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桃花源”在河西走廊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中国文化的“桃花源”在河西走廊

图|源网络

文|杜衡记

正文共3800字阅读时间约 10分钟

中国人都知道桃花源。今天要讲一下为什么 “文化上” 的桃花源在河西走廊。在开始正文前,我们先来理一下,“地理上”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

如果你搜百度,这个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因为“地理上”的桃花源不下十个。

这些桃花源的来历,大体有这样三类。

01

武陵”系

第一类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第一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

“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所以桃花源存在的年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是个地名,一个武陵的捕鱼人迷了路,于是误入桃花源。

那东晋时的武陵在哪里呢?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 荆州 听起来似乎应该在湖北,但其实汉朝的荆州大体相当于现在湖北、湖南两省的全境。

于是,湖南和湖北都出了一个桃花源,分别是 湖南常德湖北竹山

湖南常德桃花源景区

常德在汉代被称为武陵,是有据可查的,现在还有武陵区。但也有人说,汉代的不作数,东晋时只有一个地方叫武陵,就是竹山。这里不细究了,咱们继续…

从“武陵”又引出了“武陵山”,而且 武陵山脉 存于现今,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的交界地带。

于是,重庆和贵州也出现了桃花源。分别是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 重庆酉阳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 贵州省同仁市

重庆酉阳桃花源景区

已经四个了。第五个是 安徽黄山 的歙(shè) 县,也是源于“武陵”:陶渊明先祖的原籍在鄱阳郡,与歙县交界。古时候,歙县边上有座武陵岭,岭下有个武陵村。

02

陈寅恪”系

第二类源自国学大师陈寅恪,他认为桃花源不在武陵。小杜手边正好有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里面明确地写到: 真实的桃花源应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的武陵。

弘农,在今天的河南省,靠近陕西的灵宝市。上洛,在今天的陕西省商洛市。

于是,河南和陕西也都有桃花源了,比如河南南阳、陕西渭南,但知名度没有“武陵系”的大。

03

其他线索”系

第三类,从《桃花源记》里找除了地名以外的其他线索。

比如 江西庐山 的康王谷桃花源。据记载,秦灭六国的时候,楚康王逃到了庐山,然后在此深谷中隐居。而《桃花源记》有一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江西庐山康王谷

不过这个说法在陈寅恪那里是通不过的,他认为这个秦不是“赢秦”,而是“ 苻秦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

还有一种“线索”就是完全根据《桃花源记》的描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所以只要是四面环山,中间平旷,山有小口,入之便觉豁然开朗,并且风景优美的地方,都可称之为“名副其实的桃花源”。这其中最有名的是 云南文山州的坝美村

云南文山坝美村

“地理上”的桃花源就整理到这里。“答案”是:不可能有定论,也没必要有定论。套用一句话: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桃花源”。

下面开始正文,为什么说“文化上”的桃花源在河西走廊。

《桃花源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诗人 陶渊明 的作品,陶渊明去世的时候是公元427年,那个历史阶段叫“ 五胡十六国 ”,也就是中国北方大分裂的时期。到了公元439年,也就是陶渊明去世后12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 北魏 才再次统一了北方。

另外,前面提到过,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中的“避秦时乱”指的是苻秦,也就是由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前秦始于351年,终于394年,是五胡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由此可以推断,不论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过,它所反映的,都应该是 五胡十六国期间(304年-439年),北方中原居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发生的人口大迁徙。

而桃花源,便是每一位迁徙者心目中,那个最理想的避世绝境。它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很难说只有一处。因为,那时避乱迁徙的人太多了。

迁徙的方向主要有三个: 南方、东北和西北

南方 的以西晋的皇室、公卿士大夫、士族大家为主流,有记载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也就是中原官宦家的士女60-70%都去了江南。去南方要过长江,所以叫“南渡”,杜衡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南渡”》中介绍过,这波迁徙后来建立了东晋。

东北 的主要是中等士族和普通老百姓。而去 西北 的,除了士族大家、中等士族、普通庶民之外,还有一批“文化人”,也就是当时的儒学家。

这三波人,心中的“桃花源”是不一样的。( 以下总结并不精确,但方便记忆 )

去南方的是有钱有权的人,他们的桃花源是一个有实力建国的地方;去东北的是中下阶级,他们的桃花源是能安身立命之地,比如物产丰富的东北平原;去西北的是文化人,他们心目中的桃花源是一个山水相依,与世无争,能够安心读书治学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河西走廊。

关于这段故事,小杜把它总结为“ 三代、四郡、五凉 ”。

三代指的是避世河西走廊的三代儒学大师代表人物;四郡是河西走廊上的四个郡,这是地理背景;五凉是五胡十六国中,先后在河西割据的五个国家,这是历史背景。

01

四郡

先讲四郡。

用一张在《丝绸之路,始于两段关于勇气的故事》中出现过的图。这四个郡从东到西分别是: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汉沿用秦的郡县制,郡是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单位。河西四郡设置于汉武帝时期,也就是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之时。

武威和张掖都是汉武帝取的名字,一个是为了彰显大汉帝国的“ 武功军威 ”,一个是为了表达“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的雄心。酒泉得名于“ 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敦煌,最早见于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敦煌的意思是: 敦,大也。煌,盛也 。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四个郡的名字依然没变,前三个是甘肃省辖地级市,敦煌是酒泉市代管的县级市。

02

五凉

四郡是河西走廊的地理背景,下面讲历史背景:五凉。

五胡十六国里有五个国家都叫“凉”,按先后顺序分别为: 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 之所以称之为“凉”,是因为东汉在郡县之上又设置了“州”这个用于监察的行政级别,全国总共有十三州,前面提到的荆州便是其中之一。 河西走廊地区,也就是上述四郡的所在的州,便是 凉州

如果您看过《三国演义》,应该会记得刘备手下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他常被称为“ 西凉马超 ”。这个西凉不是指“西凉国”,而是“西边的凉州”,马超的父亲马腾是东汉末年在凉州割据的军阀。

五凉中的“ 北凉 ”,因为电视剧《雪中悍刀行》而被大家熟知。虽然剧中出现的是“北椋”,但原型无疑就是“北凉”。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北椋也是在中原以西,上有北莽,下有南楚,东边是离阳王朝。然后,真实的北凉国只传了两代,而《雪中悍刀行》的北椋也只有两代,北椋世子徐凤年最后的结局是韦小宝式的归隐江湖。

五凉政权一共持续了120多年,但并不是简单的“排着队”接管河西,小杜作了张表,一看便知。

注:

姑臧属于武威郡,是当时的凉州刺史驻地。

西凉的首都前期为敦煌,后来迁都到了酒泉。

乐都在青海,南凉政权是唯一一个首都不在河西四郡的。

03

三代

好了,介绍完地理和历史背景,最后讲一下三代河西儒学的代表人物。

先来看陈寅恪的一段话: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从全国范围来看,当时北方人民避难流徙的方向有三:东北、西北、南方。流向东北的一支,托庇于鲜卑慕容政权之下。流向西北的一支,归依于凉州张轨的领域。流向南方的一支,侨寄于孙吴的故壤。

张轨 ,便是上述表格中出现的,前凉建国者张寔(shí) 的父亲。他本是个京官,于公元301年主动请调到了武威,任凉州刺史。(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前凉的开国者是张轨,享国76年。 )

张轨的家族有尊崇儒学的传统,所以在他主持河西后,大力开办官学,广招河西学子。所以当十年后的 “永嘉之乱” 发生时,凉州便成了中原读书人心之所向的一处避乱地。

河西走廊的优势不仅仅是有儒学之风,还因为地理位置远离中原,受到战乱的影响较小。同时又因为经过汉武帝之后400年的汉化,这里的生活并不会让中原人觉得陌生。

在河西四郡中,自然条件最让中原人心仪的是 张掖 。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冰雪融化,汇入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黑河 。黑河水流经张掖,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绿洲,被称为“ 塞上江南”

张掖以南约60公里,是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 马蹄山 ,山下有一处绝境,名为“ 临松薤 (xiè) ”。西行而来的大儒 郭荷 ,便停留在了这里。

马蹄山临松薤谷

在百度里搜临松薤谷,没有词条,只有几篇游记。但好几位游记作者都会不自觉地提到这个词:世外桃源。

郭荷隐居在了他心目中的桃花源,除了静心治学外,还开馆收徒,传播儒学。同时期,河西本地大儒,敦煌人 宋纤 也在 酒泉南山 开馆讲学,授业弟子超过了三千人。 一时间河西走廊儒学之风盛行

郭荷去世后,他的弟子 郭瑀 走进了临松薤谷的更深处,在马蹄山开凿石窟,隐居讲学。

马蹄山石窟群

前凉的最后一位国君 张天锡 曾派人强迫郭瑀去武威为其工作,但最后被郭瑀趁乱逃回了临松薤谷。

公元376年,张天锡向前秦 苻坚 投降,前凉灭亡。苻坚并没有像前凉王那样来强迫郭瑀出山,而是派人来向他学习。郭瑀欣然接受, 河西儒学之风更甚

公元383年,历史上著名的 淝水之战 ,苻坚攻打东晋而遭惨败。两年后苻秦被杀,前秦内乱。

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这个时候在敦煌,于是趁乱起兵反秦,在东进路过酒泉的时候,校尉 王穆 也发兵响应。郭瑀是王穆的多年好友,于是在王的盛情邀请下,郭瑀出山相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许多从政受挫的儒家先辈一样,郭瑀也被生性多疑的王穆“伤”到了。他黯然离去,绝食七天而亡。

王穆在不久后被趁势进攻的氐族贵族 吕光 所杀,前凉复辟之梦破灭,吕光建后凉。

埋葬郭瑀的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女婿, 刘昞

河西儒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刘昞,把老师葬在了酒泉南山,然后在这里隐居下来,潜心研学授业,一晃就是十几年过去了。这段日子里,南凉起,后凉灭,对刘昞都没什么影响。

直到公元400年,敦煌郡的太守 李暠 自立为王,建国 西凉 。这是五凉政权中继前凉之后的又一个汉人政权。李暠也和当年的张轨一样,在河西兴办教育,倡导儒学。

李暠是名门之后。不知您有没有听过一个说法:李白是大汉飞将军 李广 的后人。这个说法的“中间人”就是李暠,因为李暠是李广的十六世孙,而李白自称是李暠的九代孙。

刘昞被李暠请出了山,不是派人来请,而是李暠亲自登门。刘昞因此出任西凉的“ 儒林祭酒 ”,主管教育。

公元421年,李暠去世后的第三年,西凉被北凉所灭。刘昞被北凉征召,继续著书和教学,成为了五凉时期著作最多的学者。在中原已经失传的《人物志》,就是由于刘昞为其作注,而保存下来。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攻破武威,北凉灭亡。河西地区的割据历史就此结束。

北魏拓跋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大力推崇儒学,并将河西地区的士族、儒生和工匠三万户迁移到了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河西儒学因此而反哺中原。

陈寅恪先生曾有这样的评述: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

说起河西走廊,我们就会想到丝绸之路。 说起丝绸之路,我们又会想到东西方之间的商品、文化、宗教在此交流。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从这里传入中原,葡萄、胡椒、石榴等也因此成为了中原人民的食物。

除了这些,也要记得,河西走廊在那个战乱年代,曾是中国文化的世外桃源。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