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巴拿马,正义事业行动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喋血巴拿马,正义事业行动

前言:巴拿马地峡原为奇布查、加勒比等印第安人部落聚居地。1501年,巴拿马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属新格拉纳达总督区。

在遥远的殖民时代,巴拿马地峡是连接太平洋与西班牙宗主国的交通枢纽,每年一度的波托弗洛交易会吸引着欧洲各大商行的代理商,在这里,成吨的秘鲁白银与欧洲货物进行着有利可图的交易,巴拿马因商业和海运日益繁荣。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它从属的地位。

早在15世纪,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瓦斯科·科尔特斯就提出过修建运河的主张,但未指明适合开凿的地点,后来在瓦斯科·努涅里·巴尔沃亚征服巴拿马之后,1523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明确提出了开凿一条中美洲运河的主张。

图1.埃尔南·科尔特斯,出身西班牙贵族,大航海时代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阿兹特克帝国的征服者

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西班牙人沿着山脊用鹅卵石铺出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算是为开凿作了准备。从18世纪开始,西班牙殖民政府陆续派员勘查了四个备选地点 :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哥伦比亚西北部的阿特拉托河附近的某个地点;尼加拉瓜地峡;巴拿马地峡。1771年,勘查了特万特佩克地峡然而到1814年,当西班牙终于决定开凿运河时,拉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却打乱了整个计划。1823年,由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它正式向美国提出了援建运河的请求,次年6月,拉美自由之父西蒙·玻利瓦尔在巴拿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中美洲运河的开凿正式提上了日程。

在拟议的四个开凿地点中,巴拿马地峡以最窄(61公里)、尼加拉瓜地峡以有尼加拉瓜湖和圣胡安河可资利用,逐渐成为众望所归。在经济上,开凿运河的好处不言而喻,随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运日益发达,一条更为便捷的航路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如果运河开通,纽约至旧金山的航程可以缩短16%,利物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43%,而纽约至悉尼的航程也缩短28%,意义非凡。

下令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这是他任内的主要功绩,他也因此被美国人民雕入总统山。

图2.查理五世像

图3.西蒙·玻利瓦尔,拉丁美洲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图4. 西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荷兰裔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 ,第26任总统

一、美国与巴拿马的恩恩怨怨

巴拿马位于连接南、北美洲的S形巴拿马地峡上,北临加勒比海(大西洋),南濒太平洋,东连哥伦比亚,西接哥斯达黎加,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使两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公里,在战略上对美国具有重要意义。

图5.巴拿马运河在地图上的位置

图6,7.巴拿马运河风光

美国和巴拿马的恩恩怨怨集中表现在巴拿马运河的权益上。1903年,美巴政府签订开凿和永久租让巴拿马运河区的不平等条约,运河归美国政府所有,并由美国政府任命总督,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

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国把运河两岸16.1千米范围划分为运河区,设立了美军南方司令部,驻军1万多人。并禁止巴拿马人入内,成了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零头,并且由于运河区的一切收入均不上缴美国财政部,美国政府可用它来扶植亲美政治派别和反政府武装。

图8. 1945年10月,密苏里号战列舰通过巴拿马运河时的照片,由于运河的宽度限制,美国建成的最大型战列舰是受限制的

图9. 与密苏里号一起通过运河船闸的还有一艘航空母舰,似乎是独立级航空母舰

由于巴拿马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美国罗斯福政府在1936年被迫增加租金。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增强了巴拿马人民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的信心。经过巴拿马人民的坚决斗争,美巴两国政府首脑于1977年9月7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废除1903年条约。新条约还规定,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应由巴方提名(必须是巴拿马人)而由白宫任命。

二、美国卧底反水记

1934年2月11日,诺列加出生于巴拿马共和国首都巴拿马城的一个贫困工人家庭,5岁时便被遗弃在孤儿院。诺列加曾在高中的日记里这样写到:有朝一日,我当上了“共和国总统”,我的第一志愿是驱逐美国人。在巴拿马大学期间,他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经常为学生报《教育报》的“更新与死亡”专栏撰稿,并以学生领导人身份出席巴拿马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1954年从大学毕业后,赴秘鲁乔里奥斯军事学院学习,攻读军事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国参加国民警卫队。

20世纪60年代,诺列加曾以巴拿马军官身份前往台湾政工干校“远朋班”接受训练。1966年诺列加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布雷格堡接受心理战训练。

1968年10月支持挚友青年军官奥马尔·埃弗拉·托里霍斯·埃雷拉发动政变推翻阿努尔福·阿里亚斯·马德里政府。1970年,一群青年军官趁托里霍斯出国访问之机发动政变,当时的诺列加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时控制了一个军用机场,以惊人的速度安排托里霍斯安全回国,成功地粉碎了政变。在粉碎这次政变中充分显示了诺列加的才能。诺列加被托里霍斯提拔为陆军中校,并担任任国民警卫队情报局长。

图10. 奥马尔·埃弗拉因·托里霍斯·埃雷拉,巴拿马政治家、国民警卫队司令、政府首脑、1968年~1981年的实权人物

图11. 托里霍斯与诺列加

1981年7月31日,奥马尔·埃弗拉·托里霍斯·埃雷拉因飞机失事丧生,给巴拿马造成了政治真空。诺列加等最高司令部成员决定轮流担任警卫队司令。1982年3月诺列加任副参谋长兼情报局长。1983年8月,诺列加迫使当时军事领导人鲁本·达里奥·帕雷德斯·德尔里奥退休,自己任国民警卫队司令。任职后,首先制定了军事组织法,9月他把国民警卫队改为国防军,同时控制议会,操纵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成为巴拿马实际领导人。

诺列加对外则不完全按照美国的旨意行事,要求美国按1977年签署的巴拿马运河条约于1999年底前将美军撤走,恢复巴拿马在运河区的全部主权。80年代,中美洲局势动荡不安。巴拿马积极参与和支持孔塔多拉集团在中美洲和平进程中的活动。显示了其国际地位和在中美洲事务中参与程度的扩大。巴拿马邀请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在孔塔多拉岛举行会谈。会议结果是孔塔多拉集团成立,即4国联合推动中美洲和平进程。

虽然巴拿马在斡旋的作用没有其他国家那样突出,但参与和平进程本身就为巴拿马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981年7月31日,奥马尔·埃弗拉·托里霍斯·埃雷拉因飞机失事丧生,给巴拿马造成了政治真空。诺列加等最高司令部成员决定轮流担任警卫队司令。1982年3月诺列加任副参谋长兼情报局长。1983年8月,诺列加迫使当时军事领导人鲁本·达里奥·帕雷德斯·德尔里奥退休,自己任国民警卫队司令。任职后,首先制定了军事组织法,9月他把国民警卫队改为国防军,同时控制议会,操纵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成为巴拿马实际领导人。

诺列加对外则不完全按照美国的旨意行事,要求美国按1977年签署的巴拿马运河条约于1999年底前将美军撤走,恢复巴拿马在运河区的全部主权。80年代,中美洲局势动荡不安。巴拿马积极参与和支持孔塔多拉集团在中美洲和平进程中的活动。显示了其国际地位和在中美洲事务中参与程度的扩大。巴拿马邀请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在孔塔多拉岛举行会谈。会议结果是孔塔多拉集团成立,即4国联合推动中美洲和平进程。虽然巴拿马在斡旋的作用没有其他国家那样突出,但参与和平进程本身就为巴拿马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