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攻基辅俘获苏军66万人 为何反成战败埋伏笔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德军攻基辅俘获苏军66万人 为何反成战败埋伏笔

1941年7月中旬,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第一阶段作战结束,骄人的战绩让德国元首和将领们决定尽快按照计划进攻列宁格勒、基辅和莫斯科。不过,他更倾向于攻占布尔什维克的圣地——列宁格勒,因为这将是意识形态上获得的重大胜利。

然而,渐渐从慌乱中清醒过来的苏军,开始“寸土必争”地顽强抗击,尽管没有什么具体的防御计划,但奇迹般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甚至差点活捉曼施坦因。而一心想要攻占列宁格勒的德国元首,却将目光转向了基辅,这又是为什么呢?

列宁格勒不适合装甲集群作战。

按理说,德军首先攻占列宁格勒是正确的。一方面,该城距德国东普鲁士很近,利于德军迅速占领,并利用其与莫斯科有铁路和运河连接的交通枢纽,不仅可以切断英、美等国援助苏联的北方航线,而且为日后继续进攻莫斯科提供便利条件。

另一方面,列宁格勒是苏联军工生产的重要基地,半数以上的火炮由其提供。一旦占领后,既“为己所用”,又将波罗的海变成德国的内海,可以利用航运直接为前线提供补给,不需要走满是泥泞的大平原,以及铁轨宽窄不一样的苏联铁路。

更重要的是,作为沙俄时期的首都和十月革命发源地,如果列宁格勒丢失,可以沉重打击苏联军民士气。正因为如此,苏联统帅始终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该城,甚至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派得力爱将朱可夫亲自镇守,可见其在苏联的重要地位。

然而,列宁格勒地区地处南泰加林地带,森林占总面积的55.5%、沼泽占12%,简直就是坦克作战的“天敌”,既不利于装甲集群展开作战,又不能发挥其快速机动的作用,曼施坦因的第56摩托化军就因此被包围,而他也差点成了苏军的俘虏。

作为德军中杰出的战略家,曼施坦因在突出包围圈,后撤40公里稳住脚跟后,对当时来视察部队的保卢斯说过:“列宁格勒尽量使用步兵为主,将整个装甲集群从这个无法迅速推进的地域撤出,转而用在莫斯科上”,保卢斯也表示了赞同。

当然,在德国元首看来,即使攻占列宁格勒也仅是政治上的意义,更何况,久攻不下不仅拖累其他方向的进攻,不如由步兵将其“围而不打”日后再说,将装甲集群调往更适合作战的乌克兰大平原,夺取那里的小麦和石油等物资,更有价值。

南部明显的突出部,让德国元首“眼前一亮”。

1941年7月,“巴巴罗萨计划”第二阶段作战开始,尽管德军依然保持着强劲的攻势,但此时的苏军也渐渐从被打蒙了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聚集力量层层抵抗德军的进攻。德军三个方向的进展不一,让德国元首开始重新审视整个战局。

首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推进的距离最远,并且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后,已经先后至少消灭了110万苏军,而自身也损失了30-40万人的兵力,尤其是装甲部队损耗严重,必须进行短期休整;北方集团军群将列宁格勒团团围住,也算取得了成功。

唯独在南翼,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推进的距离是最短的。尽管在乌曼战役中取得了巨大胜利,将苏军3个集团军25个师围歼,俘虏10.3万人,并消灭了该方向苏军的全部机动装甲力量;但其进展落后于其他方向,是德国元首着急又不能容忍的。

其次,在北方、中路短期内不会有大作为的同时,尽快提高南边的推进速度,夺取乌克兰的小麦、顿巴斯的工农业区、甚至是高加索的石油,这对本就缺乏战略资源的德国来说是“以战养战”,维持强劲态势的关键,德国元首对此十分看重。

更关键的一点,由于推进距离不一,在南部战场呈现出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近70万的苏军在其中。一旦对其形成合围并歼灭,不仅歼灭苏军大量有生力量,还沉重打击其士气和抵抗意志。此时,不按常理出牌的德国元首,“眼前一亮”。

其实,按他的理想做法,利用中央集团军群短暂休整的间隙,派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南下,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而后在中路恢复进攻直取莫斯科,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战局的走向并不是这样。

基辅战役一打就是79天,尽管苏军遭受重大损失,仅被俘苏军就达66万人,但德军也伤亡了十几万人,不仅弱化了用于莫斯科方向的兵力,而且向莫斯科的进攻被推迟了四个星期,最终导致失败。所以,德军在此战中赢在战术,输在战略。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