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中国投入48个师为何打还不过 根源是?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淞沪会战中国投入48个师为何打还不过 根源是?

淞沪会战战场之一:四行仓库

1937年11月12日,最后一支国民革命军撤出上海,这是一支残缺的部队,当他们几个月前奉命开拔挺进上海的时候,他们还是一支经过德国机械化武装改造的机械部队,但数个月的战斗早已使他们破败不堪。他们深知他们一旦撤出,代表中国的青天白日旗将彻底从上海这片土地上消失,他们无奈,他们痛苦,但他们却没有丝毫办法。回过头,忍着泪,这支中国军队最终撤离上海赶赴下一个战场,等待他们的还有无数场恶战,他们已没有多少时间了。

一、战争中的战略失误

去年上映的电影《八佰》将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勇气与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淞沪会战中国人打得有多么艰难。中国军人尽管以视死如归的气势抵抗日军侵略者,但在战争中却一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反而是互相掣肘,导致大量将士因战略失误而牺牲。归根结底,淞沪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并非是一支彻底的现代化军队,在强大的日军面前依旧是相当“幼稚”。俗话说“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但这对于孱弱的中国来说却太过困难。淞沪会战开打后,许多人都向蒋介石提出建议要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在自己的主场上掌握优势,但事实是,在整个淞沪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始终是以一种被动的防御姿态与日军作战的。

中国军队的防御阵线

1937年10月,中央军第十三师将士已经在这座“东方巴黎”作战两个月了,他们被安排在一道又一道防线之后,静静地等待着日军的到来。当时的中央军可谓是全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有着全套德械装备,军官也大多接受过德国的军事训练。按常识来讲,这样的中国军队应该与日军的战斗力不相上下,但事实却是,他们依旧在战斗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失败。

时任十三师师长万耀煌看着这群由国家静心培养出来的精锐将士一个个死去,但他却没有丝毫办法。他在日记中痛心地写道,我们的国家这么多精锐的部队,本应该采取多样的战术,在自己的主场上与日军竭力周旋厮杀,以换取最大的胜利。但现实却是,一支支部队就像推土机里的土一样,被填入一个又一个的无底洞中,采取没有任何意义的防御策略。战斗时间越拉越长,牺牲将士越来越多,而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时候了。

万耀煌发出致命的疑问,在这种单纯防御的情况下,国家的司令官、军长、师长等军方高层还有什么作用,他们不仅仅是个“传令兵”吗?事实的确如此,无数精锐国军在狭小的街道上迎着日军仿佛打不完的炮火袭击,这样的防御策略导致防御线只要有一点被突破,整个防御战线将全面垮塌,大量士兵死于无序的撤退与混乱之中。

中国军队大多采取被动防御策略

二、指挥体系的全面崩塌

1937年的淞沪会战,国军投入48个师,近80万士兵于战场之上,这就对中国军方的指挥体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可惜,中央军并没有良好的指挥系统。当时在中国担任军事顾问的德国人法肯豪森参与了淞沪会战的整个过程,他难以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军方高层会如此指挥。如果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表达法肯豪森对中国军方的不满,那就是军队的指挥部连最基本的分工都没有,各部门叠床架屋,对战场的掌握了解情况相当差劲。

参加淞沪会战的精锐国军

由于淞沪会战投入部队过多且战场铺开面积太广,许多前线作战的将领受限于通讯设施的落后,以及情报沟通意识的缺乏,根本就不会把战报向指挥部报告。这就导致一个十分尴尬的状况,在主场作战的中国军队,指挥部连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都不能完全掌握,即使是搜集到了前线战报也可能早已过时。法肯豪森曾举出一个例子,说指挥部收集到的大都是“有敌舰若干艘”、“有敌人若干”这样的情报,对于敌舰的种类、位置、目标等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却直接忽略。不但搜集不到敌方的情报,国军自身的情报与反间谍能力较日方还很差劲,大量情报被日军提前知晓,从而使中国军队在战场上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

对中国近代史有些了解的读者,或许都听说过蒋介石瞎指挥、乱指挥的故事,事实的确如此。不仅最高统帅如此,各级指挥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问题。1937年9月底,日军大肆进攻上海蕴藻浜以南的大场镇一带,于此处作战的中国军队是由张治中指挥的“中央作战军”与陈诚指挥的“左翼作战军”。按常理来说,两个集团军之间应该是通力合作以应对日军进攻,但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埋伏在南岸的第六十一师本是隶属于中央作战军指挥,但更高级别的第三战区负责人即蒋中正却令其由左翼部队的陈诚负责。一时间,南岸的第六十一师成了游离于中央与左翼两支作战军之间的部队,在序列方面隶属于中央作战军,但在上级的命令下却隶属于左翼作战。在战争通讯情况极度有限的情况下,陈诚仅凭一纸命令根本无法对六十一师有任何指挥之权,整个战局在指挥完全乱套的情况下险些全面崩溃。幸亏第六十一师负责人在紧急情况下坚守民族大义,才在陈诚的统一指挥下将战局稳定下来。

蕴藻浜

三、吃饭与训练的问题

一般意义上对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国军队的认识,大多将其视作是中国军队中最精锐的部分,这样讲当然也没错。但过于强调其精锐的特点,便可能造成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全盘德国化改造的部队还是打不过日本人。说白了,打仗打的就是人力和物力,有资源、有人力,那么战争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再简单来说就是士兵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拿到好枪械的问题。

国军优良的装备

人们多强调中央军是全面德械化的部队,但却忽略了军队能够持久作战的最核心的要素,那就是后勤保障体系。抗日名将陈诚也曾向中央政府抱怨过,他说我们的将士在前方可以不要命地与日军搏斗,但后方的交通、物资、通信等后勤保障却根本没有准备好,以致于目前的战局如此糟糕。许多情况下,基本的弹药和食物都无法供给前方士兵,导致前方战士要在饿着肚子且没有子弹的情况下与敌人肉搏,大量的精锐士兵就这样没有意义地死在了战场上。不但物资送不上去,前线受伤的士兵也无法很好地运送到后方进行医疗。在战场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大量伤病员得不到救治,或在救治过程中因医疗水平的落后而死亡。由于没有完善的医疗后勤系统,大量伤兵在后方医院里成为了逃兵,从此不知所踪。

淞沪战场上的日军

更为致命的是,士兵们使用的军事资源很缺乏,中央军固然是德械部队,但说白了就是“一次性”的资源,枪炮、汽车等军事物资打完了也就没有了。总而言之,当时的中国压根没有生产和修补先进枪炮机械的能力,资源用完了也就没有了。法肯豪森曾记载说当时的资源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几乎为零,而我方的资源则大量被浪费或损毁,自此再也无法使用。

中国无力制造坦克这类重兵器

文史君说

思考历史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传统历史学最为重要的致用功能。我们永远对牺牲在淞沪战场上的英烈保持无比崇高的敬意,但他们的死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应该的,正是当时中国国力的孱弱与军事系统的极度不完善,在面对强大的日军时,才会导致一次又一次失败。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惧怕日本,但淞沪战场留下的惨痛记忆却可以成为今日中国军事变革的重要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黄道炫:《淞沪战役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2期。

金之夏:《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暴露的若干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