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东北鼠疫死了6万人,当局封城隔离戴口罩,最终成功肃清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清末东北鼠疫死了6万人,当局封城隔离戴口罩,最终成功肃清

自从2019年底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出门随时随地佩戴口罩,到任何公共场所扫码测温,大家都期待着疫情早日清零。与我们现在的情形相似,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期,也爆发了一次来势凶猛的鼠疫。

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皮草生意火爆,对貂皮需求量极大。但貂皮难寻,导致不少商人用土拨鼠的皮毛代替,其中生病的土拨鼠相对更容易抓到,人们抓了土拨鼠后,剥去皮毛,肉则被猎人们大快朵颐。

1910年11月初,哈尔滨临近中东铁路的傅家甸,这里的房子又矮又密,有很多穷人居住在这里,其中就有专门猎杀土拨鼠的猎人,因为吃了染病的土拨鼠,十几户人家几乎同时染上了怪病,他们的症状都出奇的一致:发烧、咳嗽、咳血,然后在短短的几天迅速死亡,死后尸体还呈青黑色,紧接着就是和这些人接触过的家人、工友先后死亡,症状一模一样。起初人们并不在意,但是死亡人数越来越多,终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意识到这一怪病危害很大之后,老百姓开始利用民间偏方驱灾避病,请法师来跳大神、煮萝卜水、喝童子尿等,但是情况并没有得到丝毫遏制,反而越来越严重,半个月的时间,瘟疫就蔓延到了整个哈尔滨。

而地方政府也并没有太把这次瘟疫当回事,毕竟在医疗卫生条件和民众意识都十分低下的清朝,各种各样原因引发的瘟疫是很常见的。当地政府只发布了一些并没有太大作用的告示,而这种情形让瘟疫更加肆虐。不久之后,出现大面积死亡,路边随处可见包裹着的尸体,老百姓也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明天倒下的人会不会是自己。

这场瘟疫愈演愈烈,12月下旬,瘟疫有了向南发展的趋势,有蔓延到北京的危险,这才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

在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清政府毅然拒绝了其他国家名为帮助抗疫,实为瓜分东北的“人道主义援助”,而是委派当时的海外华侨伍连德主持东北的瘟疫工作。伍连德是马来西亚华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他医术精湛且胆识过人,31岁的他接受清政府的委派,带着不足50人的医疗队从天津陆军军医学堂赶赴傅家甸投入治疫工作。为了确定病因,无法说服老百姓让自己的已故亲人接受解剖,伍连德只好偷偷解剖了一个无亲无故的日本女人的尸体,才确定了这次瘟疫的元凶就是鼠疫杆菌。这种病菌既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直接传播。

确定了疫情原凶和传播方式,防疫措施也就有章可循。首先必须封城,进行交通封锁,还在火车站增设检疫站,对来往旅客进行一一查验,并且留守5到7天才能放行,这也和我们现在的14 天隔离期有着同样的效果,就是以防病毒存在潜伏期一时难以确定。除了封城,当时还创造性地设置了白、红、黄、蓝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疫症院、轻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医区,采取燃烧硫磺、喷洒石碳酸溶液的方式进行消毒杀菌。

戴口罩也是东北鼠疫的一个重要防范举措,当时人们佩戴的口罩被称后人为“伍氏口罩”,是用两层纱布夹吸水药棉制成,我们已经能从当时人们佩戴的“伍氏口罩”中看出现代口罩的影子。

尽管这些措施行之有效,但在当时想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可谓难上加难,清朝政府也想尽了办法,不仅印制了带有漫画的《防疫通告》,还利用火车车厢增设了不少隔离病房,又向各国银行借钱保证防疫物资。当时为了彻底解决瘟疫,清政府更是颁布了一道圣旨,对郊外乱葬岗中的染病尸体进行集中焚烧。

到了1911年3月,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被消灭。4月下旬,清政府正式宣布鼠疫肃清。这场鼠疫带走了6万人的生命,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牺牲巨大、付出巨大,最终也获得巨大成功的瘟疫治理案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