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最泯灭人性的飞机,使日军活该被叫鬼子,背后的寓意值得深思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二战日本最泯灭人性的飞机,使日军活该被叫鬼子,背后的寓意值得深思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战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个严谨又有趣的公众号。尽量保证内容真实干货,配图准确,还让文章读起来不枯燥。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绝望地使用了神风特攻这种同归于尽的战法。执行特攻任务的飞机大多数是由战斗机、攻击机、舰爆等改装的,在新飞行员的驾驶下,在大量美机的拦截下,突防成功率非常低。

日本开始研制专用的神风特攻机,这就是后来采用火箭动力的“樱花”特攻机。其实早在1944年5月份,“樱花”的雏形设想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那时候并不是为了自杀式攻击,况且神风特攻还没开始。

▲“一式陆攻”携带着“樱花”特攻机正在进行最后的突防。

1944年日本正在研发从用火箭动力推进的制导炸弹,由载机在空中发射。然而炸弹的制导精度很差,在试射时命中了一家温泉馆造成平民死伤,很难达到实战标准。

就在这时,日本海航一名叫大田正一的少尉搭乘员听说了这个项目,突发奇想,既然制导很不靠谱,换成人不久好了,尽管操作者必死无疑。

大田正一少尉很快找到了东京大学航空研究所的小川太一郎教授进行讨论,并进行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试验。

此时德国的V-1导弹开始投入实战,日本研究者就对标V-1导弹,声称:“V-1对付的是地面的死目标,而我们要对付海面的移动目标,必须由人来操纵。”

▲日军研制的制导炸弹,然而性能很糟糕,完全不能实战。

1944年6月,日本海军遭遇了马里亚纳海战的失败,大量新手被击落,这让日本海军高层不得不开始考虑特攻的办法。

就这样在1944年8月5号的军令部会议上,有关自杀式载人炸弹的报告得到了通过,随后提出了设计指标,研制开始走入正轨。

对于这款自杀式载人炸弹,航空本部的要求是:有效载重中的80%是炸药战斗部;机头为穿甲弹头,引信必须绝对可靠;飞行速度必须高;飞机操纵性好;飞机尺寸小,便于拆装和储存;材料简单易得,制造工时低;飞行仪表精简。

海军航空技术厂承担了设计任务,山名正夫担任主设计师。曾有设计人员考虑过紧急逃生方案,但不了了之了。

▲“樱花”特攻机的结构图,非常简单,用人当引导头,撞击美舰。

在空技厂飞行机部长佐伯次郎少将的统筹下,这款自杀式载人炸弹的进展神速,仅一个月就完成了原型机的设计和制造,暂时命名为“空技厂一号机”,不久被命名为“樱花”。

“樱花”的机身是铝合金结构,采取统一直径,表面采用承力蒙皮。机翼采用木质材料,展弦比很小,只设置了副翼,没必要设置襟翼。

“樱花”的机尾是一个简单的双垂尾结构,布置了升降舵和方向舵,拥有了基本的操纵能力。经过计算,机体能保证在1000km/h的时速下不解体。

“樱花”的动力是3具四式一号十二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单台推力为800公斤,可以由飞行员控制逐个单独工作,实现高速突防,但航程仅为36公里。

▲“樱花”特攻机机尾的3具火箭发动机,每台可以提供800公斤推力。

“樱花”的战斗部是一枚1200公斤的弹头,位于机鼻并在弹头和弹底分别设置引信,保证不管以什么角度撞击,都可以顺利引爆。

“樱花”的座舱非常简陋,仅有最基本的飞行仪表,还有简易的与母机联络的传声筒,风挡前设置一个简易的十字瞄准具。它机长6米,翼展5米,机高1.16米,总重2.14吨,由轰炸机携带,接近目标后投下。

由于是一次性使用品,“樱花”压根没有逃生装置和起落架,只要一被母机投下,飞行员必死无疑。

▲“樱花”座舱内部照片,只有极其简易的仪表供飞行员参考。

▲“樱花”特攻机巨大的弹头,重达1.2吨,引信可以保证撞击即引爆。

1944年10月,第一架原型机在相模湾上空成功进行了滑翔试验,次月又在鹿岛海滩上进行了无人驾驶撞击地面靶标试验。

在进一步试飞中,“樱花”在打开发动机的情况下,最大速度接近650km/h,无动力时最大滑翔速度为460km/h。

由于日军在太平洋上败退的速度越来越快,日本高层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将“樱花”投入使用。生产型几乎与原型机一模一样,被命名为“樱花”11型。该型号是产量最大的一型,一共生产了755架。

▲训练版“樱花”特攻机,在机腹下加装了一具滑撬。

“一式陆攻”为了搭载“樱花”,需要将炸弹舱专门改装为挂架,并强化驾驶舱和油箱的防弹性能,且无法执行普通轰炸任务了。

“一式陆攻”的最大起飞重量近13吨,正常的载弹量在一吨左右,可以携带一枚800公斤炸弹或者4枚250公斤炸弹。然而“樱花”重达2.14吨,“一式陆攻”携带后十分笨拙,面对美军战斗机几乎毫无办法。

更何况在高速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樱花”并不是一款好操纵的飞机,只有老手才有机会突防成功并命中美舰,但老手怎么会去驾驶“樱花”呢?这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

▲“一式陆攻”的机腹挂载着一架“樱花”特攻机,为此母机需要进行特殊改装,下图是投放的全过程。

“樱花”特攻机的由来基本就是这样了,那么它的实战情况到底怎样呢?这里堂主卖个关子,之后会写文章具体阐述。

“樱花”特攻机的出现,反映出日军高层在山穷水尽的状况下的癫狂,不惜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换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获胜的希望。但最后终究是飞蛾扑火,一败涂地。

那些日本野心家绑架全体人民,发动非正义的战争,给亚洲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要谨防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