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代前期监军由御史担任,后期却多是宦官?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为何唐代前期监军由御史担任,后期却多是宦官?

监军制度,就是传达君令、辅助将领、防止兵变、规范军纪的制度。

唐代的监军十分有意思,唐朝前期,皇帝以御史为监军,后期却以宦官为监军。 这是为什么呢?

唐朝军队

萌芽:春秋战国时期

司马迁《史记》曾提到了齐国齐景公时的监军庄贾。齐国周围的国家都有扩张的野心,晋国攻占阿、甄,燕国侵略河上,齐国名臣晏婴推荐文武双全的田穰苴去抵抗燕晋之师。为了取信齐景公,让军民臣服,田穰苴提出让齐景公的宠臣监军,齐景公于是派遣庄贾前往监军。可是庄贾骄横失期,田穰苴认为大兵压境,君主寝食不安,庄贾受君主所托监军,“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不遵守军法,应当处斩庄贾。

这样看来,庄贾身负监军职责,需要以身作则,传达君主命令,在军中有一定的地位,但还是要遵从军法。春秋战国时期的监军并非定制,具有临时性。而后的秦朝,秦太子扶苏曾经在将领蒙恬抵御匈奴时监军。西汉更加关注监控军队。

但是自春秋战国到西汉,监军始终没有制度化。

东汉:监军制度化

到了东汉,光武帝登基,但叛乱频起。光武帝前十八年,就有冯愔、彭宠、张丰、史歆等将领、太守相继谋反。如果用叛将彭宠妻的话来总结这个时期的局势,那就是天下尚未平定,各自割据为雄,类似渔阳郡这样“兵马最精”的大郡,又“何故为人所奏而弃此去乎”呢?为了加强皇权,光武帝频繁派遣光禄大夫、侍御史、中郎将等充任监军使者,压制将权。

东汉光武帝刘秀画像

光武帝的继任者也频繁使用监军,设置了常设监军与临时差遣监军,两类监军分工和职能不同,形成战时保障、平时监督的监军体系。

魏晋时期的骑马武士俑

魏晋时期

魏晋实行都督制,在军队中,督军的将军地位甚高,监军使者只是辅助。魏晋统治者通常按照所监对象地位来安排相应级别的监军使者。官职较高级的监军使者,如御史、中郎将等,往往持节都督诸军或者监诸军,官职较低级的则持假节督诸军。

监军自东汉制度化后,逐渐呈现出一个趋势,那就是领军权和监军权逐渐合流。东汉时,武官家庭出身的中郎将皇甫规“持节为将”,上场杀敌,与将军无异。晋怀帝永嘉年间,抚军将军苟晞在征伐镇州郡时,还要监督青兖两地的军事。朝廷设置监军本意是为了控制地方,但监军权力过大,朝廷就得加大对监军的监察力度。比如说西晋时期,军司就举报监军石崇与徐州刺史高诞喝酒闹事,所以石崇被免官。

但总体来看,领军权和监军权的合流始终是统治者心中的一根刺,到唐朝,就出现了不设监军的声音。

唐代官制简表

唐朝的监军制度的变化

唐朝前期沿用隋朝旧制,以御史监军。但在唐朝前期,监军并不是一个常设的职位。《通典·职官十一》就载:“隋末或以御史监军,大唐亦然,时有其职,非常官也。”

到武则天时期,派兵出征时没有设置监军。凤合侍郎韦方质就上奏说,大唐以前有御史监军的传统,如今打仗却不派监军,“恐亏失节度”,委婉地建议武则天遵循旧制,让御史作为监军。而武则天认为前朝监军权力太大,影响军队运作,就以“以卑制尊,理便不可”为由,不设御史作为监军。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

唐玄宗时期,唐朝又恢复了监军传统,并开始以宦官作为监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唐代第一位宦官监军边令诚的故事呢?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名将高仙芝、封常清领军队捍卫潼关。潼关是重要的关口,唐玄宗想着必须有人去军队监军。唐玄宗想到了边令诚。

边令诚做事麻利,又伶牙俐齿,颇得唐玄宗信任。唐玄宗赐予边令诚“监门将军”,派遣他到陕州监军。可边令诚一点也不“诚”,在皇帝和将领面前完全是两副嘴脸。他一来到军中,就向高仙芝索贿,高仙芝不允,边令诚污蔑高仙芝“盗减军士粮赐”,高仙芝、封常清被赐死,潼关失守。后来,边令诚还开城门迎接安史叛军。

从这个例子看出,选择宦官担任监军是有军事风险的。

安史之乱

唐帝执着于任宦官为监军

1

藩镇林立的局势下加强皇权的选择

安史之乱爆发,大唐藩镇崛起。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和唐朝中央也只是维持表面的平静。河朔地方的藩镇是安史旧部集中的地方,根本不服中央命令。河东、郑滑等中原藩镇,夹在河朔藩镇与唐朝中央势力是唐中央重点关注区域。在唐朝边远地区,存在安史之乱而势力壮大的朔方军让唐朝很头疼。怎么处理藩镇和中央的关系、维系唐朝的寿命呢?唐帝把眼光投向了宦官。

安史之乱时,藩镇崛起,唐肃宗在宦官李辅国的帮助下于灵武登基;唐德宗年间,藩镇发起“泾原兵变”,德宗依赖宦官,让宦官掌握兵权。在危急时刻,宦官是自己人,而御史等朝臣是外人,保不准会妨害集权。于是,唐帝放心地放权宦官,让他们在政令不通的地方监军,让他们在割据严重的地方监军。

唐朝各藩镇形势图

2

唐朝御史官阶太低

唐朝虽然沿用御史监军的旧制,但是御史的官阶并不高。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御史分几类:监察御史是正第八品上阶,殿中侍御史是从七品上阶,侍御史是从六品下阶。唐朝官阶有九品三十级,御史的品阶可以说是倒数了。

唐中后期,藩镇势力猛如虎,让一个芝麻官去监视豺狼一般的军队首领,估计也没什么震慑力。反倒宦官是皇帝亲信,作为监军还比较有威信。

宦官监军,可以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协调藩镇内部关系、节制藩镇,此外,宦官可以充当将领为唐作战。

当然,宦官监军也有负面影响。由于缺少监管,宦官监军一般都是耀武扬威,军中之事处处插手,致使军队不团结。监军的宦官还仗着自己是皇帝特派员,到地方捞油水,看地方官员不顺眼还要借机陷害,如宦官高重昌污蔑信州刺史李位造反,李位差点冤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