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管的问题是基本搞定了,炮弹的问题又摆在了劳森伯格小组的面前。首先就是需要多少当量的发射药才能保证120公里的射程,但这一工作需要花费一根完整的炮管,大量炮弹以及对弹道特性进行细致的实验之后,才能确定身管严重磨损后正确的装药量增量,而且实验时间不能超过1.5个月,结果实验用的35.5厘米火炮于1917年春季在梅彭靶场的射击测试还因为计算错误导致炮弹飞出试验场,于是实验转移到了位于东弗里斯兰群岛的,同时也是北海沿岸的阿尔滕瓦尔德靶场,而这个靶场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不是大雨就是大风,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海浪,妨碍了这种费时的研究工作的进行。
但劳森伯格和他手下的技术狂魔们依然不辞辛苦的利用手中各种设备进行测试。介于9门35厘米45倍径舰炮要用来改造出超远程大炮的炮管,所以实验工作由弹道相同但数量稀少的38厘米45倍径舰炮完成,结果有2门该型火炮被彻底磨损,而且劳森伯格小组还测试了多种炮架。黄天不负有心人,小组在1917年6月确定了炮弹在炮膛内前2米的运动行程所需的发射药增量条件。最终,劳森伯格选择了C/12型管状火药作为超远程大炮的发射装药,这是一种用硝化棉和硝化甘油搭配少量附加物制成的塑形双基炸药,其优势在于出色的燃烧能量,且能让炮弹拥有不俗的弹道稳定性,而且可用来制造尺寸较大形状较复杂的药柱,在当时非常适合作为超远程大炮的发射火药。而采取管状是为了解决长火药点火困难的问题,其优势在于为火焰传播和减少点火压力波提供了最佳孔隙率。而点火压力波导致的火药问题,通过在C/12管状火药使用的28厘米45倍径舰炮的发射药筒的底火上增加了20克黑火药得到了解决。
超远程大炮使用的C/12型管状火药分为大粒装药和小粒装药两种。在装填发射药时, 先装入大粒装药袋, 再装入小粒装药袋, 以调整发射药燃烧的速度,防止其过快爆燃导致炮膛受损。装发射药的袋子, 是用易于燃烧的丝绸制成的。有趣的是, 为了保持射程的稳定, 发射药要保存在恒温的地下室内, 靠电热器使地下室的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的恒温,这项工作专门由一名士兵来监视和调整,以保持地下室的恒温。 两个丝绸袋容纳有97.5千克的C/12火药,而发射药筒容纳了另外的107.5千克C/12火药,总计205千克,完全能保证炮弹的射程。
图8:从左往右依次是炮弹、小粒装药丝绸袋、大粒火药丝绸袋、黄铜药筒
劳森伯格小组还设计了全长960毫米的H型21厘米口径炮弹,而这种炮弹也是超远程大炮的专属炮弹,无法与德军普通的21厘米火炮匹配。由于火炮射击时离谱的膛压和膛温,所以弹壳只能设计的足够厚实,这变相削弱了炸药的装量。此外,小组还计算出火炮射程每增加20%,装药量就不得不削减12.5%。最终出品的H型炮弹重达106千克,但装药量只有7.7千克,而当时德国陆军装备的Mrs.16型21厘米重型榴弹炮的装药量为11.61千克。不过劳森伯格在1916年秋季就明确表示超远程大炮的破坏力不足以炸毁堡垒目标,只适合用于战略威慑,所以7.7千克炸药用来攻击城市的民用建筑来制造恐慌是绰绰有余了。
图9:H型炮弹实物照片
1917年6月23日-24日,超远程大炮在阿尔滕瓦尔德靶场进行了首次试射,结果第一炮就打出了90公里的射程,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极了不起的成绩,但距离陆军统帅部的要求还有30公里的差距。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第二发和第三发炮弹的射程居然缩短了,到了第四发和第五发甚至只有2公里射程,只有第一发射程的四十五分之一!!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其实很好解释,首先炮弹从线膛部分过渡到滑膛部分时,因为滑膛管没有膛线,所以密封性可想而知。不过更麻烦的问题还是出在发射药身上。前文提到,C/12型管状火药是双基火药,这种火药虽然给予了超远程大炮足够的发射力和弹道性能,但它在爆燃时会产生过于极端的温度和压力,分别是2000摄氏度和400兆帕!!!传统炮弹的铜制旋转带在如此极端的膛压和膛温下会被直接撕裂,导致炮弹无法正常飞行。
图10:1917年6月在阿尔滕瓦尔德靶场试射的超远程火炮
劳森伯格的解决方法是在炮弹外壳安了两个旋转带。其中铜弹带位于钢弹带之后,有预制沟槽,其直径随发射弹丸数而增加。铜弹带还为弹丸提供恒定的起始压力以便获得—致的弹道性能,以保证射击精度。但铜弹带不提供弹丸旋转运动所需的扭矩。这一扭矩由尺寸更大,强度更高,带预制膛线槽的钢弹带提供,膛线槽的扭曲度是35:1。然而当弹丸进入身管滑膛段时;膛壁摩擦力对弹丸产生反向扭矩。所以设计小组在开发铜弹带时考虑到了在这个反向扭矩作用下铜弹带能自由旋转一个阴线宽度,这样就能在滑膛段密封铜弹带上预制沟槽形成大间隙。即使现在,这项精巧的技术仍能使用。对超高初速火炮而言,弹丸在滑膛区运动时,旋转阻尼能减少弹丸带来的炮口扰动。
图11:带有两个旋转带和钢制膛线槽的H型炮弹的结构图
当然,这种设计的缺陷也相当大。由于炮弹自带额外的膛线槽,再加上205千克发射药爆燃时生成的极端温压,导致开炮时会对炮膛造成非常严重的磨损,每发射一枚炮弹,其射程就会减少10米,炮管内部的腐蚀也会增加15毫米,当65发炮弹被发射出去后,炮管基本就该返厂维修了,所以首批65发炮弹都会刻上编号,发射时必须严格按照顺序,且每发炮弹都需要额外10千克的C/12火药保证射程。克虏伯公司会把返厂炮管扩膛到235毫米并制造同口径炮弹,但射程也随之下滑了25公里。不过克虏伯公司还制造了12个备用滑膛管和15个备用身管,劳森伯格称这些备件能维持一年的炮击。
1917年11月20日,在威廉二世和其他陆军统帅部高层的视察下,首门超远程大炮在位于东弗里兰斯群岛的阿尔滕瓦尔德靶场进行了公开测试。这场测试的结果相当的震撼,在海军炮手的操纵下,该炮以52度仰角向西打出了100公里的射程,奠定了一战射程之最的地位。不过100公里射程距离陆军的要求还是有差距,所以劳森伯格小组在12月开始对发射药当量和炮弹结构进行调整。1918年1月30日,该炮再次在阿尔滕瓦尔德靶场进行演示,结果大获成功,成功以52度仰角和1650米/秒的初速打出了128公里的射程,令在场所有军人都始料未及。据说这颗炮弹还不慎落入了当时是中立国的荷兰境内,引发了荷兰政府的外交抗议。
图12
图13
图14,以上三图是1917年11月20日在阿尔滕瓦尔德靶场的超远程火炮现场组装影像
图15:1917年11月20日,海军炮手正在给超远程火炮装弹
图16:1918年1月30日,超远程火炮的开炮照片,这次射击达到了惊人的128公里射程
至此,劳森伯格小组的设计算是获得了军方的认可。为了取悦威廉二世,该炮被命名为“威廉皇帝炮”,而它很快就因为炮击巴黎获得了“巴黎大炮”这个史界留名的绰号。由于工艺复杂,量产工作由克虏伯公司和奥匈盟友的斯柯达兵工厂共同负责,原料则是9门35厘米45倍径舰炮,而克虏伯公司的员工此时依然抱着爱国热情参与生产,并称是在为“自己的孩子们”(指德国士兵)工作。到1918年3月,9门巴黎大炮全部制造完毕,其中两门因为法军的无意识炮击和炮闩损坏而无法使用,其余七门则具备战斗能力。
图17:在克虏伯公司厂房制造的巴黎大炮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