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410,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枪矛应该是冷兵器时代出场频率最高的武器了,因为简单实用、易于制作的特点,这种武器得以大规模列装部队,同时,枪矛远超刀剑戈戟的攻击距离,也使得它成了不少精锐部队击破敌军的制胜关键。百兵之王的称号,名副其实。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疑问,枪矛,应该叫做“枪”还是“矛”,或者说,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枪与矛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网上其实有很多的说法。
有不少人认为,枪和矛指的并非是同一类型的武器。比如,有人觉得,枪头要比矛头短,有人则主张说,枪杆较软而且往往会在枪头处配有红缨,而矛杆偏硬,也不会用红缨当做挂饰。其实,以上这些说法都不算正确。
目前比较中肯的观点认为,矛与枪都是那种长杆上加装硬质矛头,来增加杀伤力的刺击类武器的统称。只不过,南北朝以前,矛这个称谓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到了唐代之后,枪开始代替矛,成为长杆刺击类武器的统称,像“百兵之王”的说法,也是在这之后才流行开来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古人并没有对枪、矛有过细的区分,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指的同一种武器。
我们先来说一说以长短、大小区分枪头、矛头的说法。的确,从形制上来说,枪矛类武器在长度、大小上有种种不同的类别大小,但注意,这只是不同时期不同用法下的分类,并不代表着枪、矛就以此定义为两种武器。以明朝中后期为例,步兵所使用的长枪多为“不过两”的小枪头。但是,就当时的背景来看,明朝之所以要以小枪头配置步兵长枪,和明代喜欢用一丈三四尺以上的长枪有关,枪头较轻,有利于长枪这种长兵器的挥舞刺击。而戚继光曾经在《练兵实纪》中,提及过一种“锋用钢三寸,左右刃用钢一尺”的透甲枪,枪尖这么长,也是因为这种枪是骑兵用的短枪,全长只有288cm,所以,枪尖长一些也能更好控枪。而以《练兵实纪》的记载来看,在当时,无论是锋长三寸的透甲枪还是枪头用料不过两的长枪,都属于“枪”的范畴。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也同样能发现这种区别方式的问题。在发掘的青铜武器和铁质武器中,既有长度不到12厘米的短矛头,也有超过30厘米的长规格矛头。而追溯到石器时代也是如此,矛头长度从8厘米到21厘米的都有。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如果石器的打造难度降低,那么现在出土的石器文物中,可能也能看到更长的矛头。
除了长度外,矛头的样式就更是千差万别,从宏观角度来看,从石器时代到商代、周代,再到春秋战国,矛头的刃部在逐渐加长,矛体则变薄,以此来增加穿甲效能。因此,“枪头短,矛头长”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
至于用是否有红缨来区分枪和矛,也不大靠谱。按照这种说法,抗日战争时期神头岭伏击战中我军大显神威的红缨枪显然被归为了枪类。红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创作于西魏时期的敦煌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中,骑兵所持的枪矛类武器上就已经开始加挂了类似缨子的东西,而“枪”这种武器开始高频率出现在史料典籍中,还要等到唐代。到了清代,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所绘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清楚地显示,有不少骑士手中的枪矛都挂有非常显眼的红缨。至于清代的《皇朝礼器图式》有十款实战枪矛类武器,其中只有三种有枪缨,但却都被称为枪。而郎世宁《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中,阿玉锡手持的明显是清代绿营钉枪,但画作却把这种武器称为“矛”。
事实上,红缨这种挂件除了美观之外,最主要的用途虽然避免敌人的血液顺着枪杆(矛杆)流下,导致握柄处太过光滑难以握牢,但到了后来,情况就发生了改变。随着民间武术的盛行,一种名为花枪的技法开始出现成型,在施展花枪时,需要依靠红缨的遮蔽,扰乱敌人的视野,这种技法在纷乱的战场环境上用途不大,无法影响兵家对于武器的分类,但足以影响普通人对于这些武器种类的固有印象。
和红缨这种标识性极强的挂件类似,枪矛握杆的弹性同样也是一些人认为用来区分枪、矛的硬性指标。他们觉得,枪杆弹性较强,而矛杆则是使用无弹性的硬质木杆。在讨论这一话题时,网友们经常还会将“槊”的定义乱入。就和“蒙古依靠骑射打遍天下”这类神论类似,网上还流传着“ 积竹木柲”的传说,在这类说法里面, 积竹木柲是一种造价昂贵、制作费时又成功率极低的杆子,一些流传甚广的版本里称这种木杆“刚柔相济弹性惊人”,是制作马槊杆子最佳的材料。
之前,冷兵器研究所发布的《马槊是古代世家子弟专属高档武器?尉迟恭和李元吉:有钱人不拼命》一文,就曾经吐槽过这种传言。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商代,当时的矛的确是采用这种名为积竹木柲的材料制作矛杆。可问题是,这并不是矛的专利,事实上,除了矛以外,当时许多长杆甚至短杆兵器都有以竹柲作柄。《夏商周时期戈戟之柲研究》的作者井中伟就认为,“柲”一般本就是用来称呼戈、戟之类武器柄的说法,而《先秦楚地竹制器具考析》则称:竹柲指使用竹材作把柄的兵器,如矛、戈、戟等,柲通“柄”,也称 “积竹木柲”。可以说,即使是在技术相对落后的上古时期, “积竹木柲”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优质材料,更不专属于槊。
之所以会流传出这种只有用积竹木柲才能制作优质马槊的传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人们对于“槊”这一字的偏爱。和“枪”、“矛”这类名字不同,“槊”似乎有着一种天生的高级感,在这一点上,不仅仅是现代人,就连许多古人都不能免俗。
古人对于“槊”,在定义上其实是逐渐收窄的,《说文解字》中说:“槊,矛也”,《通俗文》进一步缩小范围,认为“矛长丈八谓之槊”。类似的还有同时期的《释名》:“矛长丈八尺曰矟(同槊),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又曰激矛,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说文解字》的成书日期早于《通俗文》和《释名》,因此我们也可以猜测,自东汉出现“槊”这一称呼后,其定义是直到东汉末年才大致定型,即骑兵所用的丈八长矛为槊。按照东汉的度量衡换算,丈八长矛的长度应为4.16米左右。不过,虽然《通俗文》《释名》等书将槊的形制限定的明明白白的,也挡不住人们对这一词汇的滥用。
南北朝时期是具装甲骑横行的时代,这种骑兵统治一切的状态,使得骑兵尤其是精锐重装骑兵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地烙印,槊这种专属于骑兵的大杀器自然也是如此,像桓王槊、折树槊这类动辄电线杆子粗细的长槊被人们津津乐道。以至于直到唐初,许多名人传记里记载他们所用的武器,也大多称为槊而非矛,即使是那些长度明显不足丈八的也是如此。甚至于,许多步兵所用的长矛,也被人习惯性的称为“步槊”,而骑兵所用的槊,自然而然就开始改称马槊了。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我们印象中素来严谨的古人,在区分枪、槊、矛时,其实也相当佛系:“什么丈八尺长、骑兵专用,通通不算,槊者矛也,其他的管他干嘛”。
在网上,“枪矛握杆的弹性”之所以会被不少人当做区分枪和矛的指标,也与槊和积竹木柲有关。传说中,“积竹木柲”有着弹性极佳的特性,因此,这种弹性也被当做衡量长槊优质与否的标志。接下来,这种标准又再次被代入到枪矛中,一些人把杆子柔韧当成了评判枪矛质量的标准,民间武术表演中,有专门适用一米七至两米左右名为花枪的短枪技艺,这类短枪除了搭配装饰用的红缨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枪身较软,也只有这样,表演者在舞枪时才能洒出成片成片的绚烂枪花。
值得一提的是,在冷兵器时代的大多数军事著作中,并不会去区分枪与矛,毕竟两者只是长柄刺击类武器的不同叫法,可是从一些小说话本中的说法来看,我们能明显发现,在民间,至少从元末明初开始,就已经将枪和矛划分为两类了。过去常说的,“十八般兵器”,在不同小说中有各自的叫法,像《水浒传》《武编》《事物纪原》等书中,都是将矛、枪分类讨论,当然了,小说本身并不是什么严谨的著作,但从这我们也能够看出,在民间,人们印象中的枪和矛,已经不是一类的东西了。只不过,即使是小说的作者自己,恐怕也是借鉴前人的说法,人云亦云的情况之下,可信度也值得怀疑。
总之,无论是枪还是矛,对于古人来说都是实用器具,对其更重视实用性能,自然也就没什么兴趣搞“枪矛命名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2.张宗登.先秦楚地竹制器具考析
3.井中伟.夏商周时期戈戟之柲研究
4.冉宏伟.枪与枪文化新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