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系列”油画:在今天的一般的印象里,1960年代之前的整个中国近现代海军史,除了甲午战争以外几乎都显得含糊不清。我希望通过我的“海疆系列”油画为这段中国海军的“断代史”贡献一些直观的视觉图像,为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尽一些微薄之力。
↑《列水淬魂》, 40 x 50 cm, oil on canvas, 2015
↑《列水淬魂》局部
我的这幅油画《列水淬魂》描绘了1937年8月抗战伊始,集结于长江江阴段的中国海军新锐主力——中央海军第一舰队的4艘军舰。画面从“应瑞”号练习巡洋舰右舷的视角观察,由近及远依次为:“宁海”号水上飞机轻巡洋舰;旗舰“平海”号轻巡洋舰;以及国产的“逸仙”号“轻巡洋舰”。
在抗战爆发之初,全国舆论同仇敌忾、一片抗日救亡之声。此时的中央海军却因“大战之前向敌国购买军舰”和“放任日本长江舰船撤离未作阻拦”等种种“亲日”行为而成为媒体的众矢之的。正因为如此,海军迫切期望通过求死一战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之悬殊不言自明,因此中央海军决定退守水深较浅的长江,借助地利优势布防。按照计划,海军故意在长江江阴段凿沉四十余艘老式军舰和轮船,构筑了一条阻塞线来阻止日军大型军舰沿长江进犯,然后将剩余的第一舰队4艘军舰部署在阻塞线之后。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区区4舰明知不敌,但是却依然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决死一战的准备之中。
这幅油画选择了4舰由上游缓缓驶向阻塞线的时间点,斜射的阳光穿过“宁海”舰的桅杆和舰旗,再加上低沉阴暗的云层,都给画面增添了悲壮的色彩(根据记载当时确实连续几天云层都很低沉)。4舰浪花都不高,这即符合长江航行的情况,又进一步增加的画面的凝重感。
在细节考证上,我曾经尽可能的搜集查阅了能找到的书籍、照片、双方的报告和回忆,力求能做到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场景。然而,由于当时手中资料有限,后来还是发现对“应瑞”舰的一些细节考证有不准确之处(当初因为资料不足曾经参考了“应瑞”的姊妹舰“肇和”的一些图片,但是没想到两舰在设计上也有差异),不能不说是此画的一处遗憾。
在这幅画描述的场景之后,紧接着便爆发了整个抗战中最大规模的海空战。日军发现了江阴地区国军军舰的部署之后,只好被迫放弃了沿江直捣南京的计划,改为利用驻扎在上海和“加贺”号航母的航空队消耗中国军舰。经过9月22、23日两天的激战,第一舰队战舰相继被日机重创、被迫抢滩弃舰。这场海空大战悲壮如此,被时任海军部长陈绍宽称为“伟大的九二三”。
日军在战斗之后,先后占据并修复了遗弃在江上的3艘国军新式军舰。其中最先进、且源自日本技术的“宁海”、“平海”二舰被改名为“五百岛”和“八十岛”号,曾经一度成为日本海防舰。此后她们又分别被日军作为两支船团护卫部队的旗舰使用,最终双双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击沉。国产军舰“逸仙”号则被改装成了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教练舰“阿多田”。二战结束后该舰被中国追回,直到到1959年才在台湾基隆军港退役拆解。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