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巨炮为何德军用:德国520mm列车炮小传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法国巨炮为何德军用:德国520mm列车炮小传

大口径火炮一直都被人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尤其是一些有着非常离谱的数据的火炮,比如800mm的古斯塔夫和600mm的卡尔臼炮。德国人在进攻塞瓦斯托波尔时使用了这两款重型武器,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战后有关这些火炮的文件也是炙手可热的读物,比如曼施坦因的回忆录。按照口径来排位的话,大多拉毫无疑问排名第一,卡尔也是稳坐第二把交椅。但是第三名是谁呢?可能很多人会说出突击虎的名字(380mm),不过在今天所说的火炮面前,它还得排在后面。

600mm卡尔臼炮开火瞬间

1916年式520mm列车炮(Obusier de 520 modèle 1916)没能为人所熟知的主要原因是她的原产国。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门法国炮,是法国政府于1916年向施耐德公司订购的。开发工作进展非常迟缓,直到1917年11月第一门炮才建造完成。该炮总长度为32米,质量为265吨,光520mm直径的炮管就有44吨重!该炮只能进行0度到60度的俯仰,所以横向瞄准得像古斯塔夫一样铺设人字形的专用瞄准轨道。火炮只能在完全水平的状态下瞄准,因为炮弹重达1654公斤。

1918年2月第二门炮完成以后,两门火炮被送往圣皮埃尔-基伯龙(Saint-Pierre Quiberon)进行实弹射击测试。为了将这两门炮送往基伯龙,法国政府在1882年建成的奥雷-基伯龙铁路线(Auray-Quiberon)上修建了一条新的支线。由于没有设置交通管制,路上遍布前来观看“铁路怪兽”的法国平民。

520mm列车炮在基伯龙进行测试时的照片

1918年3月开始在基伯龙半岛上进行实弹射击。开始的50发交替射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火炮的射程和精度都在设计指标范围内。但是7月27日星期六,对于一号炮(AT3091)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AT 3091在进行当天第5次射击时发生了爆炸,碎片在测试场周围两公里的范围内散落得到处都是。这样的破坏性爆炸使得调查炸膛的原因变得非常困难,考虑到二号炮(AT 3092)也可能含有设计缺陷,实弹射击被终止了。二号炮被送回施耐德公司接受进一步的研究和检查,不久一战就结束了,AT 3092也被弃置在仓库中,再也无人问津。

AT 3092

不过历史还不打算让这门巨炮早早推出历史舞台。1940年6月,在法国境内势如破竹的德国国防军发现了这门闲置的巨炮(AT 3092)。在进行了详细检查后他们发现这门炮仍处于运作状态,不需要多长时间的维护就可以投入使用。入手这样的战略武器让德国人很高兴,并立即着手测定武器的具体数值。

德国人在检查刚缴获的火炮

AT 3092被重新命名为52 cm Haubitze (E) 871 (f),德国人为其编写的技术手册如下:

火炮重量:260吨

高爆弹射程:17.5-18公里

高爆弹重量:1370-1420公斤

混凝土穿甲弹射程:15.6公里

混凝土穿甲弹重量:1654公斤

射速:每5分钟装填一发

1941年下半年,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正在向列宁格勒方向推进。不过进攻很快遭到了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阻挠,以马拉号和十月革命号战列舰为首的各型军舰搭配岸炮炮台对北方集团军群来说是相当棘手的目标。集团军群指挥部一边寻求空军的帮助,一边要求后方运送“可以和305mm火炮匹敌的重火力”。很快,210mm和240mm火炮就被运到前线了。持续一段时间的轰击确实压制了波罗的海舰队的水面舰艇,但是对岸基永备工事里的火炮效果不佳,德国人急于寻求更大威力的远程武器。

十月革命号战列舰

1941年10月8日,第18集团军指挥官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Georg von Küchler)上将在与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威廉·冯·勒布(Wilhelm von Leeb)元帅的谈话中报告说,即使是口径达240mm的大炮也无法有效炮击喀琅施塔得。陆军元帅让他的下属放心,一门520毫米的法国炮将很快到达。屈希勒尔满意地指出:“这门炮即将抵达的消息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这将使我们能够对海军目标和喀琅施塔得进行最猛烈的攻击”。(不过从屈希勒尔上将后来的表现来看这段话更像是在迎合他的上级)

10月31日,一辆520mm火炮和两辆280mm火炮的铁路运输车抵达克拉斯诺格瓦尔德耶夫斯克(Krasnogvardeysk),它们分别被编入第686和第695铁道炮兵连。不过这些火炮还无法立即运作,因为必须铺设用于瞄准的环形铁轨。

刚运抵前线的520mm列车炮

11月9日,第18集团军参谋长听取了第303炮兵司令部司令拉德克将军(Radtke)关于520mm榴弹炮试射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列车炮的操作非常不便,射速只有每15分钟一发。炮弹爆炸时,形成了一个直径为12m,深度达6m的弹坑。炮弹的杀伤半径为100m左右,但是碎片在1公里处仍保持了一定的杀伤力。随车携带了100发炮弹,完全是足够的。

关于火炮的精度信息就不那么理想了,在15km处的着弹点已经偏离目标太多了。鉴于此,巨炮只能用来攻击大范围的目标。在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后,选定了喀琅施塔得岸炮工事中的“4号堡垒”区域作为攻击目标。

炮手正在给火炮装弹,鉴于炮弹重达1500公斤,这不是个轻松的工作

在进行了长达两周的阵地修建工作后,法国巨炮终于发出了她的第一声怒吼。1941年11月25日,8枚520mm高爆弹砸向喀琅施塔得外围的永备工事。无论是前线部队听到的不同寻常的炮弹啸声还是炮弹落地后造成的巨大弹坑,都让苏军高层意识到这次来了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他们一开始以为德军将600mm的卡尔臼炮调来了,不过在对前线弹坑进行详细调查后,确定德国人使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巨型火炮”。12月9日当520mm榴弹炮再一次向苏军阵地开火时,列宁格勒方面军炮兵代理司令N.V.多罗费耶夫少将就向方面军空军司令A.A.诺维科夫中将暗示“要共同对付潜伏在黑暗中的强大敌人”。不过这一次的射击相当不理想,发射的11发炮弹有8发偏离了瞄准点,剩下的3发也只能勉强说是覆盖了目标。

苏军提到关于德军新型大口径火炮的文件

苏联方面对这门新型火炮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一个由陆空联合部队组成的打击力量被决定投入摧毁敌军秘密武器的计划中。但是与其他大口径火炮系统一样,520mm榴弹炮一直呆在绝对安全的德军控制区内,别说进行突袭,连具体的位置都很难把握。在苏军反复商讨计划方案的时候,520mm列车炮在24日和27日分别打击了苏军部队阵地和集结点。虽然没有带给苏军很大的伤亡,但巨型火炮给部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十分巨大的,消灭德军战略兵器此时已经刻不容缓。

戏剧性的是,苏军永远没有亲手摧毁这门炮的机会了——1942年1月3日,法国巨炮非常华丽地炸膛了,一整条战线上的德军部队都能听到这昂贵的礼花。事实证明勒布元帅对巨炮的信心是相当盲目的,在为其一个多月的炮击中,520mm列车炮没能摧毁任何有价值的战略目标,唯一的作用是给苏军造成了一些战术调度和防御上的压力。与之相对的是德军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工程修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进行维护。这样的账显然是不合算的。

1月3日准备开火的列车炮,在这张照片拍摄15分钟后,这门法国巨炮就走到了她历史的终点

最后还要提一下苏联人的困扰——为什么这门巨炮才进行了几次射击就沉寂下来了?德国人对巨炮残骸进行了相当精细的伪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达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苏联人在空中侦察后得出结论——德国人制造了大型列车炮的模型,将真正的列车炮运往了其他战线。这样的看法一直持续到42年5月,由于该火炮迟迟未在其他地区出现才得以消弭。苏联人此时才确信这门火炮已经停止运作了。1944年1月列宁格勒围城战结束,苏军在城区外围缴获了这门火炮的残骸。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