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清最后的摄政王,一生做了两个最明智的选择,保一生平安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他是大清最后的摄政王,一生做了两个最明智的选择,保一生平安

1908年,帝国最后的两颗“太阳”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世,留下了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与不过25岁的摄政王载沣。面对已开启近10年的立宪改革,以及全国各地纷纷而起的立宪运动与革命活动,载沣虽希望能够一展拳脚,施展其抱负,但奈何其能力实在有限,根本无法挽救时局。3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倒台,中华民国成立,载沣也由此在20几岁的年纪开始度过漫漫余生。

一、无法挽救时局的载沣

如果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载沣可能会将1908年视作自己命运的转折点。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亲哥哥光绪皇帝会突然暴毙,更想不到下一任皇帝竟然会选择他的儿子溥仪来做,当然他自然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帝国实际上的最高摄政王。此时载沣不过25岁,正是精力最旺盛,政治热情最高涨的时刻。从表面上看,此时的大清还算“安稳”。自1901年开启的清末新政,已经使这个老大帝国有了巨大的变化,1906年的立宪改革更是使这个持续两千多年的帝国开始走向“民主”,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中。

载沣

但现实显然不是载沣设想的那样,光、慈二人的崩殂使整个帝国顿时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而载沣出于意气之争,又在1909年亲手罢黜朝中重臣袁世凯,为自己制造了一位强大的敌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若用一句话来概括,莫过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了。此时大清国最强大、最先进的新军,正掌握在袁世凯手中。朝内出现问题也就罢了,朝外也是喧喧嚷嚷,此时各地的立宪派正铆足了劲,希望朝廷能够更进一步速开国会立宪法,成立责任内阁。

按基本常识讲,所谓的政坛高手,无非是将蛋糕尽可能地分给更多的人享受,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更大的政治资本。但载沣显然太过于自信,他过于相信自己作为摄政王的权力以及朝廷的威信,却忘了这时早已不再是一百年前的大清朝。更何况国内始终还有一股游走在刀尖上的革命党,他们时刻盯着这个濒临倒塌的大厦,只待时机便会出手,以彻底瓦解这个老大帝国。

摄政王载沣

二、无奈接受的结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几个月后大清正式垮台。毫无疑问,当时人谁也不会想到这小小的武昌飞腿给大清一脚,竟会让帝国大厦轰然倒塌,毕竟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已经是数不胜数了。但这次的武昌革命却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省独立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载沣虽不得已起用袁世凯,但没想到这却成为袁世凯要挟皇室的把柄。

《辛亥革命》中的袁世凯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宣统皇帝正式宣布清帝退位,既然皇帝都没有了,摄政王也就不存在了。载沣年轻气盛,但却不是“心狠”之人,如果说武昌起义之时,他还想过要狠狠地惩办这些革命党人,但当革命的星火已然燎原之时,才20几岁的载沣显然无力应对这一切。根据载沣女儿后来的回忆录记载,载沣在民国成立后与孙中山曾有过见面,孙中山对载沣说,感谢你支持拥护“共和”,过去你是摄政王,现在你在新生的民国里也是有前途的,载沣则对孙中山再度表示拥护民国,并感谢民国对皇室的优厚政策。

载沣真的全都放下了吗?肯定不会,要知道这时的载沣不过28岁,但问题是,载沣的性情决定了他决不是像善耆、良弼那样的“铁血总社党”,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从1909年他罢黜袁世凯给他亲哥光绪报仇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载沣是性情中人。他的性情在他担任摄政王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加速了大清的灭亡,但当新政权成立时,反而使载沣不会有太多的激烈情绪出现。甚至在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载沣还大骂袁世凯,说他是胡闹,由此可见载沣对新生的民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当然这或许与他年轻时便出使各国,有一定的世界性经验见识有关。

中年时期的载沣与长子溥仪

三、民国时期的安稳寓公

民国成立后,载沣回到自己的“王府”,开始闭门读书的安稳生活,这或许是他一直以来的希望,也就是过上“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的日子。购书、藏书与读书成为不到30岁的载沣漫漫余生里的生活基调,甚至他还给自己起了别号叫“书癖”。 每天只要没事不出门就要在家中看书,早上起床后除吃饭洗漱与请安外就开始读书。他涉猎广泛,除固有文史书外,还涉猎大量的自然科学,如阅读数学与天文学类书籍,他在家中甚至给小孩子当数学老师。除读书外,他还每天在家中练字怡情,仿佛一个退休的老先生一般逍遥自在。

醇王府

与众多依然怀抱政治野心的遗老不同,载沣自己只想做到四个字,那就是“端正和平”,他在退出政坛后仿佛一夜悟道,虽是青年的外表却有着老人的心思,他对任何人都尽量平和,也不打骂子女和仆人。他更不想参与什么复辟,甚至连1917张勋复辟,溥仪短暂恢复“帝位”一事,载沣都没有参与。他知道复辟是无法实现的,自己参与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打破平淡的生活。他参与政治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民国政府对皇室的优待条件,以使他们能够安稳度日。

退位后的溥仪仍生活在紫禁城

1924年冯玉祥背叛直系并进驻北京,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并修改了对皇室的优待条例。溥仪被逐出宫给了载沣以极大的打击与不安,此前的皇室虽不是统治者,但起码还可以在自家宫殿里安乐生活,现在连这一点都无法保障了。据溥仪回忆,当时的载沣是慌慌张张并喃喃自语,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直至冯玉祥被张作霖赶出北京后,载沣的状态才有所好转。而溥仪也对自己的父亲有些失望,他此后选择寓居天津,成为天津“寓公”群体的一份子,他的居住环境相当不错,一切现代化设施十分齐全。

影视剧中溥仪被赶出皇宫

但事情到了1937年起了变化,日本人先后攻占北平和天津,载沣成为日本人重点拉拢的对象,但载沣显然不想做投降日本的傀儡,但他也无法前往国统区。于是载沣在日本人的逼迫下被迫返回北平,并时刻有被押往长春的危机,载沣也成了日本人控制溥仪的一颗棋子。但载沣始终坚持不往东北,就要在自己的老宅子里过普通日子,日本人也对“皇帝”的父亲没有办法,只得让他在北平生活。事实证明,载沣能够坚守气节不向日本人投降,是他一辈子除了认同民国之外,做的最聪明、最准确的事情。载沣在北平一直过着平稳的生活,随后历经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进入北平。载沣尽管对新政权有疑惑,但他相信自己的一生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因此在北京是能够继续平稳度日的。但好景不长,1950年载沣染上了尿毒症,次年便离开了人世。

晚年摄政王(左),泯然众人矣

文史君说

载沣的一生毫无疑问是传奇但又平稳的,不同于溥仪颠沛流离的命运与投向日本的罪恶行为,载沣对政治始终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他只想做一个安稳的寓公,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最大的胜利。正是这份心态和见识,使载沣在大清灭亡后的几十年里,没有遭遇什么痛苦曲折,始终过着自己的日子,这在乱世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参考文献

凌冰:《最后的摄政王—载沣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姜叶帆:《清末民初政治转型中的载沣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