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中美军用上直升机,是电影穿帮了吗?志愿军曾俘虏一架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长津湖中美军用上直升机,是电影穿帮了吗?志愿军曾俘虏一架

阅读后,若是觉得本文不错,烦请“关注”,这样就可以每天阅读作者发布的历史知识

抗美援朝时期,美军武器先进,尤其拥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不分昼夜的对志愿军所有目标进行狂轰滥炸。

不仅对正在发生激烈战斗的前线战场上如此,而且更喜欢对我大后方的铁道、火车和运输车队进行“猎杀”,美军管这种对志愿军后勤供应通道的攻击战术叫做“空中绞杀战”。

美军这种阴险毒辣的战术,的确对志愿军后勤供应造成了极大困难,我国通往朝鲜的所有铁路、桥梁几乎没有一处没有遭到过轰炸,而且是被炸过许多次!派出的汽车车队经常开出十辆只有一辆能安全抵达,甚至经常全队覆没。

在这样的战术下,朝鲜战场其实也就无所谓“前线”和“后方”之别,统统都成为了极度危险的战场。

可是英勇的志愿军不怕,志愿军中有专门的铁道兵部队,他们顶着敌人飞机轰炸,随时对刚刚被炸毁的铁路进行抢修,敌人从空中看着一段铁道被炸毁了,就得意洋洋飞回去了,可是铁道兵立即昼夜抢修,第二天又通车了。

为了保护宝贵的“运输大动脉”,我军派出仅有的高炮防空部队,驻守在最容易遭受美军轰炸的运输干道两侧,随时打击来犯美机,取得辉煌战果,美国飞机也害怕了,不敢那样猖狂了,甚至白天都不敢来。

1951年九月的一天,志愿军高炮部队,打下一架美机,飞行员跳伞逃生,躲进山林间,美国科技发达,朝鲜战争时期就已经有了各种先进的装备,这家伙被打下,还能和后方联系,并约定汇合地点和时间。

到了约定时间,美军果然派出一架飞机前来营救他,这可不是一般的飞机(普通飞机也带不走他),而是可以垂直起降的直升飞机!

相信看过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的朋友,一定对剧中的一幕不陌生,就是一架美军直升机在冰天雪地中,对潜伏在雪下的志愿军将士进行空中侦查的场景,这让许多观众以为是电影穿帮了。

但其实是大家冤枉导演了,直升飞机虽然在二战时期还只是一个试验状态中的新鲜事物,不过到了朝鲜战争,直升飞机技术已经变得比较成熟了,并大量应用,不过,那时的直升飞机还没有像此后越南战争中那样铺天盖地,不仅能让步兵变成“空骑兵”,还有那种专门担负攻击作战的战斗直升机。

朝鲜战争中的直升飞机,基本上只是一只特殊飞行工具,担任抢救运输伤员,侦查,秘密派遣特工等任务。因此这次营救降落落在敌人地面的飞行员,就是直升飞机典型的拿手好戏。

只见一架美军直升机飞抵指定地点,找了块较平整的地面降落,那个躲藏的飞行员也出来,直奔直升飞机跑去。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铁道兵一个炊事员刚好路过,看见这一幕,炊事员来不及惊奇,抓起枪朝那个飞行员就是一枪。

炊事员本来就不是想打死他,而是吓吓他,那个胆小鬼果真吓的不敢跑了,又躲进树丛。

这时志愿军巡逻队也被枪声吸引来,正好把那架直升机逮个正着!结果,美军不仅没有救出飞行员,反而又倒贴进去一架直升飞机和两个飞行员!那个躲起来的倒霉鬼,这时也乖乖举起双手,走出草丛,当了俘虏。

附近的铁道兵都跑来看稀罕,师长也带着翻译赶来,师长到底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一看这新鲜玩意儿,立即感觉它的研究价值,决定保护好它,并将它运送回国。

师长知道,美军绝不会允许中国军队俘获他们的飞机坦克这样的大型装备,一定会派飞机轰炸。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立即做好“伪装”和“掩护”。

他见直升飞机四根长长的螺旋桨非常惹眼,就让翻译询问美军飞行员,怎样拆掉螺旋桨。

得到答案后,立即行动,拆掉螺旋桨,并将飞机推到一个隐蔽处,用树枝掩盖后。

这还不算安全,师长又命令战士抱来许多柴草,堆在一堆体积和直升飞机差不多的大石块上,浇上汽油,点燃。

不一会,果然几架美军飞机飞来,他们看见地面上一堆火球,误以为这就是那架直升飞机在燃烧,于是又扫射投弹一番,扬长而去。

这才算安全,铁道兵师长立即命令战士连推带拉,硬是将这架完好无损的直升飞机带到安全地点,而后一路运回祖国,供科学家研究,以便研发出新中国自己的直升飞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