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坦克一百年:法国战后坦克的发展(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世界坦克一百年:法国战后坦克的发展(下)

(接上文)另一方面,法国陆军获得了另一种坦克。这种坦克源自法国与德国在1957年达成的研制一种标准欧洲坦克的协议。该协议制定了一项技术指标,并设想了一种配备105毫米炮的、重30吨的坦克。两国还在该协议中决定根据各自的设计制造原型车—两种原型车在1961年和1962年参加了竞标试验。但在1963年,两国都决定生产自己设计的车辆,而法国这边的原型车就发展为AMX-30。

最初的两辆AMX-30在1965年完成。之后,AMX-30开始量产。最终,该型坦克在1967年开始服役,以替换直到此时仍是法军装甲部队主力装备的美制M47坦克。AMX-30一直持续生产到1977年,而此时为法国陆军生产的AMX-30已有1084辆。AMX-30还有600多辆是为沙特阿拉伯、希腊、委内瑞拉和其他阿拉伯及南美国家生产的,而西班牙按许可证又生产了399辆。

AMX30

全重36吨的AMX-30虽然轻于苏联的T-54坦克,但在装甲防护方面不如后者。与AMX-50和AMX-13不同的是,AMX-30用了常规炮塔,而没用摇摆式炮塔。这是因为法国人此时认为,摇摆式炮塔因难以密封而无法防止放射性粉尘、空气传播的化学毒剂以及潜渡江河时的河水进入车内,并且该缺陷是其重量轻的优点所无法弥补的。AMX-30的炮塔装有一门105毫米线膛炮。这门炮发射的Obus G足以穿透同时代的主战坦克的装甲,并且在远距离的射击精度上又高于美国研制的尾翼稳定聚能装药弹(破甲弹)。不过,Obus G这种炮弹的生产成本高昂,而AMX-30又没有配备任何动能穿甲弹,尤其是没有脱壳穿甲弹(因为这种炮弹被法国人认为没有必要,而且因其要求的膛线缠距较短而与Obus G不适配)。

当AMX-30服役时,其传动装置暴露出缺陷。这一问题与另一些问题,促使法国人研制出了AMX-30的改进型。这种改进型配备了新的变速箱和集成式火控系统,并采用了激光测距仪,而不是传统的光学测距仪。此外,这种改进型的火炮配备了当时被认为最有效的穿甲弹种——炮口初速达1525米/秒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首辆改进型(AMX-30B2)在1982年交付。AMX-30B2共有166辆为全新制造的,同时先前制造的AMX-30坦克也按照B2的标准逐步进行了升级。

为了提高防护水平,尤其是针对聚能装药武器的防护水平,一些AMX-30B2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配备了爆炸反应装甲。这包括安装了112个爆炸反应装甲块,以及增加了1.7吨的车重。但是只有一个团的AMX-30B2坦克接受了这一改进,而改进后的坦克就被定名为“AMX-30B2“布伦努斯”。

加装了大量爆炸式反应装甲块的AMX-30B2“布伦努斯”

为了提高AMX-30的效能,法国人还在若干年前做了一次另辟蹊径的尝试,即给AMX-30换装新炮塔,再为其配备一门短身管的142毫米火炮发射器,以发射ARCA反坦克导弹和尾翼稳定多用途弹。这样的AMX-30可以和同时代美国研制的、配备152毫米火炮发射器的M60A2坦克相提并论。不过,ARCA反坦克导弹本质上优于美国的“橡树棍”导弹,因为前者使用的是激光驾束制导,而不是瞄准线指令制导。然而,ARCA反坦克导弹和142毫米火炮发射器在1972年停止研发,原因是它们过于复杂且成本高昂,而且随着火炮系统精度的提高,它们作为坦克武器的吸引力也不像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时那么大了。美国人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不过苏联人明显不以为然。

当将AMX-30改造为AMX-30B2的工作尚在进行时,法国人又在1975年开始研究进一步改进AMX-30的设计的可能性。由此诞生的AMX-32瞄准了出口市场。AMX-32类似于AMX-30B2,但有多项改进。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以更有效的间隔装甲取代了实心钢装甲。因此,AMX-32的车重增至38吨重。AMX-32在1979年完成首辆原型车,在1986年又有三辆被造了出来。但没有任何一国军队采用AMX-32。

AMX 32坦克

另一种为出口而改进的AMX-30(名为“AMX-40”)也落得同样的下场。AMX-40的主要特色是一门120毫米滑膛炮—这门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与德国“豹2”坦克和美国M1坦克的主炮发射的弹药相似。AMX-40的另一个特色是它拥有功率更强的1100马力的发动机,这足以补偿AMX-40因车重增至43吨重而消耗的功率。但是,火炮威力和机动性都有所加强的AMX-40,在1983年到1985年期间造出了四辆原型车后就没有了下文。不过,AMX-40使法国坦克技术在AMX-30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并在某些方面为下一款法国坦克铺平了道路,但AMX-30比AMX-40取得的进步要大得多。

法国地面武器集团(GIAT)展台上的AMX 40

关于下一款坦克的研究始于1975年,其中包括对坦克未来的角色的关键分析。结果是,这些分析重申了坦克作为“主力战车”(EPC)的地位。为了探索各种可能性,四种不同的坦克在1977年被设计了出来。这些坦克均为40吨左右重,并且都采用了三人车组和一门自动装填的120毫米滑膛炮,但这门滑膛炮要么被安装在前置发动机底盘上的炮塔中,要么被安装在后置发动机底盘上的炮塔中。但两年后,法国和德国当局开始讨论研制一种共用的坦克,并将其称为“坦克90”或“拿破仑”。为此,两国又进行了两年的研究,但最终再度分道扬镳。这主要是因为该项目所提议的坦克没有太多法国元素。

因此,为了研制一种血统纯正的法国坦克,法国人又开展了更多研究。这些研究包括采用顶置安装火炮的设计,以及将车组置于车体内的设计。但到头来,他们还是肯定了早在1983年就已做出的选择。由此产生了一款重56吨的坦克—它采用常规布局,但带有双人炮塔和备弹22发的尾舱自动装弹机。这种坦克在1986年完成设计,同时被定名为“勒克莱尔”,并且其首批六辆原型车在三年后完工。

“勒克莱尔”坦克投产后,开始于1992年交付法国陆军。到2006年为止,共有406辆“勒克莱尔”坦克完成制造。在首辆“勒克莱尔”坦克交付法国陆军的一年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采用了“勒克莱尔”坦克,并订购了388辆。与法军自用的“勒克莱尔”坦克不同,阿联酋订购的“勒克莱尔”坦克采用的是1500马力的MTU MT 883柴油发动机,而不是同样功率的SACM V8X发动机。其中,前者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制得最成功的坦克用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而后者虽然在紧凑性方面不亚于前者,但拥有更复杂的结构,因为它带有Hyperbar增压系统,这相当于为它增加了一台小型燃气轮机,并使其油耗显著增加。

相对于同时代的西方坦克,两种版本的“勒克莱尔”坦克都拥有自动装填系统——这种优势在行进中射击时尤其突出。比起苏联坦克的转盘式自动装弹机,这两种“勒克莱尔”坦克的自动装弹机能容纳更多弹种(包括拥有更长弹芯的炮弹),而且还可容纳更大口径的弹药。这一点在1996年就得到证明:由于先前判断可能需要140毫米炮才能击败未来的敌方坦克,一辆经过成功改造的“勒克莱尔”就装上了这种口径的火炮,并且在其自动装弹机中甚至装下了与标准版本的120毫米炮一样多的炮弹。

AMX“勒克莱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代法国坦克中的最后一种坦克。它配备一个乘员为三人的车组和一门自动装填的120毫米滑膛炮。(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

苏联解体带来的政治形势变化使法国军方不再需要140毫米炮,这就使“勒克莱尔”坦克在火炮方面的优势无从发挥。不过为应对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所带来的城市地区坦克作战的问题,“勒克莱尔”坦克的制造商—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现已更名为“奈克斯特集团”)又做了不少工作。因此,“勒克莱尔”坦克对全方位观察与防护做了改进,尤其是提高了应对近距离攻击的能力,而由此产生的改型被称为“城市战型”(AZUR)。

法国陆军保有的“勒克莱尔”坦克也因政治形势的变化而被削减至208辆。这些坦克装备了法国陆军剩下的四个坦克团。

从原始的“马克五型”坦克,到来势汹汹的“虎王”式坦克,再到如今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奥戈凯维奇教授对全世界范围内坦克的演变重新进行了细致评估,展示它们如何逐渐获得更强大的能力,并成为如今的模样——联合兵种、机械化战争的基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