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作死记:三次建立私家军 蒋介石曾骂了两次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戴笠作死记:三次建立私家军 蒋介石曾骂了两次

原题:戴笠作死记:3次建私家军,蒋介石骂了两次,为何最后一次同意了

1945年9月,蒋介石正沉浸在抗战胜利的空前喜悦中,突然接到一份情报,说军统局长戴笠有意参与重建海军的工作,坊间传言,戴笠野心勃勃,想当海军司令。

蒋介石沉默半晌,终于忍耐不住一腔恶气,对侍从室官员大骂一通,想要召戴笠前来斥责一顿,想了想,还是罢了。

一、军统压倒中统

蒋介石对戴笠的不满与恶感,不是一天两天了,染指海军事件,是个总爆发。

不满来自哪里?

军统势力一家独大。

蒋介石在政治上惯用的伎俩是分而治之,不论政界、军界,都是如此。经济界是个例外,因为老蒋不懂经济,全交给大姐夫孔祥熙和大舅哥宋子文,只管到时要钱,不管具体运作。

在特务系统,蒋介石也是分而治之,设立了军统、中统两套互相独立的机构。一直以来,军统、中统两家在蒋介石面前争相表现,互相制衡、互相告小状,虽然矛盾不断、厮咬不断,蒋介石倒也因此省去了提防之功,悠然自得地居中驾驭两大特务组织。

但事情并没有像蒋介石预想的那样发展下去。军统在戴笠的控制之下越来越强大,而中统却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势力不足以制衡军统。

原因是蒋介石在中统实行的双重制衡制

所谓的双重制衡,一是中统在体制上归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指挥,二陈管总,中统局管实际业务,这是一重制衡。这么搞的根源在于蒋介石对二陈不敢完全相信,毕竟两兄弟都是元老级的人物,管国民党党务,权力太大。

二是中统局内,设了一正一副两个头目,朱家骅当局长,但不管实际事务;徐恩曾以副局长身份负责实际事务。朱家骅总想在局里插一杠子,过一过中统老大的瘾,徐恩曾时时提防,想方设法清除朱家骅的心腹。

在这种层层制衡、内部消耗的情况下,中统内部派系林立、一盘散沙,情报业务一团稀烂,远远没有军统搞得有声有色。

到抗战结束之时,国民党特务力量已成军统一家独大、戴笠如日中天之势。

军统大到什么程度?

当时军统在全国各省都有分站,在海外也有不少据点,整个局上下有五万余人。这是什么规模?国民党军普通军级单位,也就是两万多人,戴笠手下足足有两个军。

不光人多,戴笠插手的军政事务也多。

戴笠利用他能随意关人杀人调查人的优势,对各级官员一边威胁一边示好,软硬兼施,把他的心腹干将派往交通、警察、税务、缉私、海关邮检、外交等部门,势力盘根错节,越来越强。

蒋介石对这种情况很担心,一家独大,意味着一家擅权。这种倾向断然不能持续下去。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慢慢发现戴笠外柔内刚、表面粗豪实则阴险的性格特点。

起初,戴笠在蒋介石面前全完一副奴才样,动辄在蒋面前下跪,动辄抱着蒋的腿哭。1938年戴笠的闽北站站长被福建省主席陈仪下令枪毙,戴笠痛失颜面,跪在蒋介石面前,用极为无赖的手段求蒋介石处罚陈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领袖不答应自己就不起来。

这种有失政治品格的事,其他军政大员都不屑于做,唯独戴笠能拉得下脸。

无耻厚脸皮的做法,换来了蒋介石的绝对信任,戴笠反过来利用蒋介石的信任,拉大旗做虎皮,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如果只是经营军统势力,倒还罢了,戴笠是个政治狂人,还想往军界、政界发展。他的心腹大将刘培初、唐纵都劝过他,大意是,特务组织是见不得光的,要想在党国有所发展,必须往军政两界发展。

戴笠深以为然,往其他领域伸手伸得越来越厉害。

纸里包不住火。戴笠这种做法,引起蒋介石种种不安。蒋介石也敲打过几次戴笠,迫使其退出缉私行业,本想戴笠知难而退,谁知他竟然欲心不死,居然把手伸到海军上来了。

二、戴笠妄图当海军司令

戴笠想染指海军,起因是国民党海军要重建。

当时国民党政府无力独自重建,美国海军趁势提出共建,并希望通过中美合作所这个特殊的渠道,在新建国民党海军中打入亲美力量。

有人不免要问,国民党海军不是力量还可以吗?为何需要重建?

国民党海军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早年蒋介石重心在陆军,空军、海军建设都相对落后。抗战爆发前,海军力量掌握在蒋系、奉系、粤系三家军阀手里,经过费力的整顿,勉强统一为一支完整的海军,但总吨位只有44038吨,舰船大多是购买的落后舰只,与日本帝国海军无法同日而语。

原国民党军海军司令陈绍宽

原国民党军海军司令陈绍宽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9月,国府海军被日军大部消灭,只剩少部分舰只逃到武汉。1938年6月,再被日军攻击消灭。至此,蒋介石的海军全军覆没。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急于重建海军,给了美国人插手的机会。

戴笠和美国人合作建立中美合作所,双方接触合作甚是亲密,戴笠便产生了挟洋自重的想法,图谋把军统掌握的数万人马改建成海军陆战队,待美、英等国大型舰船一到位,马上控制海军,戴笠便可一步登天,当上海军司令。

戴笠一向十分狂妄,他与西北王胡宗南关系很好,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胡宗南自诩军界第一,戴笠则自吹蒋介石第一心腹,两人一度密谈,日后蒋介石去世,他二人平分天下,胡宗南掌管什么、戴笠掌管什么,大致分了个范围。

颇有当年赫连氏大夏与刘宋王朝在地图上平分北魏的气势。

可见戴笠有多狂。

不过戴笠一向顺风顺水惯了,没有准确估量到蒋介石对军权的重视。

美国海军拿出与戴笠合作的方案,送交美国国会审批。美国方面认为,戴笠是特务组织的头目,而且一贯打着反共旗号,与美国力主的国共和谈相矛盾,决不能让他出面掌握海军。否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发什么菩萨慈悲,他们之所以这么考虑,也是怕深度介入国民党军队最高权力运作,而触怒蒋介石。这么多年接触下来,美国人早就摸清楚了,蒋介石的什么东西都能摸,背地里撺掇李宗仁反对他,问题都不大,唯独一样不能碰:军权。

国民党军的参谋总长、国防部长、陆海空军司令乃至于战区司令、核心主力军的军师长,都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美国人从来没有撕破脸皮干预。如果这时候支持戴笠当海军司令,和蒋记政府的关系怕是要一日退千里。

所以美国国会上断然否决了这个议案。

蒋介石发了一通火,间接地敲打了一下戴笠。

之所以不像以往,直接把戴笠叫到办公室亲自打一顿,是考虑到戴笠羽翼已成,再这么又打又骂,怕引起激变。

为了堵住戴笠的嘴,蒋介石于1945年12月火速提拔贪污大王桂永清担任新的海军司令,戴笠谋夺海军一事就此终结。

三、戴笠抢夺警察部队再遭挫折

谋求海军之路失败后,戴笠又转而谋取控制警察权。

警察虽然不是正规军,但也是一股非常庞大的势力。

戴笠的想法是,退而求其次,先掌握住一支人数众多的准军事化力量,时机一到,便可模仿当年宋子文组建税警总团一样,把全国的警察改造成标准军队。

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枭雄,戴笠这个打算当然不是凭空而起,他早有预谋。

戴笠这个人情商、智商都很高,为人处事不钻牛角尖,眼界、手段都很活。

他早就认为,特务组织虽然有优势,能拿蒋介石的命令直接吓唬人。但这毕竟不是一国政权所必需。

西方固然也有特务组织,但官方名号都倾向情报侦察,而非特务统治。

非常时期搞独裁固然需要,若是国家正常化了,谁喜欢和一群整日暗杀、绑票、刑讯逼供的刽子手为伍?

戴笠早就有想法,军统实际业务中的刑讯侦察缉捕等事项,迟早要有一个寄身之所,不能永远以军统的名义存在下去。而警察就是最好的栖身之所。

戴笠早年就与警界渊源颇深。

他当年兼任过浙江警官学校政治特派员,始与警界发生关系,其后因反对“废警改团”一事,在警界颇有影响,他还策动组织过“警察协进会”,参与改组中央警官学校的工作。

戴笠认为情报和警察工作,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情报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警察方面的知识,战时的情报人员,也可以在战后转入警察系统从事警务工作。

军统局正式成立后,戴笠也一直有意识的派遣军统人员进入警察系统,在警察界布下了一定的势力。

此时谋取海军不成,戴笠萌生了军统兼并警察系统的想法。

在他的设想中,以军统局为核心领导机构,并成立警察总监部,类似于军队中的国防部。自然而然,届时他戴老板便摇身一变,成为警察大佬,指挥一支名非军队、实则力量相当可观的准军事力量。

戴笠这个贼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蒋介石听闻,再次痛骂戴笠贪心不足蛇吞象。他早在1944年军统势力无限蔓延时,借着罢免戴笠缉私总队负责人一职,就敲打过戴笠,要他不要插手军统以外的事。

没想到一事未成,又生一事。

蒋介石正欲发难,真真实实惩治戴笠一回,没想到中统局闻风而动,趁蒋介石不满,抢先发动争夺。

当时中统刚刚挨了军统一个大闷棍,正憋着一肚子怒气撒不出来,瞅见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什么闷棍?

原来1944年底时,徐恩曾利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卡车搞走私,因为行事不秘,被死对头军统查获,人赃并获抓了个现行。

狡猾的戴笠没有把这件事直接捅到蒋介石那里,怕蒋介石训斥他们搞内斗。戴笠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把此事透露给徐恩曾的政治对手、中统正牌局长朱家骅。朱家骅便向蒋介石告密,蒋介石最痛恨监守自盗之事,于1945年春调查确证后,亲笔手令,免去徐恩曾本兼各职。

中统出了窝里斗,二陈兄弟并不找自家人的责任,而是痛恨军统使阴招。此时便在争夺警察控制权上发力回击。不过二陈兄弟很聪明,自己并不出面,背后支持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李士珍,让他与戴笠争夺。

李士珍是警界元老,又有黄埔二期生身份,无论经验还是资历都远远强于戴笠。李士珍发动各方势力攻讦戴笠,指责其用心不纯。戴笠也策动一帮政客连连上书,说李士珍胡说八道,意在经营自己的势力。

两派斗得相当激烈,完全超出蒋介石预料。最终蒋介石采取了折中办法,让军统局帮办唐纵当了警察署长,并明确表态,警察一系与军统不得合并。

面对这一结果,戴笠只能承认。

不过由唐纵出任署长,戴笠内心还存着一点想法。

世人皆言校长对我戴雨农已有猜忌之心,这不还是顾着我的脸面?说到底,唐纵是军统局帮办,校长还是向着我的。

权力对人心智的摧毁可怕如斯,哪怕还未加诸其身,都能让局中人为之疯狂、为之痴迷,进而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戴雨农者,正此谓也。

四、忠义救国军

谋求警察不成后,戴笠再次转向交通警察部队大权。

戴笠几次三番要染指军队,根基全在于他掌握的那支忠义救国军。

我们大致说一说这支神秘武装的情况。

忠义救国军起源于1937年8月。

当时东南抗战局面非常危险,戴笠揣摩出蒋介石不愿放弃东南的心思,便以建立敌后武装力量为名,建议在沪宁杭一带组建一支由军统主导的民众武装力量。

这个想法与蒋介石一拍即合。

戴笠便到上海拜会青帮大佬杜月笙,得到了杜氏大力支持。戴笠立即着手成立武装部队,经过一顿搜罗,拉起来一支1万多人的武装。

主体和领导层是军统骨干,其他成员包括青帮流氓、无业游民和部分青年学生。

上海失守后,国民党军主力全部撤退,这支部队被日军几乎摧毁殆尽。戴笠逃到后方,在长沙重新建立起忠义救国军武装。

极盛时共有3个纵队、9个团,号称10万大军,实际人数大约在1万以上。

极盛时共有3个纵队、9个团,号称10万大军,实际人数大约在1万以上。

抗战时期忠义救国军挺进东南敌占区,和日军、汪伪进行了有限度的战斗,但成果廖廖,既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也未能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不啻霄壤之别。

而且这支部队秉承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断与新四军为难,甚至兵戎相见,干出很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名虽忠义救国,实则既不忠于民族、也对抗日同袍无义。

抗战胜利后,忠义救国军大约有2万多人。继续维持忠义救国军的名义,已然没能政治旗号。如果继续维持现状,极有可能被陈诚兼并,统编到正规军序列。

陈诚权欲极强,不亚于戴笠。以他的手段和地位,早晚能干得出来。

戴笠历来是吃东西渣都不吐的,哪能把自己的肉割给别人。

但怎么向蒋介石提呢?想来想去,戴笠在交通警察上找到了突破口。

他向蒋介石建议说,当前匪患不已,全国交通干线无人看管,建议专设一支交警总队,负责保护各交通路线安全。

警员也不用蒋介石另行拨付,可以将中美合作所编练的教导营、忠义救国军等武装人员改编过来。

蒋介石当然知道戴笠这是在耍花枪,说来说去还是为了掌握一支武装力量。

但他没有继续驳戴笠的面子,怎么说也是一个派系的大佬,过于打压不太好。而且这个交警总队在政治、军事上都不怎么重要,和国民党正规军固然没资格一个锅里抢食,连警察总署这种国家正规机关也没法比。一旦“剿匪勘乱”大业完成,交通无忧,随时都能撤销交警总队的编制。

蒋介石终于同意。

戴笠便欢天喜地的着手组建。

交警总队于1946年3月1日正式成立,下设18个总队,每队人数略等于正规军一个团,总人数达6.44万人。

按戴笠的设想,这支武装将同当初宋子文的税警总队一样,在战争中逐渐扩大势力,甚至有可能打造出来一两支主力军,像新一军那样。以后若真的老头子咽了气,他也能以这支武装为基础,过过一方实力大佬的瘾。

这个想法未免过于狂妄,真实体现了戴笠敢想敢干、邪到深处敢欺正的西毒式风格。

不过没等他付诸实施,半个月后一声巨响,戴笠的肉身在失事飞机的巨大火焰中化为焦炭……

那么他一手建起来的交警总队命运如何呢?

戴笠的设想尽管狂妄,但并不完全是空想。随着国民党正规军不断被解放军歼灭,蒋介石果然把交警总队拉上内战战场,并进行了扩编。

交警总队相比一般国民党军有一定优势,其校、尉级军官大多出身中央军校、警校及诸特训班、游干班。警员文化较高,一般有高小程度,受过特种技术教练。交警装备美械自动武器,机动快速,又擅长情报、电讯、策反。还与帮会、地方土豪有不少关系,粮弹补给比较充足。

但一到实际战斗层面,交警总队训练少、作战经验不足的缺点立时显现,毕竟不是职业军人,临时凑起来拿着枪瞎糊弄可以,一到战场上就露怯。大批交警部队都逃脱不了被消灭的命运。

交警各部队中,最早覆灭的是熊剑东指挥的交警第7总队。这支部队的成员多是原汪伪上海市政府的税警,几乎没有与正规军作战的经验,在1946年8月被粟裕部歼灭于苏北地区,熊剑东阵亡。

1948年夏,交警第5、第8总队在冀东地区被歼灭,交警榆津护路司令汤毅被俘虏。

1949年5月,交警第1总队在南逃福建途中,于浙南永嘉瓯海被浙南游击纵队伏击歼灭。

1949年春,交警第9总队在奉化担任蒋介石父子警卫,后退舟山群岛,驻防桃花岛。

10月18日夜,解放军第21军以步兵第183团加强第182团的1个营渡海突袭,至19日,除192人逃脱外,副总队长姜溢三以下被歼灭。

在解放军的强大打击下,也有部分交警部队投诚起义。1948年,东北“剿总”将进驻东北的一部分交警部队扩编为暂编第52师,原交警总队长李嵩为师长,加入第六十军的作战序列。李嵩骄狂无比,师里一切人事任命全由自己说了算,不向曾泽生通气。

六十军在长春起义的前夜,曾泽生军长以开会为名,将李嵩及所部3个团长扣押,迫令该师随同其他部队一起出长春接受改编。在四川成渝一线的交警3个总队(总队长分别是陈再生、余越、阮祖国),当1949年11月至12月间刘邓大军及贺龙部入川,自己走投无路时,或逃散或被迫随其他国民党部队一起起义。

交警总队后来随蒋介石逃到宝岛者,十只余一,仅剩6000余人。蒋介石当即撤销了交警总队的番号,将这6000多人打散分配到陆军,少量军官分到各个政府部门。戴笠这点“骨血”就此消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