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君按:自我实现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欲望,自我实现是人生的任务——人必须成为自己的创造者。(虚极子语)
坐落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十九世纪上半叶,收藏有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世界各国绘画艺术品。这座美术馆免费开放,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美术馆之一。这里藏有欧洲北方文艺复兴大师、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1497-1543)的代表作《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这幅画因画面底部中央绘有一只扭曲变形的骷髅图像而著名,其内涵神秘难解,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著名谜题。
▲ 油画《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这幅名作的两位主角分别是当时法国驻英国大使丁特维尔(左)和法国外交官、主教塞尔维。画家还在画上记录了这两位青年外交官的年龄:在左边大使手持的匕首上刻着“年29”,右边外交官胳膊肘倚靠的那本书上印着“年25”。
▲ 油画《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局部)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 油画《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局部)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画中的两位青年都是有着新思想的法国外交官。大使丁特维尔(左)虽是天主教徒,却也是自由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他的朋友圈满是法国的宗教改革先驱人物,其中一些人后来都改宗了新教。丁特维尔因此也看到了当时天主教会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弥合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分歧。
青年外交官塞尔维是丁特维尔的好友,也是一位“新派”人物,他十八岁就当上了主教,二十一岁被派去德国参加神圣罗马帝国在施派尔举办的帝国会议,并在那里对抗罗宗的新教思想有了认识。1533年,两位法兰西青年外交官来到伦敦,并委托小汉斯·霍尔拜因创作了这幅双人肖像。
▲ 油画《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局部)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画中这两位青年外交官都不是天主教保守派,他们看到了天主教会内部改革的必要性。这从画中那本打开的赞美诗中可以看出——赞美诗是德文版,而且都与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相关:赞美诗的左页歌曲是德文的《Komm,Heiliger Geist,Herre Gott》(意为“请来吧,圣灵,主神”),这首赞美诗的第二节是路德改写的,发出了宗教改革的强音。画中赞美诗的右页是路德创作的《十诫之歌》。可见,无论是画家本人,还是他的委托者——两位法兰西青年外交官——都对路德的宗教改革感兴趣,才会在这幅肖像中画上路德创作的德文赞美诗。
▲ 油画《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局部)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那么,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又是在何时何地接触到了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呢?请见下文。
下期预告:墓中基督遗体
上海馆有新展~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