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瑞士并不中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二战期间,瑞士并不中立

二战期间,瑞士在强敌环绕之下以“永久中立国”的身份维持了国家的独立,但在二战之前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挪威也同样自称中立国,却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德国的入侵。虽然瑞士未受到战争的波及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退一步讲,瑞士在二战期间真的严格遵守永久中立原则吗?

以邻为壑

01 瑞士曾向德意两国“输血”

1940 年6月,法国的半壁国土沦陷,瑞士转瞬间便陷入德、意强邻的 四面包围之中 ,瑞士历史上最黑暗的一章开始了。 面对德、意法西斯的吞并野心,瑞士政府一度选择了迎合轴心国的道路,演出了瑞士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这其中首先表现在向轴心国输血。

二战爆发之前,瑞士同德国的 经贸关系便很紧密 ,即使在二战爆发之后,这种紧密的经贸和金融关系也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战争爆发之后得到加强,全然不顾盟国对德国的经济封锁。

边境上的德军和瑞军握手致意

在二战爆发后不久,瑞士面对德国入侵的威胁,很快便做出了妥协和让步,1940年8月9日,德国与瑞士签署贸易协定,德国同意供应瑞士一定数量的原料,瑞士工业则必须 供应德国所需货物 ,并为德意 货物运输提供便利

另外, 双方缔结了一项汇划结算协定,瑞士允诺给德国贷款 1 亿 5 千万法郎的无息贷款, 并由德国控制瑞士的对外的出口物资。 1941 年 7 月18 日双方签订新的范围更加广泛的贸易协定, 瑞士将对德贷款总额增至8亿5千万法郎。 瑞士的无息贷款对于刚刚启动战争机器的希特勒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通过瑞士的贷款,德国 很快便克服了战争初期的经济危机

可以看到瑞士和德军士兵十分“融洽”

根据双方的贸易协定,瑞士也开始并扩大了对德国的电力出口,这保证了德国军工企业的电力供应,瑞士对德国的电力出口直到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 另外,瑞士各大机械厂家,也不断向德国军工企业提供精密零件,石油等战略物资也开始向德国大量供应。

日内瓦的工厂在大量赶制防毒面具等战略物资

从1943年到1944年 8 月, 盟国多次要求瑞士断绝同德国的石油及其他货物运输, 瑞士都加以拒绝 。 只有在诺曼底登陆后,盟军抵达瑞士边境并打破了瑞士被轴心国长达4年的包围后, 瑞士的政策才有了改变。 1944年10月1日,瑞士发布禁令,宣布禁止所有的战争物资出口。

二战时期盟军的重型四发轰炸机在

轰炸意大利 目标时, 为了缩短航程而取道瑞士领空,

被瑞士防空炮以入侵领空为由击伤

在德瑞两国保持经贸往来的同时,意大利也同瑞士维持了经济联系,双方的经贸联系也使意大利获益良多。

而且,根据德国和瑞士的贸易协定,瑞士的圣哥达要塞也成为了德意两国在战时交流的重要通道。 圣哥达要塞是贯穿阿尔卑斯山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瑞士向德意两国开放圣哥达后, 保证了两个轴心国在战时的物资联系 。 直到1945 年 3 月 8日, 瑞士与盟国方才达成协议, 同意完全停止德意经瑞士的物资运输。

圣哥隧道直到今天对瑞士仍有很大作用,

物流贯通了南部的意大利和北边的德国

瑞士的“输血”行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轴心国战争机器的运转,瑞士在轴心国的扩张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02 瑞士政府拒绝救助被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之前,纳粹德国一般不禁止德籍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做法是没收其全部资产后再将其驱逐出境,而临近德国的瑞士便成了德籍犹太人的首选之地,而瑞士政府为迎合德国, 反而拒绝德籍犹太人的进入 ,并坚持其不应被视为政治难民。 要知道,瑞士在之前的历史上一直有庇护被迫害人群的传统,像是加尔文、布鲁诺、列宁、罗曼·罗兰等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人物都曾在瑞士得到庇护,但这种优良传统在二战中蒙上一层污垢。

二战爆发前,瑞士政府对于德籍犹太人采取了先堵后赶的措施:推行预先签证,限制难民进入; 即使获准入境,也谋求尽快驱逐; 对于非法入境的难民,瑞士政府甚至会将其遣返回德国。 到二战爆发之后,瑞士已经在边境拦截了超过十万德籍犹太人,瑞士有时会直接将这些人交给纳粹。

拥挤不堪的难民营,许多犹太人渴望进入瑞士避难

对此,瑞士史学家蓬儒在《瑞士中立史》中也指出:“1942年至19 43年夏季和冬季在士庇护难民的历史上构成了最黑暗的篇章。 二战期间,由于无法进人传统的避难国,从瑞士被逐出的犹太人难以数计。 ”战后的德国报纸《周报》也曾直言不讳的指出,瑞士的 所谓中立只差没有同纳粹德国正式合作

03 霸占犹太财产,充当纳粹的银行

1934 年,瑞士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 根据该法,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的银行开户存款。 储户被允许不使用真实姓名,可以用化名,甚至是数字和代码来代替,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以做到永不露面,不加区分的保密让瑞士银行一度臭名昭著。

瑞士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保密性,不论客户的钱从何来,

都能享受到最贴心的金融服务。 直到今天,

许多毒枭、 军阀仍把 瑞士银行当做自己最可靠的藏金库

《银行保密法》使存在瑞士银行里的钱像进了保险箱一样可靠。 但可靠的同时,却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不可靠因素:假如存款人突然去世,生前既没有银行遗嘱或者未告知他人账户密码,那他这笔钱将永远无法取出来。 在二战时期,已经走投无路的犹太人顾不上考虑,纷纷将大笔财产亲自或通过中间人存进了瑞士银行。

后来这些犹太人大多在德国的集中营里惨遭杀害,他们户头上的钱也变成了无人认领的一笔笔“死账”。 根据现有数据分析,在二战期间,被纳粹迫害致死的犹太人在瑞士银行所开户数达5万之多,所存资产总数达60亿美元,此后的几十年里,瑞士银行一直以《银行保密法》为由, 不主动 采取任何措施向犹太人幸存者及其继承人 归还财产

1998 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及瑞士信贷集团与国际犹太人组织达成协议,由瑞士众银行出资12.5亿美元建立一个基金,用于赔付早已经死去的犹太人存款账户户主的亲属和后裔,直到2013年,赔偿基金方才开始返还。

1997年3月15日,死去犹太人的后裔在国会山银行委员会

听证会上旁边提起申诉,要求建立赔偿基金

图源.pexels

除长期霸占犹太人财产外,瑞士银行也是纳粹进行黄金交易,以兑换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 整个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掠夺了数量庞大的黄金,其将一部分黄金藏在德国外,另一部分则主要藏在瑞士银行。 瑞士银行 不问黄金的来源一味从中谋取巨大的差价 ,在其帮助之下,纳粹将巨量的黄金兑换成宝贵的外汇,从而可以从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战略物资。 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副行长就曾表示: “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对帝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因。 ”

这其中的黄金也让瑞士银行赚得盆满钵满

总体来看,瑞士的中立原则随着战争的进展有着明显的倾向性 。 在二战前期,轴心国势力盛极一时, 瑞士不得不选择妥协, 迎合轴心国的种种要求, 服务于轴心国的战争经济,瑞士的中立在大战前期是一种“亲轴心的中立”, 正是凭借这种弹性中立政策, 瑞士在大战中才得以免遭战火侵袭。

所以说,在整个二战期间,特别是二战前期,瑞士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中立。

作者:潘文肖 中国古代史 近代史爱好者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的中立有猫腻·王建军;二战中的瑞士是中立国吗?王家淼;二战时期瑞士中立探析.赵剑锋 陈安全;曾经为纳粹德国扮演银行角色-瑞士背负二战包袱.边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