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张之洞堪称晚清柱石,李鸿章去世后的汉人首领,但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死心塌地跟着清朝不同,张之洞得势之后长期远离中央、主政南方,日子一长心中就滋生了自己的小九九,其表现就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极力讨好日本,促进日张关系,甚至吃亏买船。
能行驶在长江的浅水炮舰
一、张之洞崛起
张之洞出生于1837年,1863年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修书。因为是科举正途出身,又长期在翰林院做事,所以此时的张之洞书生气较重。1870年代又正是清流派崛起之时,张之洞就加入清流派,讥讽时政。
张之洞崛起于1883年,这一年法国衅起越南,清朝中央陷入战和之争,清流派以宗主国大义为名,积极主张对法开战,援助藩国。张之洞更是奔走号召,最终促使清朝对法一战,对战争最热心的张之洞被派到前线,任两广总督。前线的历练,法军的近代军火的先进,清军武器的落后,无疑刺激了张之洞的思想,最终让张之洞思想为之一变,开始投身洋务,力图变革。
洋务运动
二、张之洞的轻日心理
甲午战争之前,张之洞同一般中国人一样有深深的轻日情绪,认为倭国弱小,中国强敌是俄国,日本掀不起什么风浪,所以中国应该割琉球以贿日本,邀日抗俄。但日本的野心不在琉球一地,灭亡琉球后,日本下一个目标就指向了朝鲜、东北。
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张之洞轻日、恨日情绪更甚,表现就是在甲午战争开战前的1894年1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坚决支持对日开战。1895年,在中国败局已定、马关议和之前的3月,张之洞还上书希望不要议和,并暗中送给台湾的黑旗军诸多武器物资抗倭,“台北饷械多出自湘师所助”。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甲午战败击破了洋务派富强的梦,张之洞在马关议和之后痛感中国积弱,已经萌发了洋务不能再救中国的心理,这种心理随着日本人来湘,竟然转变成联日、割据!
三、日张关系的转变
甲午之后,日本宣传中日同文同种、中日战争是误会、中日要友好合作,加上俄国在东北越发嚣张,俨然心腹大患,所以张之洞对日态度已经转向了再度联日。
而日本方面也有联华的需求,但这背后有其险恶目的。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其中一点就是日本占领东北,而关内地区则被分割成若干独立小国,以便日本控制。所以甲午战后日本积极寻求合作者,南方督抚都是日本拉拢的目标。
早在1897年,日本陆军参谋长川上操六亲自挑选了军事代表团赴中国南方游历观光,主要目的就是拜访张之洞。张之洞和日本代表商讨了两个问题:一是湖北选派赴日留学生;二是日本派军事顾问来鄂帮助训练新军。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了日本的大力支持,日本接纳了200名由湖广总督府选派的留学生,日本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并帮助湖北改造了军工厂。这次会谈标志着张之洞对日态度的完全转换。
四、张日蜜月期
进入新世纪,八国联军侵华,北方一片混乱,南方的几个督抚都接到了慈禧勤王的诏书,但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一盘算,就算出兵也打不过,与其引发全中国大乱导致政权崩溃,不如安定南方,保留力量,在此后的议和中争取筹码。就这样南方几个督抚和列强签署了“东南互保”,南方的几个督抚在列强眼中也就成了可以合作的对象。
1901年初,日本贵族、子爵长冈护美来湘,代表日本政府和张之洞商谈湖南开商阜计划以及开发湖南等地铁矿计划。张之洞以通商为名,大谈中日联合论,张告诉长冈,中日关系是“唇齿相依,利害与共”,中日联合“便可维持东方数百年之局”,东北与其被俄国占领,不如中日一同开发,甚至张之洞还说以东三省的中日合办为样板逐渐普及内地。张之洞还专门为长冈写了三首汉诗,以为纪念。经过这一连串的贿赂下来,长冈美得不行,返日之后便积极向日本政府推荐湖广总督张之洞。以至于在1901年8月辛丑议和时期,日本曾想过成立以张之洞为首的新政府。
影视剧中的张之洞
如前所述,南方督抚都曾是日本拉拢的目标,但是20世纪初南方的几大督抚,两广总督李鸿章极度圆滑,对日面和心恨,不给日本任何破绽;两江总督刘坤一已到垂暮,1902年便去世;只有张之洞对日积极,而且在刘坤一去世后,张之洞还以湖广总督的身份署理了两江总督,江南几省全在张的权势之下。因此日本十分看好张之洞,随即张日之间开始了蜜月期。
1902年,张之洞希望考察日本制度,日本大力支持。当年,张之洞派湖北文武官员60余名赴日,日本待若上宾,湖北代表团考察了日本警务,日本就给他们仔细讲解了西方警务的好处和方便;代表团考察教育,日本就把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心得、方法以及日本快速发展完全归功于普及新式教育,鼓励湖北也进行日本式教育;代表团考察军工,日本就向他们介绍日本新式船只和战舰。代表团返鄂后,因为在日本颇受礼遇,对日感觉不错,也就忽悠张之洞说日本这好那好。刚好,清朝中央发上谕要各省编练新军,张之洞就以日本军为样板,编练湖北新军,并组建了长江水师。
湖北新军
1904年,湖北官僚富察札勒哈哩和日本神户造船所签署了6艘炮舰、4艘鱼雷艇协定。这10艘船只的购买很有猫腻,后人以同等的德国战舰作类比,得出了这10艘日本船只共高出同等德国船只170万两白银的结论!要知道德国军工可是以一丝不苟著称,造价高,但10艘德国船的价格居然比日本船低,这在采买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日本故意坑中国,还是湖北官员借机贪腐,已经不得而知。但以张之洞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货比三家的道理,所以文史君更倾向于日本提高了造价,张之洞则为了拉近和日本的关系吃下苦果。因为在湖北置办汉冶萍公司的时候,日本以同样的方式击败了德国,取得了汉冶萍铁厂的借款专权,其借款利息远高于德国,但日本就宣传必须用日本借款,因为这是为了中日友好。
汉冶萍公司旧址
文史君说
张之洞是一个出生于新旧思想交锋时代的封建官僚,他心中并没有今天的那种民族国家感情,而且其封疆大吏的身份、在湖广等地说一不二的威信都促使张之洞从大清臣子向湖广土皇帝转变。张之洞将湖广视为封地,他在湖广创办的洋务皆为他的私财。甲午战争期间,东三省战争频繁,兵员缺损巨大,但张之洞只顾防范长江辖区,没有参与沿海防务;在中日交战正酣的1895年,驻外公使许景澄购买了5000多支新式步枪以补前线不足,张之洞居然上奏要截留湖北“应急”。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张之洞只顾自己地盘的观念。所以在北方混乱之际,张之洞想趁机割据湖北的心思是完全存在的。
参考文献
《张之洞全集》,武汉出版社,2008年。
田锡富:《张之洞与甲午中日战争》,《江汉论坛》1994年12期。
邱荣裕:《张之洞亲日外交倾向刍议》,《华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