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族曾是第一大民族,为何却被哈萨克族反超了?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族曾是第一大民族,为何却被哈萨克族反超了?

哈萨克俄族

作者|雄鹰

责编|Thomas

哈萨克斯坦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也是前苏联境内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曾是苏联境内的重要工业基地。

▲哈萨克斯坦的行政区划

尽管国家以“哈萨克”而得名,然而在一段时间里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民族却不是哈萨克族,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俄罗斯族是该国的第一大民族。

▲1926年-2009年哈萨克斯坦的民族构成

1959年,俄罗斯族占全国42.7%的人口比重(539万),哈萨克族仅占37.8%(529万)。到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时,全国总人口1600万,哈萨克族仅占人口的40%(640万),俄罗斯族依然占38%(602万)的比重。

随着哈萨克斯坦独立,该国人口结构在短短的过去30年内发生了转变。哈萨克族人口增长迅速,如今全国1800万人口中,哈萨克族从独立时的640万增长到1301万,占总人口的68%,成为主体民族。

▲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的比重(左边为1959年,右边为2010年-2014年)

俄罗斯族人口则急剧下降,2021年,俄罗斯族人口从1991年的602万下降至380万,仅占总人口的20%,变成了第二大民族。

那么,俄罗斯族是怎样“反客为主”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民族,哈萨克斯坦又是怎样在短短的30年间人口结构转变的呢?

一、沙俄的东征

中亚自古就是游牧民族争夺的地区。公元6-11世纪时期,突厥人曾经在这里建立过诸多政权,然而没有任何一支突厥部落统一过中亚。公元13世纪时期,来自东方的游牧部落蒙古人征服了中亚,建立了金帐汗国。

15世纪,随着金帐汗国的分离,在黄金家族后裔(蒙古和突厥混血)的带领下,一支部落迁往巴尔喀什湖地区定居,建立“哈萨克汗国”。这批游牧部落被称为“哈萨克人”,他们在与伊斯兰文明的接触过程中,逐渐皈依了伊斯兰教。

▲哈萨克汗国

中亚自古是亚欧陆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哈萨克汗国自建立伊始,就面临各方势力的入侵。尤其是来自东欧平原的俄国,当蒙古帝国覆灭后,俄国逐渐成为了中亚的新主人。

16世纪之前,俄国和中亚的游牧民族并不接壤。随着俄国南方人同游牧民族贸易的展开,俄国和中亚开始产生交流。

▲俄国到达之前的中亚

1718年,哈萨克汗国的雄主头可汗去世后,哈萨克汗国分裂为大玉兹、小玉兹和中玉兹三个政权。俄国趁哈萨克族分裂的时机,大举南下入侵中压。

▲哈萨克汗国的分裂

俄国凭借战争逼迫大玉兹和小玉兹臣服,迫使他们建立亲俄政权。随着俄国的实力的增强,1822年和1824年,俄国将哈萨克的北部纳入俄国行政区。

征服哈萨克北部后,俄国派出了向当地派出大量骑士,并通过驻扎在当地的总督以行政方式圈占哈萨克人的土地。

俄国的野心是要吞并整个中亚地区。1863年,俄国将中亚纳入版图,设立了俄属突厥斯坦中亚总督区以及草原区。特别是与俄国本土接壤的哈萨克地区,俄国派出总督、商人移民当地,并驱逐了当地的哈萨克人。

1871年,俄国派出东正教主教,在哈萨克地区设立东正教辖区。此后,俄东正教教会驱逐异教徒(穆斯林),占有了大批土地。不堪忍受压迫的部分哈萨克人流亡至中国新疆等地区。

▲俄国在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建立的东正教教堂

20世纪,为了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俄国修建了中亚铁路,方便俄罗斯移民的南迁。1905年时,为了缓解俄国日益尖锐的土地矛盾,时出任俄国内政部长的斯托雷平制定了斯托雷平改革方案,鼓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在哈萨克草原开办农场。

▲俄罗斯到中亚的铁路

在斯托雷平改革的推动下,大批来自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南部的农民将哈萨克人的土地据为己有。到1917年,在哈萨克地区生活了100万俄罗斯人,占到了哈萨克地区人口的30%。

二、大饥荒和工业移民

斯托雷平的改革没有缓解俄国的国内矛盾和民族矛盾。一战爆发使得俄国经济遭严重打击。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中亚地区以四个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了苏联。苏联成立后,对加盟共和国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

为防止大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苏联将中亚划分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出于削弱较大民族——乌兹别克人的需要,闹独立最凶的乌兹别克斯坦北部的锡尔河州和七河州划给哈萨克斯坦。

▲苏联地图

为巩固对于哈萨克地区的统治,进一步稀释哈萨克人的比例。20世纪30年代,苏联将原属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聚居区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面积增加至270万平方公里,成为了苏联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

苏联建立后迅速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开发较早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加盟国成为苏联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然而,苏联的工业化是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严重损害了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传统农业区的利益。1930年,哈萨克斯坦遭遇旱灾,苏联赈灾不利造成了持续3年的大饥荒,有15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以农业为生的哈萨克族。

▲哈萨克斯坦历年的各民族人口趋势,哈萨克族经历大饥荒,人口锐减

然而,纳粹上台之后,英法祸水东引,对纳粹的扩军备战采取绥靖政策。苏联工业区恰恰位于苏德战线前沿,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

▲苏联工业转移

为了保护国家安全,苏联于20世纪30年代开启工业转移的过程。地处腹地,远离战争前线的哈萨克斯坦成为了重要目标。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干达等矿业城市,正是在工业转移时期建立的。

▲卡拉干达,哈萨克斯坦第四大城市

工业转移必然带来大量人口迁入,大批俄罗斯族移民到哈萨克斯坦北部定居。到二战后,哈萨克族由于在饥荒中减少了150万人口 ,使得俄罗斯族人口逐渐在数量上超越哈萨克族。

二战后,哈萨克斯坦发现了大量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为了促进资源的开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处女地计划”,给予中亚开发定居者高额的奖金,以促进开发中亚。

▲处女地行动邮票

苏联在二战后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大力发展核工业技术以及航天技术,力求在国家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人口密度小、工业基础好的哈萨克斯坦是理想的核试验场地和航空发射基地,成为苏联的新工业基地。

▲哈萨克斯坦铀矿分布(及占全国比例)

伴随着哈萨克斯坦的快速工业化,大批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的移民迁入哈萨克斯坦。到1979年,俄罗斯族人口增加至599万,占人口40%的比重。哈萨克族540万,占39%。俄罗斯族成为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

三、稀释俄罗斯人比重

移民至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主要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生育率相对较低。当地的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牧业和农业生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哈萨克族保持着较高的生育率。

到苏联解体前,哈萨克族凭借着高生育率反超俄罗斯族,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民族。

1991年苏联解体。获得独立的哈萨克斯坦,虽然哈萨克族在人口数量上完成了反超。但俄哈两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十分接近。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面临着国家认同问题。

▲哈萨克斯坦国旗,金雕是哈萨克斯坦国鸟

哈萨克斯坦独立,意味着境内的俄罗斯族成为了“外国”人,他们更认同的祖国是俄罗斯。

语言也是哈萨克斯坦面临的重要问题。哈萨克斯坦长期受俄文化影响,俄语在哈萨克斯坦使用比例达到60%,哈萨克语仅占30%。1993年,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将哈萨克语定位母语,将俄语定位民族交流语言。

然而,此举引起俄罗斯族的不满。1995年,哈萨克斯坦在修改宪法中规定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与哈萨克语有着相同地位。

▲哈萨克语逐渐改为采用拉丁字母

即便是确立了哈、俄语相同的地位,哈萨克族不占绝对优势依然是国家面临的难题。当时国内的哈萨克族有大约640万,而海外生活的哈萨克族有350万。其中,200万生活在前苏联的独联体国家。

为了确立哈萨克族的绝对优势,哈萨克斯坦先是出台了《移民法》,鼓励海外的哈萨克族回哈并给予其国民待遇。《移民法》出台后,有大约100万海外哈萨克族回归。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也采取了“去俄化”政策,俄罗斯族被排挤在重要职位之外。为了增强主体民族的认同,哈萨克斯坦出台国籍法,废除双国籍。因为俄罗斯族主要是在苏联工业转移时期从俄迁至哈萨克斯坦的。

独立之初的俄罗斯族普遍拥有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双重国籍。因俄罗斯的实力强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族更愿意选择俄罗斯,而非哈萨克斯坦。

▲1995年,俄总统叶利钦和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达成协议

哈萨克斯坦取消双重国籍同样面临着来自俄罗斯的压力。哈萨克斯坦同俄罗斯于1995年达成了《双方公民法律地位》的协议,简化双方入籍的法律程序。随着该协议的达成,哈境内的俄罗斯族纷纷回俄,俄罗斯族从巅峰时期的近600万减少至329万(1999年)。

虽然哈境内的俄罗斯族大批回俄,但该国北部依然是俄罗斯族聚居区。当地俄罗斯族一直以来不满哈萨克斯坦的“独尊”哈萨克语,打压俄语,并且有独立的倾向。

▲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2021年)

哈萨克斯坦首都原本是位于东南部的全国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距俄罗斯族聚居的北方有1000多公里。

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1997年哈将首都从迁往北方的阿斯塔纳(后改名努尔苏丹)。

▲哈萨克斯坦迁都(红色剪头)

随着新首都的开发,大批哈萨克人从东南部迁移到北部,改变了北方地区的民族结构,进一步稀释了俄罗斯族在哈北方的比例。

▲哈萨克斯坦中北部的民族构成变化,俄罗斯族比例逐渐下降

经过长达30年的“人口置换”,哈萨克族从独立之初的640万增至1300万,变成了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人口下降至300多万,为第二大民族。

不过,虽然哈萨克斯坦的一系列“去俄化”,使得俄罗斯族的人口比重减少,但从总体上看“去俄化”并不带有较强的政治压力和胁迫色彩,整体上不影响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

与乌克兰、立陶宛等前苏联加盟国独立后纷纷与俄罗斯“闹僵”的情况相比,哈萨克斯坦依旧始终与俄罗斯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贸和军事关系。

长期作者|雄鹰

直播吧体育作者|足球与历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