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不想篡汉称帝?为何又想当周文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曹操真不想篡汉称帝?为何又想当周文王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北山

字数:7019,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建安十七年,曹操的幕僚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当进魏公,以此秘密咨询曹操的首席幕僚荀彧。荀彧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拒绝了董昭的提案。征孙权时,曹操上表请荀彧劳军于谯,并将其留在军中为参军。后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则因疾留寿春,陈寿《三国志》载荀彧“以忧薨”。第二年,曹操进魏公。这便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一桩公案。自《三国志》成书以后,士人、学者和坊间对荀彧之死所发表的看法不胜枚举,无一不将其归咎于曹操的“不臣之心”。当然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那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那么,众口铄金就一定是历史的真相吗?结合这桩公案,让我们看看一代奸雄到底有没有想称帝的野心。

一、曹操本人的表态

尽管自东晋以来,文人士大夫就已经给曹操定了个“想代汉称帝”的调,但事实上,曹操本人从未对称帝发表过积极的表态。

1.建安十五年,曹操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叙说了自己平生的志向,其中明确提道: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①

2. 建安十七年前后,董昭建议曹操“建设五等”,被曹操以“非人臣所制”的理由拒绝。

后昭建议:"宜脩古建封五等。"太祖曰:"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②

3. 建安二十四年,根据鱼豢《魏略》记载: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③

当时的侍中陈群、尚书桓阶上奏当时已是魏王的曹操,称汉室国运已尽,劝曹操接受孙权称臣,不要谦让。《晋书·宣帝纪》也记载了司马懿就此事劝进。但曹操的态度就是明确的反感。

现在人们一般拿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句话当做曹操暗示曹丕称帝的证据。这句话的原文出自裴注所引孙盛《魏氏春秋》曹操和夏侯惇的谈话:魏氏春秋曰: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馀年,功德著於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孙盛是东晋人,离东汉末隔着魏晋两个朝,祖上又非曹操近臣,却经常爆一些有鼻子有眼的孤证,因此他所提供的史料可信度很难衡量。如果仅从文本来看,仅仅是拒绝夏侯惇的劝进,不存在暗示曹丕称帝的意图。“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出自论语。曾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孔子说,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推广到政治领域,也算是从政了。也就是说,不必一定坐在那个位置。

曹操权势大了之后,一直是以周公自比的,尤其是后期舆论环境比较恶劣,曹操会不会在公开场合把周公人设给扔了,这我们也要打一个问号。因此《魏氏春秋》的这个说法不应给予太多的脑补。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直接看曹操:他一没有称帝行为,二没有称帝言论,就不能凭空认定他有称帝的想法。

二、称帝对曹操的好处

“曹操虚伪,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种观点从古至今几乎就没变过。曹操有篡汉的野心早就成了公论,而他没有称帝言论的事实,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这种认知和事实的矛盾,就一律被归罪于曹操为人虚伪性格复杂。这种极其扭曲的思维方式是源于古人的逻辑黑洞。我们今天拿到同样分量的史料,又没有当时意识形态的束缚,就没必要跟着古人的结论走,而是先要站在曹操的角度,看看称帝对曹操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1、好处

国家的兵权、政权、财权,事实上早都已经归曹操的丞相府管辖;而刘备、孙权占据的领土,人家也不会因为曹操称个帝就拱手相让,这些都不是称帝能够有所损益的。那么称帝对曹操的好处就只剩下一个。曹操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二,一方面靠自己打江山,另一方面也是取得了领土范围内士人的支持。曹操的队伍成分很复杂,除了夏侯曹之外,还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士人:名士如邴原、崔琰,大世家如太原王氏、草根士人如徐庶、乐进、郭嘉等。凤凰男图个咸鱼翻身,名流世家图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子孙永葆富贵。简而言之,大多数给曹操打工的人就为了恰饭,要恰更多的饭,且世世代代都能恰饭。喂饱这些人,是老曹家红旗不倒的根本,也是北方不至于再次陷入大乱的根本。

2、风险

曹操称帝的风险首先在于会给其他政权以称帝的口实。后来曹丕称帝后,诸葛亮马上就建议刘备称帝。曹丕既然已经失去了正义的旗帜,那么这个时候曹刘两家皇帝在名份上至少可以平起平坐了。另外还可能会激怒一些反代汉人士,甚至逼反中立派。曹魏境内仍有很多地方官员,他们和曹氏关系没那么亲密、不赞成称帝、或者非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存在一夜易帜的可能。

3、可行性

曹操称帝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实质上还是舆论上。曹操的丞相府已经把兵权、北方的政权和财权攥在手里,在操作上不存在任何阻力。此外,舆论上也是几乎没有反对的。翻遍《三国志》,传说中“忠于汉室的士族阶级”在史书中基本没有姓名,明确表示不支持曹魏代汉的只有曹操的闺女曹节,甚至汉献帝本人都下诏催曹丕搞快点。这里难免就要提到日常被拖走做皇汉的荀彧。荀彧对曹操称帝有影响吗?

《三国志》原文中,荀彧反对的是“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也就是反对以董昭为首的劝进派给曹操“整活儿”,既不是反对曹操本人,也不是反对莫须有的称帝。而且事实上,建安十七年的曹操无论做任何事情,荀彧都是没有实力去反对的。首先,尚书台归曹操管。荀彧长期以来的官职是“侍中守尚书令”,而早在没有迎天子都许之前,就有了“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可以说曹操才是真正决定尚书台所有事务的人,而尚书令不过是曹操的代理人,他们从来不存在分庭抗礼的空间。其次,在曹操罢三公、置丞相之后,尚书台就已经失去实权了。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④

华佗死于建安十三年,所谓“太祖亲理”,即曹操亲自管理所有政务,时间应不晚于此。荀彧死于建安十七年,所以在这期间四五年,至少表面上看,荀彧都处于退居二线的状态。第三,荀彧不能代表“士族”的立场,阶级论不好使。荀彧是士人,曹操也是,陈群、郭嘉、董昭,甚至刘备、孙权,他们都属于士人,但每个人的选择并不一样。荀彧反对劝进而陈群积极劝进,他尚不能对亲女婿的态度负责, 那么其他人就更代表不了。所以,如果是曹操本人一门心思想称帝,完全不需要顾忌荀彧的想法,更别说去毒死荀彧清除路障了。

三、 “称公”与“代汉”有关吗?

从上述分析看,曹操称帝与否各有利弊。称帝外部风险大,不称帝内部风险大,但称帝的可行性很高。那么如果曹操想,大可一脚射门。既然他最终没有称帝,就只剩一种可能——曹操自己不想,无论出于权衡的结果,还是单纯的率性而为。既然曹操不想称帝,那么他为何还要称公、称王,一步步给自己加码呢?

1、“公”是什么?

前面说到,董昭建议曹操“建设五等”,就是“恢复”并五等爵位制度并以此封诸侯。“五等”这种制度源于儒家人脑补中的西周,最早可见于《左传》: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所谓周行也。”⑤战国时有个叫北宫錡的问孟子“周室班爵禄”之事,孟子说他听说过一点,大致如此: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⑥

这就是“五等爵位”最早的记载,孟子很诚恳,称“其详不可得闻也”,他只是道听途说而已。现代考古对五等爵位制度频频打脸,但自汉代开始,这种制度被历朝儒者深信不疑,在前赴后继的实践中,形成了详细的体系。理论上说,“公”应该是五等爵位中的公爵,而曹操称公却是在并不存在的爵位体系中“霸王硬上公”。可见他对这个“公”也不想称,否则没有道理整活整一半。

2、“称公”和称帝没有必然联系

早在西汉末年,王莽代汉称帝,这就让好事者把王莽的“安汉公”和曹操的“魏公”联想到一起去。然而这两个“公”却不是一回事:臣莽伏自惟,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⑦《汉书》中对王莽“安汉公”的定义一直都是一种“嘉号”,而不是爵位。如上表中所言,他真正的爵位是侯爵,封邑应为新都县。直到居摄三年,“五等爵位”才被提上日程:“…臣请诸将帅当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于是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⑧

由此,爵位系统中才有了“公”这个爵位,出现了“进……侯为xx公”句式:太后诏曰:“进摄皇帝子褒新侯安为新举公,赏都侯临为褒新公,封光为衍功侯。”⑨“建设五等”打破的只是汉代承袭秦制的二十等爵位制度,让王莽的支持者、儒家狂魔们爽了一把,并不是直接染指皇权的行为。且王莽本人也从没有受封过公爵、王爵,其代汉之路就是侯爵→摄皇帝→皇帝。再往前追溯,更没有人是通过封公来称帝的,所以说“曹操称公=他想代汉”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3、曹操称公没有实质性收益

既然曹操空前绝后地搞了个直球封公,那么我们来看看魏公给他带来的实际好处: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⑩从让得只剩一县的武平侯,到食十郡的魏公,乍一看挺赚,但是,这十个郡怎么那么眼熟呢?数一数,冀州刚好十郡。个别郡与《后汉书》有出入,东汉末年行政区划调整本就频繁,属于正常现场。

这应该本来就是曹操作为冀州牧所管理的辖区,甚至不是禹贡古九州那个西扩到关中的冀州版图,而曹操直到封王都还是“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从冀州牧到“魏公”、“魏王”,改了个名字而已。鉴于整个北方的政务都要汇到曹丞相府,这公称得简直像降维过家家。别说魏公,就是封个齐天大圣也没差。怪不得夏侯惇要改魏官时曹操说:“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⑪

可见曹操封的这个“没编制”的魏公和想不想称帝并没有因果联系,甚至就只是给冀州牧改了个名,十分敷衍。

四、曹操为什么同意称公、称王?

根据上述分析,称公、称王对于曹操来说,既不情愿也没有实际好处,那么他为何还要这样做呢?笔者认为曹操之所以答应称公,称王,其实是与劝进派妥协的结果。劝进派急着把自己开国功臣的利益固定下来,而曹操也出于最小化风险的考虑,在不称帝的前提下缓解了内部矛盾,从而换取了解决问题的时间,甚至空间。利用和劝进派拖延出来的时间,曹操做了三件重要的事:

1. 把中流砥柱“引渡”到邺城。

劝进派最开始鼓动曹操代汉的时间,不晚于建安十五年。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⑫《让县令》的主要内容是澄清他的志向,表明他不想代汉。其中提到了“诸君”,势必就是劝进派或反代汉派,也可能两者皆有。而文中又称“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这里的“人”明显指的是反代汉者,用的是第三人称,故这些人不是曹操此文的主要对象。因此笔者推测“诸君”主要是指与这些“人”持不同立场者,即劝进派。

可见在建安十五年,劝曹操代汉的声音就开始不绝于耳,以至于需要他发帖澄清一下了。在此后的几年里:

建安十六年,曹操征马超、韩遂,途中留司隶校尉钟繇,表为前军师,魏国建立后为大理,迁相国;

建安十七年,曹操征孙权,途中留侍中光禄大夫荀彧,持节参丞相军事;

建安十九年或二十二年,曹操征孙权,表尚书令华歆为军师,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

这几位都是曹操帐下颇受信任的元老级重臣,荀彧明确反对劝进,华歆在曹丕称帝的时候没有喜形于色,钟繇和荀彧是死党,也没有主动劝进的记录。曹操通过留军把这些重臣一个个捞回邺城,并委以高官(荀彧死在途中除外),很有可能是想找人帮自己带带节奏,压一压邺城中劝进的舆论狂潮。试想如果曹操想称帝,那他应该重点提拔董昭、陈群等人才对,没必要大费周章地把不支持称帝的人置于其上。

2、频繁对外用兵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之后出征的频率也非常高:

建安十六年,征关中马超、韩遂,杨秋;

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征孙权;

建安十九年,征孙权;

建安二十年,征汉中张鲁;

建安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征孙权;

建安二十三年,征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征关羽。

建安二十五年初,曹操就在回师途中过世了。

在去世之前的这些年中,曹操没有一年是闲着的。这种频率对于一个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实在太高了。

笔者认为曹操晚年频繁出征的原因至少有二:

一是曹操本人对武统有执念;

二是古代军事政权几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以土地奖赏军功,在封无可封的情况下,就必须持续开疆拓土。对曹操来说,越多的土地,就可以封赏越多功臣,局势就会越稳定。

很可惜,除了对关中的用兵胜利外,曹操并没有取得更多的收获。不能保证曹操如果把这些地方全打下来,会不会称帝。历史不能假设,至少在现实的情况下,曹操晚年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并没有猫在家里玩黄袍加身。

3、改革爵位制度,开“虚封”之先河

汉代奖赏功劳的二十级爵位制度,直接承袭秦制而来。

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⑬彻侯后来也称“列侯”。

到了东汉,对列侯又作了细分: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⑭

曹操在建安元年就封了“武平侯”,封邑在武平县,食邑万户。这个爵位一直到建安十八年从没有变过。可见在汉代的爵位中,列侯中的县侯就是人臣之极了。可建安年间封列侯的太多了,连黑山贼张燕率众投降都能封一个,建安十二年更是一口气封了二十多个。长此以往,编制不够用,也没有足够的差等。曹操既然不愿意搞五等爵位,那也得搞点别的,来满足大家“卷起来”的愿望。

建安二十年冬十月,朝廷改革二十级爵位制,以奖励军功。新的爵位制度在列侯、关内侯以下增加了 “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三种侯,裴松之认为后世流行的“虚封”,大概就是从曹操这开始的。这个改革对曹操来说完全没有意义,就是为了实现大家封侯的梦想。

4、嫁女儿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嫁了三个女儿给汉献帝。这件事一般被当作曹操玩弄权术的行为之一,但我们还是需要看看曹操嫁女儿的目的何在。嫁女儿给汉献帝,把自己从纯粹的权臣变成外戚,对曹操有好处吗?根据刘邦的白马之盟,外姓称王怎么都是违背了刘氏政权的底线。曹操作为皇帝的老丈人、曹丕作为大舅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姓刘,不能增强合法性,却只能更加让人联想到王莽。

也许做外戚可以提升一点自己的名誉,更彻底地监控汉献帝,但何必要嫁三个呢?曹操甚至都没有凑够三个适龄的女儿一起出嫁。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曹华)待年于国。笔者认为,曹操这样作其实是为了保住汉献帝。尽管他本人不同意称帝,但难免百年之后曹丕顶不住,所以这三个女儿应该是他留给汉献帝的三个活命符,防止曹丕或者他手下的人日后吃相太难看。其中被封为皇后的曹节是极其反对代汉的,还在曹丕称帝的问题上尽可能地拖延了时间。

以上这几个操作,与我们此前得出的“曹操不想称帝”的结论在逻辑上是吻合的,是在不称帝、不搞五等爵位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稳定朝野局势的手段。虽然曹操按住了建设五等的提案,但称公还是打破了人臣止于封侯的旧爵位制度,僭越的骂名是免不了的。站在曹操身后劝进的人却不一样,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既要吃开国功臣的福利,又不用承担变成乱臣贼子的风险,这才是曹操封公带来的真正好处。

五、荀彧之死

既然曹操对称帝、建设五等这些事的态度摆明了是拒绝的,那么荀彧的问题也就变得清晰多了。在称公问题上只有荀彧和曹操口径一致,因此整个曹营中,曹操最没有动机去杀害荀彧。最早把荀彧之死与魏公建立联系的文本是陈寿的《三国志》,但是从建安十七年到史家介入之前,荀彧之死还有着另一种面貌。

荀彧死前与曹操在军中时,王粲替荀彧代笔写了一篇讨孙权檄文;荀彧死后,曹植作诔,潘勖作碑文,曹操也亲口追忆过二荀;曹魏代汉后,曹丕在《典论》中回忆过与荀彧的美好时光,钟繇在上表给曹丕提建议的时候提到过自己与曹操、荀彧共事的往事。这些最有可能知情的大人物们,根本没人把荀彧之死当做王朝的禁忌。而陈寿(魏末晋初)已降,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开始一路狂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罪魁祸首很可能是《三国志》的一个重要来源——《魏书》。(王沈)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⑮

《魏书》的三名作者中,荀顗就是荀彧的亲儿子,王沈的正妻是荀氏女。两个与荀彧关系密切的朝廷要员,如果没有字斟句酌地推敲过给荀彧立的传,那是说不过去的。

王沈和荀顗都是司马氏代魏的功臣。从他们的政治立场出发,在肯定曹操功劳的同时,不失礼貌地给曹操加一些负面滤镜,让荀彧看起来不完全支持曹操,既可以增强司马代魏的合理性,也可以不违背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孝道。

综上,董昭等人是真劝进,曹操则是称“假”公。荀彧的死不是曹操造成的,很有可能是自家好大儿在修史的时候,轻轻转了转笔尖。

①[ 《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武故事》]

②[ 《三国志·董昭传》]

③[ 《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略》]

④[ 《三国志·华佗传》]

⑤[ 《左传·襄公十五年》]

⑥[ 《孟子·万章下》]

⑦[ 《汉书·王莽传上》]

⑧[ 同上]

⑨[ 同上]

⑩[ 《三国志·武帝纪》]

⑪[ 《三国志·夏侯惇传》引《魏书》]

⑫[ 《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武故事》]

⑬[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

⑭[ 《后汉书·百官五》]

⑮[ 《晋书·王沈传》]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北山,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