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这位“红管家”在弥留之际不断喊:继续干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1954年这位“红管家”在弥留之际不断喊:继续干

原题:弥留之际,他还在不断地喊:“继续干!继续干!”

自动播放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为了推进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学习苏联军队的经验,中央军委决定解放军领导机关由三大总部改制为八大总部;1953年10月,财务部从总后勤部分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中央军委决定杨立三任中央军委财务部部长。

1954年6月,杨立三病重入院治疗。在短短8个月时间里,他抱病奋战,创造性地完成了几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在人民军队财务工作和建设史上留下了许多基础性的印记。

第一,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杨立三向中央军委提出3项建议并获得批准。一是组织全军开展清理利用库存物资和结余经费的活动。二是组织开展勤俭建军、厉行节约活动。三是组织开展生产和军工自建活动,大力减少军费投入。在广泛开展上述3项活动的基础上,保证国防费得以大幅度压缩。

第二,调整改革国防费分配使用结构,坚持军费的投向投量向军队现代化建设倾斜。杨立三就任中央军委财务部部长后,经过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与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军械部几度协商,提出了“三三制”的财务改革方案,经报请中央军委批准,于1954年开始实施。在人民军队后勤工作和财务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

第三,积极为军队实施“三大制度改革”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特别是精心筹划实行军官薪金制改革。,杨立三积极筹措和划拨经费,有力地提供了财力保障。特别是他在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下,配合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共同抓好实行军官薪金制改革,为人民军队建设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第四,制定健全财务法规体系,制定修订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预算、决算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建筑拨款办法》等八项财务工作条例。经中央军委批准,这八项条例统一定名为《军事财政法规》,颁发全军执行。这是人民军队第一部《军事财政法规》,形成了财务工作法规体系,标志着全军财务工作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由于长期操劳,超负荷工作,杨立三终于积劳成疾,不得不于1954年5月住进北京医院,初诊疑是癌症。周恩来、彭德怀闻讯后,心情都很沉重,决定送杨立三去苏联诊断治疗。

但他嫌出国治病花钱太多,执意留在国内治疗。经中央军委几位领导轮番劝说,他才勉强同意。

6月18日,杨立三在夫人李琴的陪同下飞往莫斯科,入住克里姆林宫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恶性脑瘤,且已是晚期。虽然如此,杨立三仍然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不断写信指导财务部的工作。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一直牵挂着杨立三的病情。7月下旬,周恩来参加完日内瓦会议于28日至30日访问苏联,专程到医院看望杨立三,两人含泪握手久久不放。弥留之际,杨立三还在不断地喊道:“继续干!继续干!”11月28日,杨立三与世长辞,年仅54岁。

杨立三(1900—1954.11.28) 湖南长沙县人。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一方面军副官长兼总经理处处长,中革军委经理处处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军委财务部部长等职。从红军初创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领导创建一系列兵工、军需、医疗等后方基地,组织指挥各级后勤有力保障了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人民军队后勤建设的重要奠基人、开拓者和领导者。他对党赤胆忠心,作战勇敢,多谋善断,善于理财,精通军事经济,勤奋好学,廉洁奉公,品德高尚,被官兵誉为德才兼备的儒将和“红管家”。多次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赞扬,周恩来评价他“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楷模”。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东方少年》杂志专栏作家。现为少年特战兵训练营总指挥,志在为培养优秀少年做贡献。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