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如果把明末的战争史,和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战争史对照着看,好些“军事票友”们时常感慨的一个奇现象,就是“明朝的军队怎么这么少”?
比如在“战国争霸”的那些“灭国级”战役里,那些地盘也就明代“几个省大”的“战国群雄”们,用兵规模都大到吓人。比如秦赵长平之战,作为战国“老二”的赵国,就陆续投入了四十万大军。而在经历“长平之败”,赵国四十万大军惨遭坑杀九年后,赵国依然能动员二十五万大军,痛击趁火打劫的燕国。
放在战国“老大”秦国这里,大军更是常“说有就有”:秦灭楚国的战役,第一次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名将王翦还嫌不够,事后证明果然不够。第二次则动用了六十万,楚国那边也是类似规模,双方加起来竟有上百万大军。这浩大阵势,叫多少后世“战国迷”边读边咋舌。
而相比之下,明末的战争,规模可就寒酸多了,同样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但作为“大一统王朝”,版图生产力人口都远远甩开战国时代的明王朝,用兵数量却十分寒碜:比如号称“明亡清兴第一仗”的萨尔浒大战,面对高调造反的后金可汗努尔哈赤,战前的明王朝却发现,自家在战略要地辽东竟只有两万来人,经过一番调兵遣将,还“借调”了小弟朝鲜的兵马,才算凑齐了九万来人,对外号称四十七万……
这“兵少”的窘境,可不止在萨尔浒。比如那号称明朝“帝国最后荣耀”的万历朝鲜战争里,明军在第一阶段的兵力,竟只有四万人,仅是侵朝日军的五分之一。第二阶段几次增兵,最多时增到七万人,也仅仅是当时侵朝日军的一半。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明朝,这场战争里其实一直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甚至到了明末崇祯年间,那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松锦大战里,明朝集合了“九边”精兵,总兵力也只有十三万人,和对面的清军基本持平……
为什么会有这个怪现象呢?首先要说的是,这两个时代的征兵制度和作战成本,差别非常大。
先说战国时代,战国征兵制度的一大变革,就是“郡县征兵制”,统治者直接掌握的郡县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普通男子的服役时间也很长,通常是十五岁到六十五岁。这期间不管你干什么工作,只要有仗打,说上战场就得上战场。比如楚国大司马昭常就曾对齐国官员夸口说:“我防区里的青壮年,拉出三十万大军不成问题,要打仗随时奉陪。”
而放在战国年间的大战里,这类“夸口”也往往是“来真的”。比如《云梦秦简》里就记载,有一个士兵从十五岁起就服兵役,一辈子大概服了三次兵役,这还算是少的。秦赵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打急了眼的秦国,把境内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都编入了军队从军。
作战成本当然也不一样,现代考古出土证明,战国军队的装备水平,通常还比较简陋。就以最强大的秦军来说,士兵日常的衣物,除盔甲外还需要自备购买。睡虎地出土的书信里就记载,有个秦国士兵就写信给父母要钱,以购买冬季御寒的衣服。这样的“征发”加“成本”,战国时代的“几十万大军”,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而相比之下,明朝的基础军事制度,就是“卫所制”,全国设立八百多个“内外卫”“千户所”,名下都有土地,驻守在此的士兵们一部分种地一部分驻守,成为世代当兵的“军户”。明朝的“兵源”就来自于此。像战国年间动不动就“征发”普通老百姓当兵的事儿,战国年间是正常事,明代就基本不可想。
而且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作战成本也不一样,且不说火器弓弩等“技术装备”,就说士兵日常的盔甲,以明朝官方规定,明代士兵穿戴的“青布铁甲”,重量就有24到35斤。单这一项作战成本,战国就没法比。
但即使这样,明末每次“这么点兵”,其实还是说不过去的。毕竟明代的社会生产,比起战国年间是空前进步。明初的耕地面积就突破了八百万顷,明初的税粮收入,就甩开宋元时代一倍多。明初的官铁产量就是宋代的两倍,而明朝中期,仅山西阳城一地的铁产量,就是明初山西全省的七倍。这空前发达的社会生产,完全能支撑得起更多的常备军。
而且看明朝中前期的战争,会发现明朝也有“兵多”的时候:且不说明成祖五征漠北,每次都是几十万人的规模。就连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的收复辽东战役,明朝经过一番调兵遣将,很快动员了二十万大军与二十万民夫,外加一百二十万石军粮,仅用五个月就横扫辽东,迫使元朝旧将纳哈出投降,把东北大地纳入明朝版图。相比之下,几百年后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单看兵力,就是十分寒酸。
如此景象,不但让后人摇头,就连万历年间许多“名臣”们,也是大惑不解。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就在他的著作《谷山笔尘》里悲愤质问说:“汉武帝和唐高祖出兵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人,唐朝犒赏名将郭子仪,一顿花费就是十几万两白银。也没见他们缺过钱。可万历年间东援朝鲜,才派了四万人的兵马,军费粮食就捉襟见肘。咱大明朝真的比前朝穷这么多吗?”
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明朝穷”,放在萨尔浒战役前,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明代卫所制的败坏。随着明代土地兼并的加剧,大批卫所土地被权贵占据,士兵或是逃亡,或是沦为佃农家仆,能打的基本没几个。所以嘉靖年间的明朝卫所士兵,遇上散兵游勇的日本倭寇,就常见稀里哗啦。还出现过成百上千人被几十个倭寇追着打的丑事。
放在明末,明朝的卫所制度,比起那时更败坏到家。按照明朝的卫所制度,萨尔浒战役前,明朝理论上应该在辽东有六万多人,但其实只有两万人。好不容易调兵遣将凑了近九万人。但以明朝很多御史的话说,这些士兵好些连火器都没摸过,盔甲装备也不足,大军都开拔了,一些输送武器的船只还远在路上。明末大科学家徐光启更痛心疾首说:连主将杜松等人的盔甲,都是劣质货,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
所以也就不出意外,一场萨尔浒之战,明军九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拉开了明亡清兴的大幕。
卫所制败坏了,打仗又靠谁?明末主要是募兵。但如果说明朝中期的募兵还算靠谱的话,明末却是严重不靠谱:萨尔浒战役起,明朝战事频繁,能打的士兵也成了稀缺资源,军饷水涨船高。在万历四十七年时,辽东一个“募兵”的月饷不过一两五,到天启初年时就暴涨到三两三。辽东的军饷开支,到了崇祯年间就达到了每年两千万两。“募兵”成本如此巨大,又怎么能维持庞大军队?
更可笑的是,明朝“募兵”花费越来越高,兵却越来越差。以《增订晚明史籍考》里的记载:明末政治日益腐败,“军饷”也成了潜规则,一万名士兵的军饷,往往被各级兵将扣掉四千,用来养自家的“家丁”,这样一来,“家丁”越来越多,钱越花越多,军队却越来越废。这样的军队,怎么能用来打仗?
就连号称明朝最精锐的京营,到了崇祯十五年时,也给了崇祯帝当头一棒,兵部官员告诉崇祯说:所谓京营精锐,不光都是一些“无籍游棍代顶”,他们和兵将们沆瀣一气,平日里一起分军饷,遇到战事就出去扰民,真碰上敌人立刻鸟兽散。这样的部队,就算有几十万人又有何用?一年多后李自成兵临北京,这些京营们简单抵抗了下,就跑跑降降,叫大明朝以猝不及防的方式亡了国。
“明朝为什么兵少”的疑问,细细探究,其实就是明朝兴衰的晴雨表。
参考资料:《重写晚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中国历代军事思想》《奏折上的晚明》《明代军队饷银供给演变探析》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