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粟裕心里这两位元帅是他最为敬重的军事将领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在粟裕心里这两位元帅是他最为敬重的军事将领

林彪和粟裕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人年纪相仿,都有一身“怪病”。

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偶然雅兴,穿着缴获的日军军服遛马,不料被阎锡山的小兵当成日寇误伤了,留下一辈子的后遗症,怕风、怕光、怕声音。粟裕更是负伤六次,两次伤在头部,有三颗弹片终身留在头颅内,头疼的时候,连头发都不能碰,后来还不能左右环视,吃饭的时候,要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直线上。

除此之外,在解放战争中,林彪和粟裕都让蒋介石头疼不已,蒋介石的五大主力部队中,林彪灭了两个,粟裕灭了三个,有了他们,蒋介石的头上大概多了不少白发。蒋介石说,关外的林彪是“战争魔鬼”,关内的粟裕则“诡计最多,肃清最困难”。正因为林彪和粟裕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两人经常被拿来对比。

特别是林彪和粟裕的指挥风格。

林彪的指挥风格是勤于算计,每一步都要计算到位,而且不愿行险。用林彪自己的话说,他长期担任保卫中央的重任,而且还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部队,担子很重,所以打仗就比较慎重。一般来说,有了七成把握才敢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八九成把握,又容易失去战机,无仗可打。

因为勤于算计,不愿行险,所以在某些时候很容易失去战机。比如因为三战四平的教训,使得林彪在打长春时决心不够,打锦州时又犹豫不决。但反过来看,这能让林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减少部队伤亡,士兵跟着林彪这样的首长是幸福的。

粟裕的指挥风格是算的细,敢于行险。粟裕对于战役的各个细节都考虑得很细,这一点和林彪很像;而敢于下决心,履险如夷,这一点又胜过林彪。粟裕指挥作战往往是以不到一半的兵力作为主攻,大部分兵力用于阻援,这一点和其他解放军将领以大部分兵力主攻、小兵力阻援的风格有显著不同,是其独特之处。

因为敢于行险,粟裕打出了许多经典之战,比如面对国军多路围攻时,粟裕却迎刃而上,打出了苏中七战七捷,由此一战成名。但粟裕指挥作战部队时往往伤亡很大,这既和敌军较强有关,也和粟裕打仗行险、对战术重视不够有关。粟裕攻坚往往强攻硬打,部队的战术素养不足,这和林彪相比也有很明显的差距。

尽管两人的指挥风格存在较大差异,但自古英雄相惜,林彪对于粟裕的许多战役都有浓厚的兴趣,比如苏中七战七捷,当毛主席将粟裕的战例通报各战区后,林彪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叫来参谋长刘亚楼,让他搜集苏中战役更多的资料,然后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仔仔细细琢磨了两天。粟裕对林彪也同样钦佩。

毛主席将台湾战役交给粟裕后,粟裕考虑到参战部队除了三野,还有其他野战军四个军的部队,而且此战又关乎太平洋和东南亚局势,所以就向毛主席建议,派刘伯承或林彪来主持战役,自己作为华东战区军事主观全力协助。尽管毛主席未答应,依旧让粟裕全权负责,但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粟裕心里,刘伯承和林彪是他最为敬重的两位军事大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