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青春之歌:志愿军文工团的故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战火中的青春之歌:志愿军文工团的故事

本 文 约 49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投笔从戎,积极响应光荣事业召唤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山城欢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兵团12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张柯岗到重庆大专院校演讲,热情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他的号召下,重庆市很多大学生、中学生甚至还有小学生都纷纷报名参军。年仅17岁的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音乐科二年级学生胡德勤,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人民军队的崇敬,当堂姐胡德嘉、胡德蓉同她商量一起去报考12军文工团时,她毫不犹豫表示赞同。三人均被录取,“三姊妹光荣参军”立时成为一段佳话。

12军文工团部分同志合影。坐者前排左一是钟文龙,左四是王玉琴;站立者前排右一是胡德勤,右二是杨承德,右三是余琳,左一是王廷

12军文工团扩充速度很快,半年左右就壮大成一个“千人文工团”。根据上级部署,一部分人员分流到刚刚成立的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工团,“三姊妹”中的两位姐姐因此调离部队。最小的妹妹胡德勤很想跟堂姐们一起去,但领导耐心地开导她说:“革命需要她们去,需要你在军文工团留下。”如今回望自己军旅人生这一课,胡德勤颇为感慨:“军人就是要一切行动听指挥。”

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以美国为首的所谓 “联合国军”攻入朝鲜,一直打到鸭绿江边。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最先赴朝作战的部队较多来自四野、三野,远在西南地区的二野部队随后跟进。12军开拔之前,领导同意家在驻地附近的新入伍的文工团员回家看看。虽然没有明说即将开赴朝鲜,但早就盼望上前线的文工团员们心领神会。胡德勤回到江津看望父母,家人用中草药熬汤,心疼地给即将远行的她敷腿泡脚——重庆的冬天气候湿寒,当地人总是用这个方法祛除腿脚疼痛。

1950年底,12军从重庆出发,经过武汉到河北辛集集结,沿途受到来自党政军各界的热情支持和鼓励。武汉的一幕尤其振奋人心:12军举行隆重的献旗仪式,向当地政府和人民致谢,文工团唱响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胡德勤的转业证照片,佩戴着抗美援朝纪念章、军功章

1951年3月中旬,文工团随12军直属机关从辛集乘火车出发,经过天津、唐山、秦皇岛、山海关、沈阳,到达辽宁省宽甸。3月24日黄昏时分,12军文工团部分人员随大部队从宽甸跨过鸭绿江上搭起的浮桥——捆扎在一起的木船一字排开,船上铺着平整的、相互衔接的板子,一直延伸到对岸。据胡德勤回忆,渡江行军是从容的、安静的,没有奏乐、没有歌声,重要的是要防止被敌机发现。也正是这一天,美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发表声明,公开叫嚷“把军事行动扩展到赤色中国的沿海和内陆基地”。

战火洗礼,把慰问演出送到最前沿

1951年4月中旬,12军到达谷山地区。这里曾是敌人封锁的要道,整个城市几乎全部化为“瓦砾”。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12军在战役第一阶段打垮土耳其旅,突破 “三八线”,进逼汉江;在战役第二阶段突破加里山,截断洪阳公路,激战自隐里,直抵兄弟峰。

战事紧,伤亡大,医护任务强度骤增。文工团的女同志被分到12军野战医院二分院 (也称医疗二所) 参与护理和转运伤员工作。二分院在公路附近的山沟里,文工团员负责在沟口的防空洞外接收伤员——登记姓名、部队、兵种、受伤部位,把他们分到各个防空洞 (防空洞都编了号) 。医生诊断包扎后,晚上有车把重伤员转运回国,轻伤员留在野战医院治疗。重伤员们极不情愿被送回国治疗,轻伤员则天天盼着返回前线继续战斗——他们的口号是“轻伤不下火线”。对于很多参军不久的文工团员来说,这就是最初的“战火洗礼”。她们在参与送饭送水、照顾伤员饮食起居的过程中,近距离感受到指战员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1952 年,第 12 军文工团排练表演唱《美军十大怕》。前排拉二胡者是丁光曦

勇于“亮剑”的军魂不仅融入了12军的战斗部队,也融入了文工团的血脉。在金城坑道战期间,文工团经常到阵地上慰问部队。有关规定要求,文工团员只能下到团,因为团以下的阵地上到处是敌人的炮火封锁线,危险太大。文工团员到来时,团领导会视情安排接通前线的电话,由女文工团员对着电话朗读军首长和祖国人民的慰问信,并表演几个说唱小节目,以鼓舞前线部队士气。当然,文工团员并不满足于仅仅这样“隔空鼓动”,他们总是“软磨硬泡”,想方设法走入营连排。战斗间隙,有的文工团员甚至爬进最前沿班的“猫耳洞”,传达首长的慰问,送去来自祖国的小慰问品。

胡德勤严格遵守部队纪律,在朝鲜没写一页纸日记。但她在战地笔记本中抄录的很多歌颂英雄的歌曲,恰恰就是战争历程的纪实——

比如,描写金城防御作战期间一场战斗的歌曲 《邓祥林》:“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黑夜,满天的风雪刮得紧又密⋯⋯尽管你风大雪又大,一支部队冒着满天的风雪行军来得急,这部队不是别一支,是那英雄王克勤连在出击⋯⋯水有源来树有根,英雄的连队里出英雄。这英雄在三十四师一零六团一营一连‘英雄王克勤连队’当班长,他的名字叫邓祥林。前面走的是突击队,爆破班在后面跟⋯⋯这一仗打了一小时半,四个山头都攻下,两百多鬼子送了终。” 战士们听到文工团歌舞队创作的赞颂邓祥林的歌、看到文工团美术队创作的连环幻灯片《爆破班长邓祥林》,无不备感振奋。邓祥林所在106团就是后来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到最后胜利时刻的部队。1952年11月25日,106团顺利完成使命将537.7高地移交给29师,战史上把这一天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结束之日。

战地歌声,因英雄起,伴英雄行,立英雄志,扬英雄名,鼓英雄气。生动的叙事,折射历史的光辉。时光荏苒,胡德勤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这种能放进军装口袋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如今仅剩这一红一蓝两本,很多纸页也早已残缺零落。但笔者仔细统计发现,仅仅在这所剩的页面中,连词带谱,竟然密密麻麻地抄录了141首歌,其中描写战斗历程的很多歌曲都堪为珍贵史料。

生死考验,锤炼英勇无畏的文艺兵

志愿军战士常说,朝鲜战场没有前方后方,随时随地面临生死考验。胡德勤说,12军文工团伤亡很大,原本留在宽甸的一队同志以及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随校文工队的同志,后来也陆续被派往朝鲜加入前线的文工团。

1952年9月遭遇的敌机空袭,对12军文工团而言则是一次更大的重创。

当时为准备国庆节迎接祖国人民慰问团的演出,下部队的文工团团员纷纷返回驻地——这个地方距离12军指挥部很近,是个名叫“隐洞”的山沟。当初,为安全起见,军首长特别指示把军部直属工兵营的驻地腾出来给文工团。这里绿树成荫,非常隐蔽,山下有一条小河,流水清清,郁郁葱葱。文工团在山腰的绿树间搭起了排练棚。

1952年9月29日早饭后,各个节目组都忙着排练:胡德勤和钟文龙在山沟里的掩蔽部排练表演唱《阻击战之歌》;小歌剧 《一门火箭筒》节目组正在排练棚里忙碌,编剧兼作曲杨肖永一边指导排练,一边修改⋯⋯

突然,敌机来袭,一阵狂轰滥炸,排练棚顿时燃起熊熊大火。《一门火箭筒》节目组7位同志牺牲。据文工团员王廷回忆,现场惨不忍睹。杨肖永的面部完全变成了血洞,战友们不忍心看着她的鲜血流淌不停,像平时处理伤口一样纷纷拿出自己的毛巾来堵在她脸上,完全不能接受她已牺牲的事实。杨肖永参军前是大学音乐专业三年级学生,很有才华。遇难之前不久,组织上曾派她回国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却因其本人水平早已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被老师特批 “免修”课程而归队⋯⋯

胡德勤(左)和钟文龙上妆之后准备演出

骤然失去战友,成为文工团员们永远无法释怀的悲恸。文工团员余琳说,她永远忘不了潘光汉在担架上对她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小余琳吗?你要好好工作⋯⋯”

这次受伤的人员也很多。敌机轰炸时,胡德勤和钟文龙向半山腰的防空洞方向跑,但在距离防空洞仅几步之遥处,又遇敌机俯冲下来轰炸,她们只能就地卧倒。胡德勤忽然感到腿部受到一击,一股热血就涌出来了。这时听到身旁的钟文龙说:“我挨了。”胡德勤说:“我也挨了。”钟文龙头部和右小腿两处负伤,胡德勤左腿负伤。

这次负伤的黄业敬、余黎、丁光曦、刘国华、钟文龙和胡德勤都被送进医疗二所救治。最初,胡德勤被诊断为大腿擦伤,只是对伤口进行了包扎处理。可几天后,她就开始发烧,伤口上方出现红肿。医生判断可能是盲管伤,于是从伤口处插入铁丝做的探针,最后在伤口上方12厘米处顶到了留在体内的弹片,遂在那个部位开刀取出。至今,胡德勤的左腿还能明显看到两道疤:一个是炸伤留下的开花状疤痕,一个是手术缝合后留下的条状疤痕。

最大的痛还是来自亲密战友的牺牲,她时常念及杨肖永,讲起同她共享军被的温暖记忆——为了确保行军速度,文工团员极尽可能“轻装”,可是天气转凉,裹着军大衣过夜已经很冷。从北京回到朝鲜的杨肖永带来了一条军被,那是三兵团北京办事处同志专门给她的。她知道唱歌的同志嗓子不能受凉,就让胡德勤和王玉琴同她挤在一起合盖⋯⋯但没过几天,敌机的轰炸就罪恶地撕碎了这一切。胡德勤把杨肖永的照片保存在自己战地相册里很靠中心的位置,一遍遍向后人讲述这位德艺双馨的大学生女战士的故事。她常说:“我们永远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作为战争幸存者,只能好好工作,对其他的事情不能有过多的要求。”

英雄无畏,愈挫愈奋。国庆节刚过,12军一支夜袭队勇敢出征。战士们在出发前高呼:“为了祖国,为了毛主席,为了替文工团报仇,坚决完成任务!”

历久弥新,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1954年4月,12军文工团回到祖国。历经三年战火洗礼,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火种深深融入这群 “最可爱的人”的血脉。他们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历练视为自己人生之光源,把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毕生的理想信念。

1955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画选》问世,这是12军文工团美术队的重要贡献。画选中作品所表现的英雄事迹全部来自12军,电影 《上甘岭》片头展示的油画,就出自这本画选。在朝鲜战场,12军文工团美术队队员经常下到连队,同战士一样涉冰川、卧雪山、挖野菜、吃炒面,还时常参加打扫战场、掩埋烈士遗体、带领战俘、护理伤员等战勤工作。这些战斗生活体验,成为美术队队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激发他们创作出大量佳作。

12军的美术力量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格外令人瞩目。军政治部副主任唐平铸擅长作画,20世纪30年代曾就读于日本帝国大学艺术系;政治部主任、老红军李开湘参军前学习过绘画;文工团团长张展在抗日战争时期从事过专职美术工作;长期领导美术队的队长王建敏曾是太行山时期鲁艺美术系学生⋯⋯历经抗美援朝战争锤炼的文工团员中,又涌现出何孔德、周祖铭、向天野、郑洪流、赵光涛、曹增明等优秀美术人才。

何孔德的成就尤为卓著,被誉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中的杰出代表。在朝鲜战场,他以一个年轻战士的视角观察战争,以一个画家的心灵感知英雄。他和战友们一起把英雄事迹编成故事,绘制成幻灯片在作战部队中放映,激发战士斗志,鼓舞部队士气。归国后,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接受了“苏派”油画的系统训练和现实主义艺术观的教育。后来,他进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工作,站在新的高度以极大热情对军事绘画进行探索,创作了大量军事题材作品。其 《枕戈待旦》《祖国来信》《上甘岭阵地》《出击之前》《并肩作战》等抗美援朝题材的巅峰代表作,尽展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气概,载入中国美术创作史册。

周祖铭因创作大量反映上甘岭战役的美术作品而闻名。他的获奖作品 《特等功臣王万成和朱有光》,再现了12军31师91团8连两名战士的事迹——他们血战上甘岭,拉响爆破筒冲向敌人,用生命夺取胜利。电影 《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的形象取材于多位现实中的原型人物,其中就包括这两位英雄战士。“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这部电影中,文工团员唱起 《英雄赞歌》,礼赞千千万万英雄,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顶天立地的风骨。胡德勤和她的战友们都说,这部电影、这首歌,再现了他们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所见所闻所历,也展现了志愿军文工团的光荣。

《出击之前》,1963,何孔德,现藏中国美术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值得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在战火中绽放的永恒绚丽,是英雄豪迈的青春之歌,汇入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彰显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END

作者丨吴绮敏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苗祎琦

排版 | 于嘉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