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狮拜象,是赣南客家人年俗,没出过宰相和皇帝的姓氏不能举办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九狮拜象,是赣南客家人年俗,没出过宰相和皇帝的姓氏不能举办

江南宋城——赣州

赣州市地处江西南部,章江和贡江在这里合二为一,汇成了长江的重要支流——赣江,因此赣州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城”。除此之外,赣州还被称为“客家摇篮”,因为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时期最早的集散地。客家文化弥漫在整片赣南地区,尤以节庆时期最为热烈。新年将至,赣南地区十八县的客家年俗有着各自的特色,今天的主角“九狮拜象”则是其中的一种。

一、九狮拜象的形成与发展

上犹县地处赣州西部,素有“水电之乡”的誉称。在当地居住着许多客家人,他们每逢过年就会举办一种民俗活动——九狮拜象。九狮拜象是一种在龙灯和狮灯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民俗艺术,通常是由一条龙、九头狮子、一头大象和一只麒麟加上牌灯、锣鼓彩亭组成。表演一次往往需要数十人同时表演,表演起来气势雄浑。

上犹县风光

九狮拜象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当地的宗族斗争。清代中期,当地的土客矛盾已日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各个姓氏宗族之间的争斗。这些宗族为了展示自身的实力,在九狮拜象的原型——龙狮舞上下起了功夫。龙狮舞一般由一条龙和三到五头狮子组成,这些龙和狮子是用稻草扎成的“管龙”“管狮”,制作十分朴素,当地的宗族最初便是把龙、狮的原材料改为纸和布以展示实力。随着纸和布的制作工艺日渐改进,光更改材料已经不足以体现财力的雄厚了,于是有宗族开始增加狮子的数量。而当一个宗族开始增添狮子后,其他的宗族则会紧随其后,逐渐增加数量。

九狮拜象中的龙

在这场彰显实力的争斗中,龙狮舞逐渐增成了一条龙和九头狮子。因为古人认为九是阳数的最大数,而且仅增加狮子数量也显得十分单调,当地的宗族经过讨论后决定,九狮拜象增加至九头狮子后便不再增加了,而是增加一头大象供狮子朝拜。大象的体积十分庞大,即使是身为百兽之王的狮子也要惧它三分,所以让狮子朝拜大象是很合情合理的。而增加大象不仅可以显示实力(制作大象的材料比狮子更多),还可以暗含高出其他未增加大象的宗族一等的意思,所以有很多人都支持添加大象而不是其他的动物。而且象与相同音,可以指代宰相,所以当地的宗族还规定历史上没有出过宰相的姓氏不能举办九狮拜象。九狮拜象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其中以上犹营前镇的九狮拜象最为出名,而取九狮拜象这个名字也有着“万象回春、九州同乐”的寓意。

九狮拜象中有着巨大体型的大象

二、九狮拜象的表演安排

九狮拜象的准备工作会在每年的腊月初开始,当地要举办九狮拜象的宗族会在族内推选德高望重的人作为组织者组织大家凑款,然后就是请人参演和准备道具了。在以前宗族斗争激烈的时候,举办九狮拜象的宗族还会请人混入观众中维护秩序,防止敌对宗族派人前来捣乱。参演人员多是习武多年的武师,因为九狮拜象的训练很严格,不能有分毫差错。就拿舞龙来说,每一动都要循环往复地练习多次,一旦出现错误导致团龙,那就是触犯了神灵,犯了大忌。

正在进行的舞龙表演

九狮拜象的道具制作也是十分讲究,光狮子就有蚕面狮、猴面狮、牛头狮、猪头狮、狗头狮等好几种狮子的区别。每只狮子除面貌不同以外,在颜色上也有所不同,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根据参演人数的不同,道具的制作也会有所不同,龙一般是九到十一节,每一节龙身用红布或黄布缀接制成,加以金黄色的粉画为龙鳞,十分精美。而如果参演人数多的话,则可以在尾部前端处延长,据说最长可以达到九十九节。

九狮拜象中形色各异的狮子

因为大年初一要前往祠堂参神拜祖,所以九狮拜象的表演时间是在正月初二至十五。在正式表演前还需要请族内地位较高的长者为龙点睛,然后在宗祠祭祀表演一番方可出队。出队时牌灯要走在最前面导路,紧接着就是锣鼓亭和伴奏的人员,之后才是龙灯队伍,其中大象在前面,紧接着的就是龙,而龙的两边则是麒麟和狮子。为了观赏性和宣示保护与庇佑的范围,出队的路线会事先准备好,以避免走重复的路线。而碰到其他九狮拜象的队伍则要相互礼貌让路,两队的龙、狮、象、麒麟都要相互敬礼。出队期间在过去一年内有喜事发生的人家,也会把队伍请至家中表演,祈求新年能够继续拥有好运。

排列有序的队伍

在表演时,麒麟会伸缩颈部左右瞻望献瑞,各色狮子则是摇头摆尾相互嬉戏,龙来回穿梭于麒麟和狮子中与它们玩耍,大象则是位居中央,甩鼻接受狮子的朝拜。此外还会表演“金龙参神戏水”、“黄龙缠柱”等各式各样的节目。就这样表演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要“谢龙神”,在祠堂烧香敬神,以表示今年的活动举办很顺利。“谢龙神”结束后人们会在祠堂外扯一些龙、狮、象、麒麟身上的碎片,将它们焚烧送这些神物归位或者带回家祈求神物庇佑,剩下的骨架则可以留待往后反复使用。

狮子正在朝拜大象

九狮拜象曾因为社会动荡而中断过一段时间,但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并未失传。自1984年重新举办后,九狮拜象再次回归了上犹民众的春节活动之中。如今各宗族之间的矛盾不再像以前那般不可调和,所以举办九狮拜象更多的是为了增强宗族凝聚力而不是彰显宗族实力。九狮拜象是客家文化的载体,蕴含着客家民俗“拟万籁而成一家”的魅力。

文史君说

作为当地客家人逢年必定举办的一项传统,九狮拜象是当地人用来表达新一年风调雨顺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项活动。而举办九狮拜象既体现了客家人对中原文化独特的传承,又体现了客家人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这就是客家人,“宁卖祖先田,不忘祖先言”的客家人,永远“在路上”的客家人!

参考文献

钟善金、李君:《赣南上犹营前大型客家民间灯彩艺术——“九狮拜象”》,《嘉应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谭东辉、刘志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上犹县营前镇“九狮拜象”田野调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黄志繁:《土客冲突、商镇发展与民俗创造——江西上犹营前圩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套元)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