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著名的加特林机枪、诺登菲尔特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就已经声名鹊起,尤其是马克沁机枪, 在英国多起殖民地战争、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威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的大量使用改变了战争形态,防守堑壕的一方能够依靠笨重的机枪射杀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基于马克沁机枪发展而来的变种机枪,包括德国的MG08机枪、英国的维克斯MkⅠ中型机枪和奥地利的施瓦茨罗斯机枪等,法国人也别出心裁地研发了气冷式的哈奇开斯重机枪。这些机枪十分笨重,需要三名以上的士兵布设和携行枪身、支架、冷却装置和弹药,战壕防御尚能胜任,为步兵进攻提供火力支援就比较吃力了。
塞缪尔·麦克林是美国早期枪械设计师,他于一战前设计出一款原始的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管下方装有燃气活塞筒,推动机械结构完成上膛退壳动作,这款枪颇有现代轻机枪与突击步枪的特征,但是他的设计并没有被美国军方看上,因为麦克林不擅长推销。美国陆军的刘易斯上校是麦克林的合伙人,刘易斯便对塞缪尔·麦克林的研发的枪械进行改进,并于1911年完成。
原本刘易斯认为美国军方会采用他的设计,可是美国军方对这把机枪却毫无兴趣。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刘易斯和当时美军的陆军军械部长威廉·克罗兹(曾主持通过了美国陆军换装贝内特·梅西耶轻机枪)政治立场不对头,人情世故没有搞好。最终导致刘易斯上校对美军灰心,将他的专利带走并且从陆军中退役。
1913年,刘易斯带着机枪设计来到比利时列日开设刘易斯自动武器公司。公司与英国伯明翰轻兵器公司有紧密的业务合作,伯明翰帮助其克服技术难题,并且在1913年采购了数把刘易斯机枪,让它们改用英式.303英寸子弹测试。1914年,伯明翰公司买下刘易斯机枪在英国的生产特许专利,从此刘易斯机枪成为英国武器,刘易斯本人则因为机枪专利授权金而暴富,由于英国的市场前景良好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刘易斯公司在1914年迁厂至英格兰。
英国军方从1914年起开始试用装填.303弹的刘易斯机枪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装填.303弹的刘易斯机枪成为英军配备的所有轻机枪中性能最好的一款。在1915年10月15日,刘易斯机枪在英国军队制式化,定名“Gun,Lewis,.303-cal”。主要量产的枪厂包括伯明翰轻武器公司与美国萨维奇武器公司,两间公司的产品最大的差别在于子弹:英国用的是.303弹(7.7毫米),美国用的是.30-06春田步枪弹(7.62毫米)。也正是因为子弹口径差别过大使得两国产制的刘易斯机枪机件无法互换。
刘易斯轻机枪还在一战的英国飞机上作为航空机枪使用,和步兵用轻机枪型式的差异是弹盘增加提把,子弹数从47发增加至97发,木制枪托被取消改成提把,散热筒也被取消(不过枪管还是很粗大)。
英军在二战初期仍使用刘易斯机枪,后来才逐渐被布伦轻机枪取代,日本也有采购和仿制刘易斯机枪,称为九二式防卫机枪,用于海军侦察机和轰炸机作为防卫机枪,就连子弹也用的是英式.303弹而非其日本本土7.7×58mm有坂子弹,日本海军陆战队也曾1932年一二八事变和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使用刘易斯机枪,中国也曾在1928年至1930年间向英国购买3000挺刘易斯机枪和1500万发英式子弹,但由于使用英式子弹而非当时中国普遍使用的德式子弹,故在抗日战争当中并不常见(但是不代表没有)。
美国则是作为舰艇防空机枪使用,比如荣誉勋章-血战太平洋的鱼雷艇使用防空机枪就是刘易斯。刘易斯轻机枪的陆军型较早退出现役,但航空机枪版本却一直运用到二战结束,甚至在朝鲜战争中还有运用。
刘易斯机枪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个是抱着枪管的粗大的散热筒,它的主要作用是开火时让空气被吸入筒中把枪管吹冷(不过后来的反馈证实这个散热筒对枪管的冷却效果不仅非常有限还白白增加枪重)。另一个是在枪身上方的厚厚的弹盘(和苏联的DP-28比确实厚了不少,但是上表面积没有DP-28的大),刘易斯机枪原本采用47发弹盘(弹盘是没有底的,可以从弹盘下方看到子弹),弹盘和DP-28一样采用中心固定式,开火时弹盘轴承转动弹盘把子弹推入枪内。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