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我国航空为赶超有多拼?战斗机要上核动力,性能比美苏更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上世纪我国航空为赶超有多拼?战斗机要上核动力,性能比美苏更强

作者:毅品文团队阿克琉斯,无授权禁转

在上世纪的1958年,这个充满奋斗而又激进的年代中。各个行业领域的中国人都在奋发上进,积极摆脱科技和经济落后的局面,成为世界强国。而这一点在军工航空领域的体现尤其明显。

在1958年当年航空工业局编制了《航空工业15年发展纲要》,明确规定我国要重点发展我国航空工业,一举改变科研落后水平,并且必须在15年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一情况下哈军工为了赶超其他国家同时为响应“东风压倒西风”的口号,推出了高速战斗机项目-“东风系列战斗机。

哈军工的东风战斗机项目将作战对象锁定为美国的F-104高速战斗机。要求研发高速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必须达到2.5马赫,最大升限25,000米(双二五高指标方案)。这样高性能的战机,连当时的美苏两个航空大国都还没有,就在这样的高指标下催生了“东风-113”战斗机,

▲东风-113战斗机设计和性能过于超前,因为技术条件原因并没有实物,只有想象图和三视线图

与此同时112厂为了和哈军工的东风-113进行进行竞争,112厂的设计师将原来东风-107项目的1.4马赫的设计指标变为1.8马赫,再后来越来越高,又从后面的2.0和2.4,再到后面的2.5马赫。但依然在性能弱于东风-113。

于是112厂在研发东风107的同时,又再次公布了一款东风-109方案。这款方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可以称之为疯狂。东风-109项目为了打败东风-113,它的设计指标被直接定到了3.5马赫,而为了达到这样的速度,112厂选择采用了核能发动机。

▲东风-107战斗机的全尺寸木制模型,气动布局参考F-8U战斗机,装两台沈阳发动机厂研制的红旗-2号, 东风-107 初始阶段还能按科学规律办事,后来与东风- 113 竞相攀比,最终下马

选用核动力发动机并不奇怪,因为在同时期,美苏也在积极考虑采用核动力发动机加在轰炸机上的的可行性。因为核动力发动机可给予轰炸机超强的驱动力,并且航程不受限制,也不需要加油,拥有无法比拟的军事战略优势。所以苏联在这个时期研发图-119,美国人则研发了B-36轰炸机。

▲东方-109核动力战斗机,当时将核动力发动机放到战斗机上只有我国一家

固然核发动机有着优势,但毕竟是纸上方案,真正难的是如何实现。因为我国和西方其中的区别较大,

美苏的核动力飞机都是选用体积较为庞大的轰炸机搭载,但我国使用的战斗机若要搭载核动力发动机则需要面临要命的重量问题。因为核动力发动机为了解决核辐射,需要加装加有铅和钢打造的核辐射防护罩。美苏核动力发动机的特殊防护罩就重达数吨,如果加在战斗机上就已经完全超重了,上述来讲东风-109没有实现的意义。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东风109的木质模型进行了风洞实验后,该项目便一直搁置,最终因为发动机问题和飞机布局最终在60年代中期下马。这种过于追求速度而不追求实际在我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注定无法实现的。

▲东风-109的风洞模型,整体气动布局是典型的高速截击机设计

▲东风-103战斗机

而在诸多东风战斗机项目中,唯一实现的只有东风-103,因为它是由沈阳飞机制造厂牵头仿制的苏联米格19战斗机,后来被命名为歼六甲,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和航空基础技术落后,加之航空人员过于追求超越美苏。在试飞中这种飞机和发动机出现了诸多故障,最终不得不在1967年停产。参考资料:中国航空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