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75年以后,伊拉克开始引进核反应堆设备和技术。以色列情报机构分析,至1981年底,伊拉克便能生产核武器。以色列对此深感不安:要消除伊拉克对自己的核威慑,必须将其彻底摧毁。为实施这次军事行动,以色列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训练。
最高大本营制定了代号“巴比伦行动”的计划,抽调了 14架当时以军装备的最先进飞机,计6架F—15、8架F—16,精心挑选了24名第一流的飞行员,由参加过1967年、1970年和1973年几次阿以战争的一名上校担任指挥员,组成行动突击队,经过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行动,给我们带来了这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战例,巴比伦行动。
一、痴迷于核武的伊拉克人
伊拉克很早就开始了核计划,1962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伊拉克人建起了一座小型研究用核反应堆。对此,宿敌以色列当然保持密切关注,以色列人起初对伊拉克的核计划不屑一顾,认为这纯属天方夜谭。(伊拉克1969年批准了《核不扩散协议》,但是解密资料证明伊拉克长期瞒天过海,脱离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监管。)
之后,伊拉克试图从其他国家购买核反应堆,但一系列努力都宣告失败。
1968年,复兴党夺取政权,伊拉克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到了70年代中期,身为副总统的萨达姆对发展核武器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衷,在这位伊拉克二号人物的推动下,法国终于吐口同意卖给伊拉克一座研究反应堆和相关实验室。
图1.萨达姆·侯赛因,出生于伊拉克萨拉赫丁省。伊拉克政治家、军人,第五任伊拉克总统
1975年9月,萨达姆亲赴巴黎与法国人谈判,临行前,这位“巴比伦雄师”向媒体高调宣布:伊拉克要成为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阿拉伯国家!迫于西方和以色列的压力,法国对这一宗交易还心存顾虑,总想着如何既能赚钱又能限制伊拉克发展核武器。
图2.萨达姆参观SACLAY核技术研究中心。陪同萨达姆的是时任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戴眼镜者)
为此,聪明的法国人提出用浓度较低的“焦糖”代替浓缩铀,因为这种核燃料虽可产生原子能,却不能用来制造原子弹。萨达姆闻讯勃然大怒,向法国人霸气宣布:“我们只要浓缩铀,要么取消合同,要么成交!”
当时,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不久,阿拉伯人大规模石油禁运导致的油价大幅上升,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也令法国人心有余悸。当时法国20%的石油来自伊拉克,法国真不愿失去这位财大气粗的大客户。况且,萨达姆大手一挥开出四个丰厚条件,个个令法国人心动不已。
1、伊拉克在未来10年内以市场价向法国提供每年7000万桶原油;2、伊拉克将采购包括100架幻影F-1战斗机在内的数十亿美金的法国军火;3、伊拉克将对标致与雷诺汽车公司各下5万辆订单;4、法国将获得巴格达西边一处造价十亿美金的别墅的建筑合同。
图3.伊拉克向法国开出的条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面对如此丰厚的经济利益,高傲的高卢雄鸡终于答应向伊拉克出售核反应堆。1979年,在法国的协助下,伊拉克开始建造一座40兆瓦的轻水式核反应堆与一座小型试验性质的核反应堆。同年7月就任总统的萨达姆大大加快了建造核反应堆的速度。
图4.兴建中的伊拉克反应堆
以色列人坐不住了,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伊拉克人搞出核武器。为阻止伊拉克的核计划,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展开两次行动,在巴黎暗杀了核技术专家,在法国土伦炸毁了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关键部件,为推迟伊拉克的核计划和为以色列筹划“巴比伦行动”赢得时间。
与此同时,以色列积极争取美国的支持,希望借助老大叫停伊拉克的工程。但结果令以色列人大失所望,这一次美国人的态度模棱两可,总统卡特一边称不同意伊拉克拥有核武器,一边称不同意以色列去做刺激伊拉克的“事情”。
没有了美国支持,以色列只能单干了。对“巴比伦行动”,以色列高层意见也不一致。关键时刻,以强硬著称的总理贝京力排众议决定以暴制暴。此后,以色列试图借助伊朗之手摧毁这座核反应堆,伊朗人也的确发起了一场空袭,但技术实在太差,核反应堆经历一场虚惊后安然无恙。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