后第66、83军因为损失太大而被撤销番号,余部分别补充给第62、64、65等军。第64军则在参加完武汉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后,被调往广西战场,直到全面抗战胜利后才返回广东。另外的第62、63、65三个军则一直在广东战场作战,隶属于第四战区,1944年,第62军还曾被调入湖南、广西战场,并在全面抗战胜利后前往越南和台岛受降。
1938年广州沦陷
解放战争爆发后,余汉谋被调往外地,从此一直自成体系保持独立的粤军集团终于被完全蒋系化,第62、63、64和65军都一度被缩编为整编师,其中第62军(整62师)被运往华北战场,常驻天津及其周边地区,最后在天津战役中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全歼,军长林伟俦(黄埔四期)被俘。但隶属于该军的第157师(原粤军第三军8师)在战役前夕侥幸被调往北平驻守,后来参与了傅作义领导的北平和平改编,该师被改编为解放军独立第24师。
第63、64军(整63、64师)则先后被调往中原、华东战场,最后于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第63军军长陈章(原粤军独2旅旅长)阵亡,第64军军长刘镇湘(黄埔五期)被俘。第65军(整65师)则在参加完追击刘邓大军的作战后,被空运至西北战场,结果在大荔战役和关中会战中两次被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歼灭,其残部经整补后,所属两个师于1949年12月分别在四川大邑和成都起义。
眼看粤军四个军即将损失殆尽,蒋介石又重新把余汉谋放出来干活,让他以广东、海南的地方武装和新征召的壮丁为基础重建第62、63、64军,结果这些部队又在次年5月的海南岛战役中被当作消耗部队使用而遭到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重创,其残部被迫乘坐军舰逃往台岛,被缩编为蒋军独立63、64师。余汉谋本人此后则一直赋闲,整天看报写字画,最后于1981年病世,终年85岁。
第63军军长陈章,第64军军长刘镇湘
最后要提的是,作为粤军第八路军创始人的李济深,却没有像陈济棠和余汉谋那样避居台岛,而是作为统战人士留在了大陆,被选举为人代会副委员长,最后于1959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