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经典的红色电影都选择在河北保定拍摄?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为什么很多经典的红色电影都选择在河北保定拍摄?

本 文 约 35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保定的土地养育了无数英雄儿女,大批经典红色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制作。《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批批经典的红色电影为保定烙下了鲜明的红色印迹。

经典老电影曾经陪伴了几代人的难忘岁月,它们因为带着岁月的痕迹,已成为一种怀旧的符号。

可是,为什么很多经典电影都要在保定拍摄呢?那时候保定可没有建设影视城。放眼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像保定这样,滋养出这么多的红色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拍摄于20世纪50-60年代,而尤以抗战题材居多,比较知名的约有10部。

华北抗日主战场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互为犄角之势,自古就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说法。它的历史很悠久,有不少古迹,其中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清西陵了。位于保定易县城西的清西陵,埋着雍正 (泰陵) 、嘉庆 (昌陵) 、道光 (慕陵) 、光绪 (崇陵) ,另外还有大量后妃王爷的陵寝。

保定方位示意图

还有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直隶总督衙门,位于保定裕华路,正式的叫法是直隶总督部院,很多清代名臣都在这里办公。如李绂、李卫,高斌、穆彰阿、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以宋哲元为首的冀察地方集团热衷与日军局部媾和,导致北平、天津轻易沦陷。为了阻击日军,蒋介石电令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我军应在保定附近与日军决战。”

保定正面的第52军率先完成集结,该军下辖第2、第25师,属于中央军嫡系精锐。大战在即,军长关麟徵信心满满:“牺牲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要牺牲,尽全力来保卫我们的华北重镇保定。牺牲的决心,就是我们民族得到解放的一种表现,我们要拼,拼出我们最后的力量。”

然而,保定的地形易攻难守,无法抵抗日军的疯狂进攻。保定保卫战,国军参战官兵31167人,伤亡官兵7625人、失踪2168人。日军伤亡多少呢?据日本防卫厅战史《中国事变陆军作战》,日军参战兵力为88500人,战死1448人、重伤4000人。

蒋介石和关麟徵。来源/网络

华北大部土地丢失后,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华北建立了晋察冀根据地,它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不仅是插入华北日军心脏的一把尖刀,还是西北屏障和支援东北、华中的基地。保定作为河北省会,平汉铁路北段战略重地,一举跃为华北抗日正面战场中心所在。

由于保定是晋察冀的中心地区和腹地,从位置、交通各方面上来讲,就成为一个多种势力交汇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热情慷慨、有古燕赵侠士之风的保定人,纷纷舍家为国,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段段英勇不屈、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故事,涌现出无数前赴后继的抗战英雄,这些都为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比如,杨成武在易县、涞源一带指挥的大龙华、雁宿崖、东团堡等山地歼灭战,使敌闻风丧胆;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李殿冰等把麻雀战运用得最为出色;民兵爆炸英雄李勇等开展的地雷战,冀中平原清苑县冉庄等地民兵创造的地道战,白洋淀雁翎队创造的水上游击战以及破袭战、围困战、挑帘战等无处不在。

1945年晋察冀边区军民光复日军占领的山西灵邱县城

《地道战》的原型故事,就发生在保定市清苑区的冉庄村。井然有序的村道之下,一条条“地下长城”向四方蔓延,顺着南北的纵横窄巷,连接着冉庄村每一户灰墙小院。这些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形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

重温电影《地道战》。来源/腾讯视频

在村里的十字街口,有棵千年古槐,抗日战争中,每当有敌情发生,悬挂于树上的大钟就会被敲响。 民兵们听到钟声响起,就会立即转入地道,与进村扫荡的日军斗智斗勇,“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冉庄纵横交错的地道,闪耀着冀中人民与敌抗争的智慧光芒,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共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人,其中利用地道作战72次,配合部队作战85次,击毙伪军团长一名。地道战的丰功伟绩使驻保定日伪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

电影《地道战》在拍摄时,导演为了真实再现地道战的历史,就干脆在冉庄实景拍摄。

冉庄村地道战遗址

文艺创作骨干成长地

经典的红色电影都在保定拍摄,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创作者曾在保定工作、生活过,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们出身于这片土地、熟悉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血肉相连。

而且,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文化事业生机勃勃,为新中国成立后密集的文学和影视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时晋察冀边区军队文化团体、地方文化单位多达数十个,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们以文化做为武器,用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宣传鼓动,唤起民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为抗战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密集的文学和影视创作提供了人才储备。

《小兵张嘎》的原著小说作者,同时也是同名电影的编剧徐光耀,土生土长的保定市雄县人,他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此后辗转作战于冀中平原和山区,经历了残酷的“大扫荡”。血与火的生死考验,激起他拿起笔的冲动,时常写些战地通讯、歌词、快板之类投往报刊。渐渐地,他成为一名在战斗时拿起枪冲锋的战士、创作时奋笔疾书的“秀才”。

《小兵张嘎》电影海报。来源/网络

因为徐光耀当年也是小八路,很多人以为嘎子的原型是他自己,但徐光耀说自己不是“嘎子”,“我自己比较呆板,不活泼。但是我更喜欢‘嘎’(调皮机灵)一点的性格。写‘嘎子’前,我回想了之前遇到过的很多嘎人嘎事,想一条就记一条,记了很长的单子。其实‘嘎子’没有具体的原型,又有很多原型,他是很多人的集合体。”

“嘎小子”敢爱敢恨,富有正义感,具备了中国儿童勤劳、勇敢、聪明、伶俐的性格特征,“嘎小子”这一经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让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

1963年电影《小兵张嘎》经典片段。来源/腾讯视频

《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原著小说作者,同时也是同名电影的编剧李英儒,也是个土生土长的保定人。曾长期在保定从事地下斗争。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正是李英儒取材于抗战时期自己在保定开展地下斗争的亲身经历。该剧以冀中古城的抗日斗争为背景,描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带领民众在敌占区与日伪军展开生死搏斗的故事,展现了一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抗战图景。

如今,镜头里的西大街、老城墙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原汁原味的景色和布景是很多地方所没有的。

《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剧照

执导《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的导演崔嵬,《平原游击队》和《狼牙山五壮士》的编剧邢野,则都是在晋察冀边区成长起来的文艺创作骨干。

正是这片英雄的土地和英雄的人民,为这些在晋察冀边区成长起来的文艺创作骨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而这些文艺创作骨干,也都本着传承英雄精神、创新红色经典的使命,创作出一幅幅英雄画卷。

1966年,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迎来一个高潮,有大批影响深远的作品问世,百花齐放,盛极一时,有很大一部分是晋察冀边区文化的延伸。其中,《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平原烈火》《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刚》《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多部表现保定地区人民英勇抗战的红色经典作品脱颖而出。

当这群文艺创作骨干成为红色电影的编剧或导演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把拍摄地选在故事的发生地保定,毕竟他们对这片土地熟悉,深信这片土地拍出的电影,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还原当时的故事,让经典更加原汁原味、隽永绵长。

很快,多部同名电影就被搬上银幕,形成一股红色旋风,传遍大江南北,传承半个世纪。2015年8月,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地道战》以高票当选读者心目中经典抗战剧之首,其他进入前十位的还有《狼牙山五壮士》和《小兵张嘎》。

《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剧照

这些在保定拍摄的红色影视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都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而真实是支撑红色经典代代传承的核心力量。

英雄,因为真实而生动,因为真实而让人敬仰。

反过来,这些真实存在过的痕迹也启发了后来的影视工作者。目前,保定拥有很多影视城。涿州影视城景区,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东方好莱坞”,曾先后拍过《唐明皇》《三国演义》《武则天》《汉武帝》等数千部影视剧;易县的战国影视城,很多大片都是在这里拍摄,例如《荆柯刺秦王》《三国志之见龙卸甲》《墨攻》《赤壁》等等;白洋淀影视基地,因《小兵张嘎》而驰名,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有利地形出入芦苇荡中瓦解敌军的场景。

古色古香的大街小巷,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展现了保定文艺的一面。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青年人更应该谨记红色经典电影中所蕴含的坚强不息、艰苦卓绝的精神,为我国的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阳山、孙进柱、王简《保定文化故事》

2、郭汝瑰、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3、董耀奎《保定抗战史话》

4、崔启慧主编《抗日战争中的保定》

END

作者丨柏舟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苗祎琦

排版 | 于嘉夫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