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为何调该开国将军协助许世友打对越作战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中央军委为何调该开国将军协助许世友打对越作战

原题:这位中将突然调到中越边境前线!

自动播放

1973年11月,刘昌毅在被免去北海舰队司令员4年零9个月之后,重新出来工作,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分管部队训练工作。1975年8月,刘昌毅改任南京军区顾问。

1978年底,西南边境形势紧张。中共中央军委领导找刘昌毅谈话,让他协助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刘昌毅向中共中央军委领导坚定地表示:“坚决服从命令!”12月,刘昌毅接到调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命令后第7天,便人走家搬,举家来到了广州。

刘昌毅到广州军区报到后,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广西“前指”开展工作。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刘昌毅作为“前指”的副司令员,和军区其他有关领导一起协助许世友和军区政治委员向仲华指挥了广西方向的作战。

刘昌毅曾受许世友的委托,到广西某地主持召开作战会议,根据边境山地的特点,把大部队分成小部队,从隐蔽的山地实施穿插。这一战法的改变,对保证部队迅速向前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次,刘昌毅进指挥所。战斗中万炮齐发,蔚为壮观,持续半个小时之久。大家热血欢腾,刘昌毅不高兴,命参谋长周德礼:“停止打炮!”周德礼不解:“这是上面的命令。”刘昌毅愤怒了:“就是上面的命令也要停。净放空炮!”刘昌毅事后分析说:“那边是山地,山深洞多,你打第一炮,人家就躲起来了。其时,部队正在前进,炮弹难免要误伤自己人。”

3月16日,参战部队胜利完成自卫还击作战任务。部队回撤后,刘昌毅仍留在广西,负责千里设防的重任。他带领有关人员,乘坐吉普车在边境跑了近50天,选点设防几十处。

每个点,他都要亲自察看,反复论证之后才确定下来。哪个团、哪个营放在什么位置,哨位怎么设,他都亲自到现场拍板。有些点,完全可以在军用地图上标出,让部队具体去落实,然而他没有这么做。他说:“看地图不一定准确,到现场观察心里比较踏实些。”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虽已结束,但实地选点危险性很大。到边城东兴勘察时,还不时能听到枪声,刘昌毅却全然不顾,与随行的工作人员一起爬到山顶观察了20多分钟后才离开。过十万大山时,由于山高林密,吉普车不能通行,他便下车挽起裤脚,和工作人员一起翻山越岭。饿了,啃点干粮;渴了,喝点自带的凉开水。这次行程数千公里,圆满地完成了边境千里设防的任务。

刘昌毅是第三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初,刘昌毅主动提出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准备提名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并委托总政治部领导征求他的意见。他说:“感谢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我年龄大了,应该退下来,让位给年轻的同志。”中共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

刘昌毅(1914年11月2日—1999年11月1日),原名刘少卿、刘昌义,1914年11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区马鞍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支队长、纵队副司令员、铁道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司令员和济南、南京、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太行区反“扫荡”等作战,参与指挥洪口、榆武公路伏击战等;率部参加开辟豫西敌后根据地的斗争,参与指挥中原突围作战,指挥部队转战大别山区、开辟皖西根据地、参加淮海战役等;参与领导铁道公安部队创建和人民海军建设,参与指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他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身经百战,勇猛顽强,屡立战功,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是第三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