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贞节观能有多淡薄?不仅宫女能出宫嫁人,后宫妃子也能改嫁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汉初的贞节观能有多淡薄?不仅宫女能出宫嫁人,后宫妃子也能改嫁

关于古代宫廷生活,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女子一旦入宫,不管是做宫女,还是成为嫔妃,自此就很难踏出宫门了,像被囚禁一样。唐代诗人元稹《行宫》所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更是将古代宫廷女子只能老死宫中的人生加以定格,但其实在汉代,宫女并不像后世那样备受压抑和禁锢,入宫后还是有机会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汉代宫女的出路吧。

一、汉代宫女有哪些?

汉代宫女范围很广,并不是一个固定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第一种,指除了皇后以外的皇帝妃妾。《汉书·文帝纪》载其遗诏云:“归夫人以下至少使。”景帝亦遗命“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文景时期,皇后以下的妾皆称夫人,具体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的级别。文景二帝的出宫人显然是指除了皇后以外的妃妾。

邓莎版栗美人

第二种是在宫中从事劳作的女性,其中也包括官婢。东汉郎顗认为顺帝之所以“皇胤多夭,嗣体莫寄”,是因为他“多积宫人,以违天意”所致,认为他应该“简出宫女,恣其姻嫁”。这里的“宫人”指的就是宫女。明德马太后去世,章帝生母受赐“永巷宫人二百”。殇帝时期,邓太后下诏“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抒幽隔郁滞之情”。掖庭即永巷的改称。放免掖庭宫人为庶民,可知此处的宫人是地位低于庶民的官婢。

第三种是诸侯王宫中的妃嫔。据《汉书》记载,江都王刘建生性残暴,“宫人姬八子有过者,辄令裸立击鼓,或置树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广川王的修靡夫人陶望卿被昭信陷害,其罪行之一是“尽取善缯丐诸宫人”。

第四种是后宫妃嫔的一种等级。汉代后宫品级制度经历了由简到繁的演变过程。文景时期,皇后以下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级别,武帝时又加上了倢伃、娙(xíng)娥、傛华、充依,元帝时又加上了昭仪,总共形成了皇后、昭仪、婕妤、娙娥、傛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十四个等级,其下又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家人子等,家人子又分为上家人子、下家人子,堪称繁杂。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大刀阔斧,精简后宫制度,“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宫人”至此成了特定的后宫品级。

光武帝郭皇后(王媛可版)

二、汉代宫女有哪些出路?

比起后世,汉代宫女的出路还是比较多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出宫归家。

汉代宫女能出宫归家者范围比较广,除了皇后以外,在文景时期一些妃妾也能被放还归家,有的被免除终生赋税,如景帝遗令“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有的则被允许归家后嫁人。如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春,“出孝惠皇帝后宫美人,令得嫁”。平帝去世后,太后王政君亦下令出其媵妾,“皆归家得嫁”。帝王妃妾还能出宫嫁人,这在唐宋以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王政君

皇帝妃妾都能出宫嫁人,那普通宫女在出宫后当然也能嫁人。《西京杂记》记载,贾佩兰原为戚夫人侍女,在戚夫人死后,嫁扶风人段儒为妻,戚夫人其他侍女也都出宫嫁人。按照《汉武故事》,汉武帝建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率皆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满三十者出嫁之”。哀帝时,也曾允许“掖庭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到东汉时,还有大臣建议出宫女嫁人。如桓帝接受陈藩谏言,“为出宫女五百余人”。

《大风歌》中的戚夫人

第二种是被赐人婚配。

被赐给他人婚嫁的宫女主要是指在宫中劳动或侍奉后妃的人,而非嫔妃本人。宫女被赐婚的对象很广,既有诸侯王,又有皇帝的宠臣,还有周边的少数民族首领。将宫女赐婚给刘姓诸侯王,是由吕后首创,为的是让她们充当自己的耳目,进而加强对各地刘姓诸侯王的监控。汉文帝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吕后就将自己的侍女窦氏赐到代地。到东汉,皇帝赐宫女给诸侯王的做法仍很多见。比如太后阴丽华去世时,其子东平宪王刘苍归国,明帝刘庄特赐宫人奴婢500人。和帝时,赐诸王宫人,貌美的掖庭宫人左小娥被赐给清河王刘庆,“幸爱极盛,姬妾莫比”。

林心如版窦氏

皇帝可以赐宫女给诸侯王,但诸侯王不能主动迎娶汉宫所出宫人,“旧禁宫人出嫁,不得适诸国”,否则要被朝廷处罚。比如孝明皇帝之子陈敬王羡之子钧,“掖庭出女李娆为小妻,复坐削圉、宜禄、扶沟三县”。

汉代皇帝也会将宫女赐给有功的大臣。比如汉武帝曾赐给金日磾几名宫女,但为人笃慎的金日磾对所赐宫女“不敢近”。汉代大臣不能自行强娶宫女,否则就是违背臣子之道,要以大不敬论罪。西汉末年,声势烜赫的王氏外戚成员王根、王况,或是“取故掖庭女乐五官殷严、王飞君等,置酒歌舞”,或是“聘取故掖庭贵人以为妻”,就遭大臣强烈弹劾,指责他们“背臣子义”,“无人臣礼,大不敬不道”。

汉代与周边少数民族交流频繁,为了巩固双方关系,也会选择联姻。除了嫁宗室女之外,有时也会选择赏赐宫女。比如汉昭帝时期,鄯善质子尉屠耆归国继任王位,汉廷“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汉元帝时期,汉匈交好,宫女王昭君被赏赐给呼韩邪单于为妻,号宁胡阏氏。不过,这种被赐给异族首领为妻的机会在汉代还是比较少的。

昭君出塞

第三种就是随王就国。

这种出路主要针对皇帝的妃妾而言。作为皇帝的妃妾,若是有儿子,并且儿子顺利长大受封为王,一旦皇帝死后,她就可以随子就国,在封国内成为王太后。比如汉高祖去世后,不受宠的薄姬在吕太后的允许下,就与儿子刘恒就封代国。傅昭仪有子定陶王,元帝崩后,随定陶王归国,被尊为定陶太后。

《美人心计》中的薄姬与刘恒

妃妾假若有子,虽然年幼受封,但没有就国或留下子嗣,在儿子死后,妃妾可以归居娘家。如汉宣帝之戎婕妤有子竟,初元二年(前47年)被封为中山王,“以幼少未之国”,12年后无子去世,戎婕妤出宫归居娘家。

在有女如云的后宫,能被皇帝看中并生下儿子,儿子又受封为王,这样的宫女整体上也不算多,因而随王就国只能是那些幸运的有子妃妾的出路。

第四种是守园陵。

也就是为皇帝守陵,这是汉代宫女特别悲惨的一条出路,即便是无子的妃嫔也要守陵。如《汉书·宣元六王传》云:“宫人无子,乃守园陵也。”守园陵始于昭帝时期,武帝去世后,霍光专事,“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此后,这一制度被继承下来,昭宣时期亦是如此。守园陵的宫女人数众多,比如仅宣帝杜陵一处就有数百人。汉元帝时期,有大臣开始反对以宫女“守园陵”,建议遣散无子或未被临幸的宫女,但被拒绝。

到东汉时,以宫女守陵园的做法也被继承下来。和帝去世后,限于制度,“宫人并归园”,太后邓氏为此“夙夜永怀,感怆发中”。由于这一时期,“后宫贵幸者皆守园陵”,这些妃嫔也就有了统一的称呼——诸园贵人。比如冲帝之母虞美人被封为宪园贵人,灵帝之母董氏被封为慎园贵人。

死于园中是汉代“守园陵”宫女最常见的不幸结局,或因病,或因老,或因自杀。皇后赵飞燕在成帝死后被废为庶人,并被送入成帝陵园守陵,她不堪忍受,在入陵园当天就自杀了。守陵宫女不幸染病,有时都得不到救治,这也助长了宫女的死亡,让她们的命运更加悲惨。

佟丽娅版赵飞燕

对“守园陵”宫女来说,她们也能被允准还家,但这种机会在汉代太少见了。一次是在成帝时期,他下令“杜陵诸尝御者归家”。然而这些守陵宫女在此已经度过了30多年的光阴,当她们走出时,大都是或老或病。另一次是在殇帝时期,邓太后主政,放归了部分守陵宫女,也是以年迈体弱的人为主。可想而知,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病弱宫女,出宫后的生活应该也是很艰辛的。

在皇位更迭、经常以外藩入继大统的东汉,对有些守陵宫女来说却是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那就是她们能再度回宫。比如桓帝是蠡吾侯刘翼之子,继位后,追尊父亲为孝崇皇,陵曰博陵,母亲匽氏为博园贵人。由于梁太后尚在,匽氏就前往博陵守陵,待梁太后去世后,桓帝就将其接回宫中,居于永乐宫。另一例就是灵帝生母董氏,也是因儿子继承皇位,而从陵园再度还宫。纵观两汉四百年,唯有这二人是从“守园陵”的宫女再度回宫成为太后的,实为特例。总的来说,守陵是汉代宫女特别悲惨的结局,是没有出路的出路。

文史君说

从最初出宫女令其还家或改嫁到后来以宫女“守园陵”,汉代宫女的出路越来越单一,也越来越不幸。这种变化其实也是汉代社会观念的一种映射。在西汉初年,礼教尚不明显,人们的贞节观念也比较淡,男女地位相对平等,所以即便是帝王也允许宫人出宫还家甚至是改嫁,而到武帝时期,由于儒家思想确立了其统治地位,男尊女卑、夫权至上的观念大行其道,男女地位失衡,对女性的要求显著增加,倡导女性“一醮不改”,女性主动守节、不改嫁的现象明显增多。除了极少数人,汉代宫女能出宫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了,生活凄惨,结局悲凉。

参考文献

卫广来:《西汉出宫人制度考实》,《文史哲》2002年第2期。

翟麦玲:《汉代宫女的出路》,《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赵延旭:《汉代宫人“守园陵”现象探析——从侧面看汉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唐都学刊》2016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微雨燕)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