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1月23日,元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南方,建立明朝,之后派遣徐达领兵北伐中原,进攻元朝首都大都。
此时的元朝皇帝是元惠宗,在明朝大兵压境的情况下,9月10日元惠宗率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以及大小官员百十余人,开大都的健德门,撤退北走上都。9月14日,明军从大都的齐化门攻城而入,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人拒绝投降而殉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回到本土蒙古草原。
此时的元朝仍控制着中书省的西部地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以及位于西南的飞地云南行省等省份,仍保有一定的力量,与明朝形成南北对峙,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
元惠宗撤离大都后,继续使用“大元”国号。经过与明朝的几次战争,北元先后失去几十万兵力,再也无力南下与明朝相争,元惠宗试图恢复中原故土的企图彻底失败。元惠宗死后,元昭宗即位,立意仿效周宣王姬静、汉光武帝刘秀等中兴帝王一样中兴大元,恢复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但元朝已经属于强弩之末,在明军六次北伐的强大攻势下,元朝在军事、经济方面遭受了巨大损失,彻底丧失了与明军争夺天下的实力和信心。对于明朝而言,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个中原王朝的残余势力。
元昭宗去世,其弟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继续和明朝对抗,屡次进攻明朝边境,但都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1388年也速迭儿用弓弦缢杀了元天元帝篡位称汗之后,蒙古开始逐渐分裂为东部鞑靼(蒙古本部)、西部瓦剌、鞑靼东部兀良哈三大部落。
元天元帝败亡之后又历经四代传至坤帖木儿时,鬼力赤于明建文四年(1402年)杀害坤帖木儿,继而登上大汗之位。明正统三年(1438年),瓦剌部的脱欢扶植大汗脱脱不花击败同时并立的大汗阿岱,统一了蒙古诸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脱欢之子也先入侵明朝,俘虏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史称土木堡之变。[达延汗与满都海哈屯在15世纪重新统一蒙古诸部,史称达延汗中兴。
然而,达延汗在帝国以封地的名义分封于其儿子与亲戚,导致了帝国统治的权力下放尽管权力下放,但是达延汗与蒙古贵族之间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孛儿只斤家族的内斗并不严重,直到林丹汗统治期间(1604年-1634年),蒙古内部的纷争中削弱了自身的力量。
明崇祯八年四月二十八日(1635年6月12日),林丹汗之子额哲投降清太宗皇太极当时统治的后金政权,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历经430年之后正式宣告灭亡。
历史上我们一般把元朝的灭亡时间定于1368年。而“北元”的“北”通常用于区分1271年建立的元朝和1368年之后的政权。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一史学概念的使用范畴却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就是“北元”是指1368年至1388年这20年间的蒙古历史,还是指1368年至1635年这268年间的蒙古历史。
其实,我们所说的“北元”仅指大蒙古国的一个阶段。大蒙古国(1206年-1635年)依照中国名称的划分,可划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鞑靼(1388年-1635年)。从成吉思汗开始的“大蒙古国”政权仍然继续,鞑靼政权长期沿用元朝时代的汉制职官,至达延汗时才基本取消。大蒙古国政权延续至1635年察哈尔部为满洲的后金所灭亡。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