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战争中会出现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为什么古代战争中会出现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

翻看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不管哪一时期总会出现大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诸如牧野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虎牢关之战、钓鱼城之战、鄱阳湖之战、萨尔浒之战等等。似乎那些耳熟能详的古代著名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萨尔浒战役示意图

有人曾统计:单是从西晋到隋的323年中,参战超过十万人的大战69次,以少胜多者达50次;北魏南征,每次兵力都多于南朝,结果只胜一次。

放眼欧洲,“以少胜多”却成为西方军事家们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件难事。坎尼会战中,汉尼拔以四万余兵力大败八万不到的罗马军队,已经是西方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之战中,以73000人击败86000人的俄奥联军,也被称为是“以少胜多的经典”。而这两战中,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相对于中国古代动辄1:5、1:10的悬殊对比而言,真可谓小巫见大巫。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史上会有这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呢?

西方的战争场面

首先,交战中人数更多的一方,其兵力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宣传出来的。

例如《史记》中说秦国“带甲百万”,可实际上,秦灭楚时发兵60万,就已经调动了国中几乎全部的兵员储备,“二丁抽一,三丁抽二”。要是真有“百万”,估计秦国全部成年男子都得当兵。同理,昆阳之战中新莽的42万大军,赤壁之战中曹操的80万大军,淝水之战中前秦的87万大军,土木之变中明军的50万大军等等,都是夸大后的“虚数”。

赤壁之战

那么,为什么古人习惯用“虚数”来展示兵力的强大?为何无人戳穿?从兵力优势的一方讲,把自己的兵力说得越多,就越能提振士气、恫吓对手。

如果对手实力太弱,没准还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何乐而不为?比方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给孙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与吴”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就很明显是在用夸张的兵力吓唬孙权。前秦伐东晋时,有人就建议秦帝苻坚:“若一举百万,必有征无战。” (《晋书·苻坚下》) 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

前秦宣昭帝苻坚

对于兵力少的一方而言,获胜后把对手的实力吹得大一点,正好彰显自己用兵如神,不正好说明获胜乃天意所至、众望所归吗?

史书评价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就是为了证明刘秀乃是真命天子。另外,好不容易获胜了,大家最盼望的就是因功受赏、光宗耀祖,谁不愿意把自己战绩说的多一些?

《三国志》中有云:“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一句“一以为十”,道出了夸大战绩是一种普遍做法。毕竟赏和功是挂钩的,“功”大了,“赏”自然不会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交战双方有意无意地“一拍即合”,“以少胜多”的各种神话不断涌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淝水之战

其次,人数越多,并不一定战力越强。

古代战争受限于生产力水平及交通运输方式,兵力越多,往往意味着行军速度越慢、机动性越差,这就经常导致关键时刻无法将全部力量投入到主要战场上,所谓的兵力优势往往只有理论上的数值优势。

比如淝水之战中,前秦号称出动了87万大军,但“坚 (指苻坚) 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 (《晋书·苻坚下》)。 苻坚赶到前线时,各地调集的大军还都分布在东西相距上万里的广阔空间上。虽然古书中关于“万里”的夸张说法我们不必当真,但前秦绝对不会、也不可能将87万人马都集中在淝水前线是肯定的。

实际上据当代学者考证,前秦在淝水前线的兵马应该在12-15万人上下,和晋军的10万人 (8万北府兵+2万地方武装) 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很多时候,拥有优势兵力的一方因为兵分多路,结果被劣势一方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我们会讽刺失利的那个主帅不懂兵法,连集中兵力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其实,并非是主帅不明白,而是很多时候,交通及后勤的局限,令他们根本无法将部队一次性投入战场,兵分多路实在是无奈之举。

宋朝军队

人数优势并不是战力优势,况且受制于国力,如果在短时间内扩充军力,得到的只是良莠不齐的乌合之众。这样一支军队,人数再多,只要主力部队失利便败局已定。雍熙北伐中,曹彬统领的宋军东路军作为北伐主力,其溃败后,中、西两路宋军就只能赶紧撤退,连西路军已经占领的三州十七县也不得不放弃。淝水之战更是如此,随着亲临前线的苻坚败退,前秦各路人马不仅作鸟兽散,连整个秦国都乱成了一锅粥。

古代战争中,“百万大军”看似优势,实则不然。人数优势在战场环境下,反而会带来削弱实际战力的负面效果。也正因如此,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中能够驾驭40万人以上规模大兵团作战,并战而胜之的,大概也只有王翦、韩信、李靖、铁木真等寥寥数人而已。

王翦(生卒年不详) 明人绘

再者,兵贵精、不贵多,人数少的军队未必不能打。

古代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集中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往往意味着“七拼八凑”,意味着指挥混乱、调度困难。昆阳之战中,刘秀率三千敢死队冲击敌阵,击溃了一万余新莽的中军部队,而其余新莽官兵不是赶紧前往支援,而是眼睁睁地看完刘秀如天将下凡一般的表现后,就一哄而散。

同理,田余庆在《东晋门阀政治》中认为,淝水之战中,前秦那支百万大军“不过是一批被驱迫的新发之卒,并没有形成战斗能力,欲对之作周密部署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当苻坚率领的前锋部队败退后,强大的前秦部队顷刻间土崩瓦解。而很多农民起义军,更是自带“树倒猢狲散”的流寇属性。

陈胜吴广地图

无论是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孙恩起义、黄巢起义、方腊起义还是元末、明末农民大起义,起义军往往将一路之上裹挟而来的流民、饥民、乱民乃至土匪响马、散兵游勇等全部囊括进队伍中来。这些人打起仗来难顶大用,甚至时不时会因纪律不严率先跑路,导致整个战局崩溃。故而史书中经常会有几千官军大败几万起义军的战例,即使是在明末危局中,这样的战例都不少见。

所以说,兵贵精而不贵多。当年诸葛亮只有一支不到十万人的野战军,却打得“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的司马懿“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就足以说明问题。 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其实并不玄幻, 胜利的背后,往往是外因内因综合的结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