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何会选二岁的溥仪继位,难道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慈禧为何会选二岁的溥仪继位,难道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1908年11月14日,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11月15日17点,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慈禧为何会选二岁的溥仪继位,难道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我们先来说一下爱新觉罗家族中的宗室辈份排字。爱新觉罗家族原本并无按照辈分命名的习惯,到了康熙的时候才开始采用汉人按辈分取名的方法。康熙二十年,康熙子辈用“胤”字,如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字,曾孙辈用“永”字。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中的“永绵亦载奉慈娱”一句,因其首字为“永”,遂取了其后的“绵亦载”,接续在“胤弘永”之后,成了六个字。道光时添了“溥”、“毓”、“恒”、“启”,咸丰时添了“焘”、“闿”、“增”、“祺”。这14个字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写在《玉牒》上,定为字辈序和字辈数。在1938年续修《爱新觉罗氏宗谱》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这样爱新觉罗氏宗室辈份排字一共26字,分别是:

胤(yìn)、弘(hóng)、永(yǒng)、绵(mián)、奕(yì)、载(zǎi)、溥(pǔ)、毓(yù)、恒(héng)、启(qǐ)、焘(dào)、闿(kǎi)、增(zēng)、祺(qí)、敬(jìng)、志(zhì)、开(kāi)、瑞(ruì)、锡(xī)、英(yīng)、源(yuán)、盛(shèng)、正(zhèng)、兆(zhào)、懋(mào)、祥(xiáng)

康熙一生有35子、20女,乾隆一生有17子、10女,嘉庆一生有5子、9女,道光一生有9子、10女,都算是子女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皇位的继承人就相对比较好选择,而到了咸丰的时候,情况突变,31岁的他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而到了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时候,索性没有给大清留下一个子嗣。

如果皇帝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按照爱新觉罗家族的惯例,就要从皇族近支中挑选承嗣之人。如果从圣祖康熙的血脉里选择,人太多,但要如果有这个特征的话就是近支中的最最近支。什么特征呢?那就是:奕字辈带言字旁的,载字辈带水字旁的,溥字辈带单人旁的,毓字辈带山字旁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梳理一下都谁具备接班即位的可能:

首先我们来看看道光的儿子都有谁?

道光的9个儿子,活过二十岁的只有:皇长子奕纬(因为骄横欺师,被道光一怒之下踢中下体,23岁死,无子嗣)、皇四子奕詝(咸丰帝)、皇五子奕誴(过继给惇亲王)、皇六子奕訢(恭亲王)、皇七子奕譞(醇亲王,光绪帝生父)、皇八子奕詥(25岁死、无子嗣)、皇九子奕譓(33岁死,无子嗣)。

咸丰帝奕詝只有一个儿子:载淳(同治帝)

皇五子奕誴有五个儿子:长子载濂、次子载漪、三子载澜、四子载瀛、五子载津。

皇六子奕訢有四个儿子:长子载澂、次子载滢、三子载浚、四子载潢。

皇七子奕譞有七个儿子:长子载瀚、次子载湉(光绪帝),三子(无名),四子载洸、五子载沣、六子载洵、七子载涛。

如此捋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能够“一人祧两房”,有资格承继同治、光绪的宗室子弟,就剩下惇亲王奕誴系、恭亲王奕訢系、以及醇亲王奕譞系可以选择了。

同样,由于同治载淳与光绪载湉,都属于载字辈,按照同治十三年和光绪十五年两份上谕,继承人应从下一辈的溥字辈中挑选。

溥字辈都有谁呢?

惇亲王奕誴系,溥字辈有33岁溥偁、溥僎;26岁的溥倬、23岁的溥儁、15岁的溥伒、12岁的溥修、8岁的溥信、7岁的溥僴。

恭亲王奕訢系,溥字辈有28岁的溥伟、12岁的溥儒。

醇亲王奕譞系,溥字辈有4岁的溥侊、2岁的溥仪、1岁的溥杰以及刚出生不久的溥佳。

庚子之变,载濂、载漪、载澜、 载濂等人参与义和团,得罪了慈禧,他们的子嗣后人不宜作为候选人。按照嫡长制原则,能够入选的便只有恭亲王系的溥伟、醇亲王系的溥仪了。

那么,为什么不选28岁的溥伟继位呢?

首先排除的是溥伟。因为他是恭亲王奕訢的嫡孙,而政治能力突出的奕訢一直被慈禧猜忌。1869年,奕訢在诛杀安德海一事上站错队,使得这种猜忌日渐加深。慈禧逐渐从皇室宗亲中选择亲贵予以牵制,奕譞的上台和奕劻的蹿升无不与之有关。1881年,慈安去世,奕訢在朝中更加孤立,锐气尽消,遇事不再积极地采取对策。因为中法战争的失利,奕訢被慈禧以“委靡因循”免去职务,而他自上台以来营造的一套人马——宝鋆、李鸿藻、景廉等也被边缘化。甲午中日战争为奕訢的重新崛起提供机会,但是饱尝了政治斗争残酷的奕訢无意再展宏图,直至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奕訢去世后,慈禧也不希望这个政治强人的后裔对帝国产生太大影响,更不用说让溥伟继承皇位。

其次选择溥仪最合适。光绪的皇后隆裕没有子女,溥仪的奶奶是慈禧的亲妹妹,父亲是光绪同胞兄弟,这种关系亲上加亲的关系是别人不可比拟的。特别是此时的溥仪刚两岁,进宫后容易与隆裕培养母子感情,也容易后宫继续把持朝政。

再者,溥仪的父亲载沣在在满清宗室都是纨绔子弟的情形下,算是一股不多见的清风。他有政治眼光、知进退荣辱、谦虚谨慎、好学上进、人脉深厚的可谓少之又少。他人品端正,忠厚正直,不爱财,不爱色,也不爱唱戏遛鸟,没有八旗子弟的纨绔习气。

所以,让溥仪继位,让载沣任摄政王,这些都是慈禧深远谋划的结果。

只不过,历史发展总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正如孙中山先生当年说的“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1912年2月12日大清王朝还是倒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