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不是你有多么刻苦,而是如何高强度用脑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影响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不是你有多么刻苦,而是如何高强度用脑

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说,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有些学习能力强,有些学习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天生聪明,是个“天才”。但事实是天才少之又少,大部分普通人还是要讲究学习策略的——注重高效地学习。

学习高手在介绍经验时,总会说道:“要用心学习”,“学习要手脑并用才有效”,“要认真思考”等等,但许多学生表示:“我每天刻苦学习到晚上12点,效率并不高”,这些耳听能详的方法背后,到底是什么?难道这就是高效学习的方法吗?

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缺乏对高效学习有清晰的认知。

其实,影响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不是有多么刻苦、有多么认真,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用脑强度。学习高手实际上都是高强度用脑的强者,但这一过程是他们很难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竭力地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去描述它、形容它。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些话。然而,当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去理解这些话时,由于没有更为具体的做法,以至于将这些话归类于“态度认真、努力学习”,这也是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很用心、很刻苦了,“还要怎么用心?”背后真正的原因。

换句话说,学习高手口中的“要认真思考、要动脑”,就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高强度的用脑。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概念,要点有三:一是,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有效思维,但当脑子空白或想着去哪里玩,与学习毫无关系,则用脑强度为零。

二是,需要高度的专注力。这个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不专注就很难产生有效思维,即使有也大多质量不高,数量少。反之,如果没有产生大量的有效思维,大脑也就不会高速运转起来,刻意地去加工有效的各类信息,也很难保持专注。

例如,当你在解答物理题时,大脑产生出书本上的定理、公式和老师教授的解题技巧,如果不刻意地引导大脑去加工这些信息,如何运用到解题上,大脑就会自动转到课后去哪里玩,如何打扮才更美等等事情上。所以,要有保持专注的能力。

当然,高强度用脑不是一个很轻松且自动运行的状态。当你用主观意志命令大脑高速运转,产生大量有效思维时常伴随一定的吃力和痛苦感,尤其是刚进入大脑思维训练的学生,痛苦更加强烈,但当你逐渐成为学习高手后,这种痛苦感将消失。

那么,该如何锻炼和运用高强度用脑。

面对中国高压般的中学教育环境,几乎每名学生都想变成善于学习的高手,然而,每天和同学一样在学校做着同样的事情,怎么判断自己是在高效学习,如何锻炼高强度用脑呢?首先,要搞清楚高强度用脑和疲劳用脑的区别,二者不能混淆。

高强度用脑尽管让人感到吃力和痛苦,但它是在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下,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有效思考后产生的疲惫感;而疲劳用脑则是在长时间不休息、睡眠质量差等等造成的大脑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高强度用脑更加痛苦且无效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学习是否高效,如何正确地高强度用脑?我们以实际的学习行为来进行对比。比如,甲乙两名学生都在背诵化学方程式,甲同学记住了化学公式,而乙同学却在此基础上将化学公式推导了一遍,在推导中被迫高强度用脑。

再比如,两人都在复习历史,甲同学对照历史轴线尝试记忆各朝代的年代,而乙同学在记忆各朝代成立年代的同时,将其地理版图、历史成就、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特色的国家制度加以综合思考,在脑海中形成大量有效思维,效果立竿见影。

通过这两个例子,很容易分辨出谁的学习更高效,谁更善于高强度用脑,也更容易知道自己学习的误区在哪里。当然,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符合按老师的要求被动地完成作业,而乙同学则体现出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符合高效学习的策略。

说到底,自主学习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一切与学习有关的,诸如学校、老师、作业、辅导书等等都是学习的工具,按照自己的节奏充分做到高强度用脑,这样的学习效果最好。这也解释了同在一个班的一些学生效率低下,不够聪明的根本所在。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助力高考志愿填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