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的末日神话:巴黎大炮的诞生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一战德国的末日神话:巴黎大炮的诞生

1914年9月,德国占领比利时后,总参谋部提出了一个计划,也就是在法国—比利时边境部署远程火炮轰炸英国沿海港口,牵制英国向欧陆运输远征军。于是德国海军中将罗格和海军中校金策尔领导的海军武器局要求克虏伯公司研发一款能够从法国的加莱打击到英国的多佛尔的大炮,经过计算,火炮射程必须达到37公里才能满足海军的要求。最终,大贝尔塔重型榴弹炮的设计师,也就是克虏伯公司的技术总监兼董事【弗里茨.劳森伯格】接受了这个任务。

1914年10月21日,克虏伯公司成功测试了一门实验型的远程火炮,该炮口径为35.5厘米,身管倍径为52.5倍,炮口初速939米/秒。该炮在实验中成功将炮弹发射到了49公里外的区域,比海军委员会的要求多出了12公里之多。

图1:劳森伯格博士

图2:克虏伯公司研发的大口径长管远程火炮

值得一提的是,35.5厘米重型火炮的实验还让克虏伯公司的技术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炮管仰角达到50-55度时,其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远射程。这是因为空气阻力随高度下降的速度要比预想的快,在5公里高度时,空气阻力只有二分之一,8公里高度时就会下降到三分之一,到了16公里高度时就只有十分之一了,这样一来,炮弹的飞行距离自然而然的就增大了。而这个发现为后来某种著名火炮的诞生埋下了技术基础。

不过与德国军事专家对远程重型火炮的积极态度不同,德军大多数部门都对制造该型武器漠不关心。这并不奇怪,因为,一方面军事领域中所有新技术在出现之初往往都会遇到抵制;另一方面,海军和炮兵部门对超远射程大炮的冷漠并非毫无道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超远射程火炮在战略上也许没有什么价值。

直到1915年4月28日,一门隶属于德国陆军的38厘米45倍径炮开始向法国重要港口敦刻尔克开火,目的是干扰那里的兵力和其他物资的正常运输。法军对这场炮击大感惊恐,因为港口距离前线还有40公里,他们实在没想到德军火炮的射程会有如此之远。38厘米炮共向敦刻尔克发射了400多枚炮弹,虽然造成的实际损失不大,但达成了扰乱港口正常功能的目的,而且这些炮击也证明了远程火炮在战略层面也有自己的价值。

图3:向法军目标开火的38厘米45倍径火炮

劳森伯格本人作为克虏伯公司的技术经理,也是深刻意识到远射程火炮在战争中的作用,他一直思考如何让火炮射程超过60英里(96公里),而1914年-1915年的实验和实战让他看到了希望。1916年秋天,劳森伯格在自己的老朋友,也就是当时德国总参谋部“智囊”、炮兵专家【马克斯.鲍尔】(上校军衔)的帮助下,搭线了德国陆军统帅部军需总监埃里希.鲁登道夫上将,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研发计划:制造一门能够将100千克炮弹发射到100公里外的21厘米口径火炮。

根据劳森伯格的计算,这种火炮必须达到1500米/秒的炮口初速,以52度仰角发射才有能力达到100公里射程,不过要达到这种初速,炮管的长度得超过20米,而38厘米炮的长度都不过18米。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多数人听到劳森伯格这番论述怕是会觉得他是个神经病,因为当时即使是远射程的军舰主炮,也不过是20-30公里的射击距离,这也是德国陆军在1915年使用38厘米45倍径炮在四十公里外炮轰敦刻尔克的时候会让法军大为震惊的原因。就算理论正确,以那个时代的工业水平,制造一门这种射程的大炮,怕是在科幻小说里面才能看到的桥段。所以劳森伯格的方案在那时候可以说是相当的“疯狂”。

但劳森伯格作为参与过克虏伯公司重型火炮设计的总师,对自己的设想自然是有一套可靠的理论作为支撑,所以在陆军那里还是有相当的可信度的。可是当时德国陆军的长管炮的指标都是尽可能的提高射程打击敌军纵深战术目标,所以马克斯.鲍尔代表高层向劳森伯格询问了相关问题,而劳森伯格回复称超远程火炮发射时炮管内必定会产生极高压力,所以炮弹的外壳必须做得很厚以承受膛压,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削减炮弹装药量,其爆炸力势必不能对诸如港口、仓库和火车站这一类军事目标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超长身管火炮的射击精度也是不可避免的糟糕,指定无法精确打击堡垒这样的点目标。劳森伯格向鲍尔上校明确表示,自己一开始就扬长避短,凭据射程优势将该炮设定为了更高级的战略性威慑武器,而攻击目标就是法国的首都:巴黎市。鲍尔又就此事咨询了鲁登道夫上将的意见,结果后者立即同意了劳森伯格的看法。

图4:鲍尔上校

鲁登道夫上将同意的如此爽快,其主要原因是德国陆军自1914年马恩河战役和1916年凡尔登战役接连失手后,基本没有了依靠地面人员战斗力量威胁巴黎的主动权,于是开始想方设法的采取其他手段对巴黎进行打击,首先想到的就是携带炸弹的侦察机和齐柏林飞艇,但法国在1916年就开始不断强化巴黎市的防空能力,笨拙的飞艇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遭到法军飞机和防空炮的锁定,为了提高自身生存率,飞艇只能牺牲炸弹携带量提高升限,结果投弹精度又得不到保障。于是乎,劳森伯格的计划自然是给陆军提供了一种可以战区外威慑巴黎的手段。最终,鲁登道夫上将批准了劳森伯格的计划,但研发时间不得超过14个月。

不得超过14个月,可以说,陆军统帅部的限制是非常苛刻的。那个年代的火炮研发可没有计算机协助,所以一个新火炮系统的设计、研制到鉴定需要依靠大量手工作业,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也至少得需要5年时间。因此,在14个月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项目,克虏伯研制小组必须尽可能使用现有的火炮零部件。即便这样,该项目也远远超出当时火炮设计的圈子,涉及许多相关技术研究的领域。可以预见,在这些领域中需要对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开发以支持项目计划。总而言之,这对任何一个设计师都是一大严峻考验。

首先就是炮管的问题。上文提到,劳森伯格的设计小组计算出炮弹要达到1500米/秒的初速必须搞出一个超长炮管,而在现代锻造技术刚刚萌芽的一战想造出这种炮管可谓是难如登天,而且德国开战2年多以来所导致的物资匮乏问题也不足以支持这么大的制造工程,所以马克斯.鲍尔建议直接用陆海军重炮改造出来,并且得到了劳森伯格的赞成,而后者同意还有另一层目的,那就是减少批评家们的非议,他们认为这套方案过于超前所以不可能实现。

至于促成鲍尔的建议被同意的其实是一个偶然事件,卢森堡在1916年秋的一篇日记中写道,当时德国海军部通知克虏伯公司,他们计划用新型战列巡洋舰“马肯森”级取代原来的巡洋舰,但型号更新工作全部完成要等到1918年,而为新巡洋舰制造的9门35厘米口径大炮已经接近完工。于是,这9门大炮就闲置下来。卢森堡立即向海军提议,把这些舰炮的炮管改装成远射程火炮,今后如果需要还可以重新取回炮管安装在军舰上。他的提议获得了批准。此外,日德兰海战结束之后,强大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服役也被推迟,空置了3门38厘米舰炮,这些火炮也同样被劳森伯格选择为新式超远程大炮的制造材料。

到了这时候,该项目所能利用的火炮有:1门在1914年首测的35.5厘米52.5倍径实验性火炮、3门原计划安装到“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上的38厘米45倍径舰炮、9门原计划安装到“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上的35厘米45倍径舰炮,而这些35厘米舰炮除了膛线外已经全部完工。劳森伯格这种做法换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节省了额外18个月的时间。

图5

不久后,陆军统帅部又给劳森伯格的小组出了个难题。1917年2月,鲁登道夫上将秘密给劳森伯格寄去了一份信件,要求将火炮射程提高到120公里,因为同年2月6日德军开始向兴登堡防线全线撤退,直接放弃了大片阵地,包括一个纵深70英里的突出部,而战线距离巴黎最近距离正好是120公里。劳森伯格的设计小组再次开始手动计算工作,得出的结论是炮口初速需要增加到约1610米/秒才能达到这种超远射程,而要有这种初速,炮弹得有至少28米的运行距离,意味着炮管长度得按这标准打造,这可比6层楼还高。而且对发射火药的要求也很严格,必须能均匀、迅速的燃烧。根据设计小组的计算,发射装药的长度将有3米,是弹丸长度的3倍,而质量要达到弹丸的两倍。

当时所有巨型火炮其身管都是由一层层或一段段管子组合成而成。外管随手可用,即多余舰炮所用的炮管。劳森贝格尔的设想是使用已有的350毫米45倍径舰炮作为基体,再造一根内径为210毫米的内衬管,并将其插到充当普通炮筒的350毫米火炮中,不过在插入之前需要对350毫米炮管进行加热,使其膨胀到能够容纳内衬管。由于350毫米的火炮身管没有加工膛线,所以该炮经过改装很容易嵌入210毫米的内衬管,将来只要抽掉内衬管再加工膛线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用途。

但是,炮管并不是说简单拼在一起就能完事的,劳森伯格必须考虑克虏伯的机械加工能力,当时克虏伯公司加工膛线的钻机只能弄到18米(被选用的空置舰炮的炮管就这长度),而这个长度的炮管根本无法存住足够的推进剂气体来让炮弹加速到足够的初速,于是劳森伯格建议连接一根6米的滑膛管来弥补身管长度的不足,他还指出这根可拆卸的延长段能解决长身炮管的运输问题。不过6米长度还是无法让炮弹有足够的初速达到120公里的射程,于是加长到了12米以让炮弹有至少33米的运行距离。此外还测试了一个9米版本。

经过一番折腾,设计小组总算是确定了炮管的结构。将一根内径为210毫米,长度为21米的内衬管插入所选用的舰炮身管中,在三个连接部用螺纹将它们联接在一起,这种装配采用了标准的热压配合,配合面加工成较小的锥度,使衬管易于装卸。最后一道机械加工在装配后进行,同时将药室加工成与280毫米的药筒相匹配。克虏伯工厂能加工的最大膛线长度为18米,其药室长度为3米。插入的210毫米衬管在380毫米舰炮身管上超出炮口3.9米,在350毫米的舰炮身管上超出5.25米,18米长的膛线部其缠度为1/35,膛线为64根,右旋,等齐缠度,阳线和阴线的宽度相等,均为4毫米,阴线的深度为3毫米,滑膛段联接到衬管口部。由于滑膛管将在野外进行安装,因此有三种长度,分别为6米、9米和12米,选用的长度取决于所需的最大射程,12米长的滑膛段用于最大射程,滑膛段的内径为216毫米,所以弹丸离开身管膛线部后,将通过钢弹带和铜心带支承,在滑膛段,膛壁摩擦力使弹丸受到反向力矩作用,旋转速度下降,由于插入的衬管和联接上的滑膛段使炮身重心前移远离耳轴,在炮尾端要安装较重的配重块,把炮身的重心调整至耳轴附近。

图6:劳森伯格设计的超远程火炮的结构分解图

总之,大炮的总长度已经达到了34米,包括长1米的伸出身管后方的炮膛,长21米口径为210毫米的修改后的身管和长12米的滑膛段,无论使用哪种型号,仅需要对原来的380毫米或350毫米舰炮标准炮尾作较小的修改。需要注意的是,34米薄壁长身炮管在垂直平面内会因为重力产生较大的炮口下垂,劳森伯格估算此值为90毫米,要解决这一问题,须在身管上安装一个可调的加强桁架,当身管打高到发射位置时,在炮尾和炮口处用光学十字线对身管进行仔细矫直。这个桁架确实解决了炮管下垂问题,不过其独特的长相也使得该炮被一些中国军迷戏称为“德意志的金拱门大桥”。

克虏伯公司精心锻造的长衬管由三段组成.用螺纹联接形成一个整件。同时可以认为各段长度相等,其壁厚沿着身管长度变化以适应药室和过渡区直径的变化。完整的炮身由装有线膛衬管的主身管、炮尾和12米长的用法兰联接的滑膛段组成,耳轴上装有一个校直桁架。 正常情况下,耳轴在下架中心线后面,用于提供平衡的配重块位于耳轴外侧。炮身重心在耳轴之后,使身管有打高的趋势。把这个炮身改为巴黎大炮炮身时,向前延伸的衬管使炮身重心移至耳轴的前方很远处,这样在炮尾上增加适当的配重块就可使重心回到耳轴上。

图7:可以清楚的看到炮管桁架与炮尾配重块

由于巴黎大炮情况特殊,所以普通火炮的弹道经验无法适用,需要另起炉灶,得到全新的技术数据。在1914年10月的35.5厘米重型火炮的试验表明,弹丸在初速非常高时到达了空气稀薄的平流层,普通射表不再适用于这种情形,毕竟弹丸在稀薄空气中的飞行距离要比在普通大气中远得多。根据1914年10月实验得出的数值,设计小组计算出以52度射角发射可以让炮弹飞到40公里的平流层,那里的空气密度只有1%,阻力极小,完全可以达到128公里的超远射程,其中三分之二的里程都是在平流层运行。而这要归功于该炮超长的炮管和近乎怪物般的初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